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真情化“糾結”
來源:作者:許立春時間:2012-05-31熱度:0次
5月22日,我一上班,接到一個長途電話,電話里是女的聲音,“許所長,我是王海瑞的女兒,我特向你們致謝的。”我聽說過這個女同志,電話回答她說:“我們有什么可謝的?要謝你謝黨的政策。”
王海瑞也叫“老犟頭”,因為他遇事總和別人扭著勁,所以人們都叫他外號。他就一個女兒,還嫁到了很遠的江南,家里只有老夫妻。老犟頭家里有兩棟6間房子,其中一棟是危房,一直閑置,無人居住。去年,鎮落實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的時候,村干部動員他家拆除危房,恢復耕種。他聽說過縣城拆房都是拆一補一,誤解增減掛鉤和征地拆遷一樣,所以,他執意不拆,村干部又請我們做過他工作,最后還是沒有見效。
去年冬天,刮了好幾場大風,老犟頭的房子蓋瓦都被刮翻了,就剩個墻框子,也完全不叫房子了。3月29日,我們下村去土橋,路過老犟頭家已經倒塌的房子,心想:這不是增減掛鉤的好地點嗎?我們又來到了老犟頭的門上,發現老犟頭睡在床上,一臉病狀。鄰居告訴我們,老犟頭生病了,臥床個把月。
我問:“王爹啊!今年你家還愿意拆危房嗎?”我們彼此認識,又提這事,老犟頭有點不好意思,“怎么啦!又搞拆房啊?”,我順著他的話解釋說:“增減掛鉤和縣城拆遷不一樣,您不能歪曲理解,再說,您放著這破房子又浪費,又危險啊!”
他疑惑地說:“我現在拆還有補助嗎?”我們聽出老犟頭的意思,一口答應他說:
“當然啊!政策一視同仁。”
“領導啊,我老了,身體也不好,也沒那個能耐。”老犟頭有點開竅。
“只要您愿意接受我們的補償標準,所有的工作我們替您做,我們知道您家沒有勞力。”
“那太感謝你們了。”。
第二天,我們安排工人幫助老犟頭拆了破房子,又對現場做了平整,還做了耕翻。計算了建筑面積,鎮里應該補助老犟頭15000元。5月20日,我們把拆房的補助金送到了老犟頭的家。老犟頭看著自家的殘垣斷壁如今變成了一塊好端端的耕地,而且還得到了補助,臉上露出了由衷的微笑。我們一行看到了老犟頭的微笑,心里也產生出一種成就感。
許立春
江蘇省響水縣國土資源局小尖中心所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