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前,縣局要求我們預報2012年土地整理項目。我們對照現狀圖,找了沙莊村的坑塘水面,面積25畝,當天,我們又進行了實地勘察。經過估算,需投資15萬元左右,可整理出20多畝耕地,我們初步認為該項目可是個上報好項目。
我們了解村書記,問問水塘的權屬、歷史等情況。書記告訴我們,在歷史上,該水塘是個大沖子,地勢低洼,而且凹凸不平,排水功能差,下雨積水,平時有水不多,長年不長糧食,只長蘆葦。二輪土地承包的時候,群眾都不愿意要這塊廢地,水塘一直荒廢,后來,憨厚的王老五獨自承包了這塊地。多少年來,王老五在水塘的四圍栽些柳樹,期間放牧些山羊。
因為項目還沒有經過正式批準,我們沒有對群眾公開宣布。
春節(jié)上班后,縣局又接著布置落實項目的具體申報、實施工作。正月初九,所長李海濤和我驅車項目點,再次實地勘察。一到地點,我傻眼了,水塘沒有了,蘆葦不見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新開墾的農田。我以為跑錯地了,又仔細核對,地邊停著個推土機,經常拖土的王老五站在旁邊。王老五經常拖土,常和我們打交道,我們早就認識。他看到我們后,以為我們又來檢查他拖土的,忙不迭給我們遞煙,訕笑著給我們解釋。望望施工現場,沒有亂拖土的跡象,再仔細看看,我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一拍他肩膀說:“老五啊!你犯什么傻,整理這廢地?”
老五搓著手囁嚅著說:“現在糧食多值錢,這蘆葦地總被放山羊,我太心疼了,我早就想改造這塊地,只是沒本錢。”
所長問:“你花了多少錢?”
老五說:“挖土機是雇傭的,自己有運土機械,沒算自己的勞動力,總共花了10萬多元。”
所長問:“你劃得來嗎?”
老五說:“沒算那么多,我沒出去打工,總得找點活。”
“反正年年收益。”老五補充說。
我一旁竊喜,心想這回我們走運了,有人白替我們整理了,所長看出我的想法,和藹地給老五說:“我們在申報項目,國家要花錢整理這塊地。”
“那我可虧了。”老五一臉后悔的樣子。
“我們不讓你老實人吃虧,項目資金下?lián)芎螅覀冄a上你。”
老五雙手作揖道:“謝天謝地,謝謝二位領導!”
走在回家的路上,所長和我說,這個項目立即上報,這可是個難得的項目,不需我們一點費心勞神。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一日
許立春
江蘇省響水縣國土資源局小尖中心所
郵編224611
下一篇: 愛,不只是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