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是《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傳說凡人泊琉斯流浪到了大海邊時,遇到了美貌的仙女忒提斯,二人一見鐘情,結為夫妻,生下了一個寶貝兒子,取名“阿喀琉斯”。泊琉斯最后成了海神。
對于兒子,泊琉斯夫婦鐘愛極了??墒?,預言里說,阿喀琉斯成人后會成為英雄,將會參加攻打特洛伊人的戰斗,并且會被希臘王者安排單刀赴會去主攻特洛伊城,寓言說,進攻特洛伊城希臘人最后會勝利,但是,英雄阿喀琉斯最后會死在特洛伊人的箭下。
寓言讓忒提斯焦急又痛心,忒提斯決心要改變這一切。最后,忒提斯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拯救兒子,她發誓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種結局。
忒提斯想了許久許久的辦法,最終想到的辦法是讓兒子煉成“金鐘罩”的功夫,這樣,兒子就能夠躲過利箭的傷害。在阿喀琉斯出生不久,忒提斯就將阿喀琉斯倒提著浸進冥河,她要讓冥河的激流育成阿喀琉斯刀槍不入的金剛體??墒牵ず拥乃鲄s太湍急,忒提斯在將兒子浸進冥河時,她緊緊地捏著兒子的腳后跟不敢松手,她怕兒子會被湍急的流水沖走,阿喀琉斯全身浸進了冥河,唯獨被母親捏住的腳后跟不慎露在了水外。
功夫不負有心人,冥河河水練就了阿喀琉斯的金剛之身,遺憾的是,阿喀琉斯被母親捏住的腳踵卻因為沒有浸入冥河而沒有練成金剛體。于是,阿喀琉斯的腳踵就成了他全身最脆弱的地方,是全身留下的惟一的一處“死穴”。
時光荏苒,阿喀琉斯長大了,他長得身材高大,勇力過人,一派赳赳的英雄的范兒。
局勢的發展果然像寓言里寓言的那樣,希臘人和特洛伊人因為美女海倫而發生了戰爭。
阿喀琉斯是英雄,被希臘王征召參加進攻特洛伊城的戰斗。戰斗中,阿喀琉斯作戰英勇無比,殺死了很多特洛伊的英雄,聲名大振。
特洛伊人派王子赫克托耳迎戰,勇力過人的阿喀琉斯單挑特洛伊主將赫克托爾。最后,阿喀琉斯殺死了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耳,并且將赫克托耳拖尸示威。
阿喀琉斯的行動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護神太陽神阿波羅,太陽神知道阿喀琉斯的致命缺陷,于是太陽神阿波羅瞅準機會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踵,阿喀琉斯受到了致命的一擊,轟然倒地。
阿喀琉斯地動山搖轟然倒地的一瞬間,剛毅的目光似乎還在為早已注定的結局感到不安,眼睛睜得大大的,阿喀琉斯終于染毒身亡。母親的愛心沒有能夠拯救阿喀琉斯,英雄的阿喀琉斯沒有逃出命運的怪圈,致命的缺陷給了阿喀琉斯最致命的一擊。
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這樣一個道理:即使是再強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軟肋。
我們拓展一下,就會明白,完美的英雄都有他的“病踵”,我們是凡人庸人,我們身上的缺陷豈不是更多?
《荷馬史詩》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它能夠給世人深刻的教益或者是啟示意義。
由于從事的工作的緣故,我不由得由《阿喀琉斯之踵》聯想到了我們的“黨風廉政”建設。
其實,阿喀琉斯式的悲劇在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時時有上演,當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一個個“英雄”轟然倒地的瞬間,我們就會痛心不已,每當有現實版的《阿喀琉斯悲劇》上演的時候,我腦海立即就會閃入一行字,這行醒目的字就是“阿喀琉斯之踵”。
我們的許多干部曾經也似乎是“阿喀琉斯”,有著金剛不壞之身,能夠拒腐蝕,永不沾,曾經威名顯赫,形象光輝,眾人景仰,沒有人不看好他,可是,正如阿喀琉斯有著致命的“腳踵”一樣,曾經光輝的英雄們被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利箭射中了“腳踵”而“轟然倒地”者時時有之。我們于是就像嘆息英雄的阿喀琉斯之死一樣,時時嘆息著生活中的英雄們的悲劇。
《圣經》里說,上帝喜歡賜給人類蘋果,可是,上帝在賜給人類蘋果的時候,總是喜歡咬了一口之后再賜給你。由于上帝的做法,因而人間就不會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這些東西當然也包括人類。
由于上帝造成的缺陷,于是人類缺陷多多,有的人有“阿喀琉斯之踵”,有的人有“阿喀琉斯之手”,有的人有“阿喀琉斯之眼”,有的人或許有“阿喀琉斯之心”……
就像阿波羅要尋找阿喀琉斯之“踵”一樣,許多許多人也在千方百計地去尋找別人的“軟肋”或“死穴”??膳碌氖?,幾乎人人都有“阿喀琉斯之踵”,于是,也就人人時時刻刻都在面臨著危險,只是不同的人危險的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當初忒提斯決心勇氣再大一點,在將兒子浸進冥河時,勇敢地放開手,或是將兒子干脆大膽地丟進冥河,阿喀琉斯還會有“死穴之踵”嗎?。
這樣看來,愛心、柔心、憐心、惜心有時也是個害人的東西。何況害人的不只是母愛之心呢,還有好多好多“心”呢!既然我們沒有辦法讓自己不留隱患,那我們讓自己要長久地立于天地之間的唯一辦法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死穴”,不讓它暴露在對手的面前。
要保護自己,就要找到自己的“病踵”在哪里,當別人的利箭射來的時候,保護好自己的“死穴”當是第一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