文化的墮落
來源:作者:翔山紅葉時間:2012-06-18熱度:0次
現在成語廣告詞無處不在,廣告人像約好了似的一窩瘋地將“廣告用語”與“成語”拴在了一起:如“‘咳’不容緩”(藥品), “‘騎’樂無窮”(山地車), “‘鱉’來無恙”(營養品), “一‘明’驚人”(明目器), “默默無‘蚊’”(驅蚊器), “無可替‘帶’”(透明膠帶),“閑’妻良母”(洗衣機)……
大家就好像跟風似的,把篡改成語當做一種潮流,一種時尚,還為此津津樂道。但我認為成語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瑰寶,它是不能隨意篡改的,否則,所表達的意思就變了。而目前我國廣告界把篡改成語作為一條創作廣告的“經驗”加以傳授,且還堂而皇之地編入廣告寫作教材。殊不知,在人們記住廣告內容的同時,也使人們記住了篡改后的成語,久而久之,人們容易對某些成語的個別字詞混淆不清。
電視媒體的最主要的作用是為了開拓人們的視野、增長見識,雖然它有娛樂功能,但也是讓人們在消遣之余潛移默化中學習了許多的知識。但是,如果這些被改頭換面的成語廣告詞反復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的話,觀眾很可能就在潛意識下把這個“不倫不類”的所謂的成語當成了“真”成語,卻把那些名副其實的成語當成了錯別字。尤其是青少年,他們正是處在學習的最佳時期,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如此這樣不是光天化日地去誤人子弟么?所以希望廣告人、大眾傳媒千萬不要為了追求廣告語言的“好聽、好記”,而糟踏我國的優秀傳統語言。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