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這本書,早聽說這本書很好,讀了經后才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那么睿智和耐心,她的教育是那么的精妙無痕。它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當我們一次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犯錯誤,達不到自己的理想時,我們有沒有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們會不會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愿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甚至有些家長(包括我自己)對孩子不滿了,非打即罵,且打罵的理由相當充足。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BR> 讀完這部書給我許多的思考,它讓我發現,教育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輕松而且有效。書中記敘了許多事情再次地證明了作為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
我非常贊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的觀點,那“魔杖”是什么,就是“課外閱讀”?;叵胱约旱某砷L過程,經常聽大人們、老師們講“開卷有益”、“讀書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自己也將這些經驗告訴兒子,看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一章后,我覺得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并沒有真正理解“課外閱讀”對于學習的重要意義,而且大多數人并沒有真正很好去引導我們的孩子去關注“課外閱讀”。
回想七、八十年代大多數家庭經濟不寬裕,家中有幾本小人書都是寶貝了;收音機中單田芳講的“楊家將”、“水滸”等讓大家非常入迷,我也曾經因聽“楊家將”下午上學遲到而被罰做清潔;中學時期龔老師在午讀課中給大家讀沈從文的“邊城”,讓大家想象著邊城的美景。聽完兩個小故事,各位似乎沒有明白我究竟要講什么,其實我想說的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提高學習效率,如“舉一反三”式的總結可以讓我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通過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一章讓我明白了通過“課外閱讀”的積累、閱讀理解能力的增強才是更重要的,因為不僅“課外閱讀”能增加作文寫作(包含英語作文)的素材積累,而且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使我們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境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境界的目的就是“課外閱讀”的真正目----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記得書中曾這樣說“現代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父母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笔前?!雖然我們從來不否認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我們也不否認良苦用心的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這些遠遠不夠,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愛孩子,那就從改變自己做起,從改變方法做起,從加強自身的學習做起。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改變自己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于言教!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有責任讓孩子長大,更應讓孩子有質量的生活;作為父母,我們除了教會孩子知識,更應教會他們做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比黃金珍貴的四個字”一章的感受,“比黃金珍貴的四個字”指的是“性格即命運”,性格說白就是人與人相處讓別人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也是有人說的“情商”因素,我們生活的社會是由眾多人組成的,你的性格決定了你與其他人相處的行動方式,因而你的性格在影響你周圍的人同時你也在受你周圍人的影響,人一生的命運其實就是你與你周圍相處的人的性格相互影響的過程展現而已。人一生的命運如何取決與你的性格呢?當你的人格魅力讓別人有舒服的感受和回應時你的生活道路充滿陽光,同樣當你的人格魅力讓別人有不舒服的感受和回應時你的生活道路就有泥濘和坎坷。那什么樣的性格才是讓他人感到舒服的呢?我想大多數與我都有一致的感受:擁有自信、尊重、友善、誠實、理解、樂于助人等品格的人的性格是我們樂意與之相處的人的性格特征,自信、堅持能讓你從困境中走向“成功”,尊重他人是獲得他人尊重以及成為受人尊重的人的必要素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順手幫助他人是感恩別人對自己的幫助的體現,友善、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白骨精”一族(注:白骨精是指白領、骨干、精英)的基本素質,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寬容他人是睿智的人的必備素養。說了這么多,有的人會說你說的這些性格特征是我們通常所說“好人”的性格,但俗話說“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我覺得可能存在“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的情況,但反過來我們反思一下,雖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在為別人好時要求別人做的事情是否在尊重、理解方面做得很到位、合理呢?就拿我們作家長來說,為了孩子好我們買了很多優秀學生作文讓孩子讀,而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我們能夠把引導工作做的更合理讓孩子自覺去讀課外書那不是更好嗎!讀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的“比黃金珍貴的四個字”一章,讓我對“性格即命運”有了更深的理解,性格影響他人也影響自己,一個人光有知識、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有自知之明,不斷地去反省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不斷地去改進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式,我相信有“自知之明”的人一定會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我想用我的同事說過的一句話來與大家共同共勉:與人相處,尊重他人的感受就是尊重自己,有時寬容、理解他人就是寬容、理解自己;改變他人很困難,但改變自己相對容易,恰當的善意提醒是己之責,相信他人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閱讀能讓我們積累知識,閱讀能讓我們獲得好的方法,閱讀能讓我們有所感悟,靜靜地閱讀能讓人修生養性,相處讓他人感覺舒服的性格能讓人感覺愉悅,愉悅的人際關系能構成和諧的環境,和諧的環境能充分發揮個人和團隊的能力,個人和團隊能力的充分發揮是你個人和你所在團隊成功的體現。
上一篇: 勤政廉政是從孔子開始的
下一篇: 溫暖真情化“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