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來源:作者:巴山時間:2012-01-28熱度:0次
前一段時間曾讀到過兩篇文章,一篇文章說的是:兩人相約一起上山去尋找精美的石頭,甲找了滿滿一筐石頭,乙的筐里卻只有一塊石頭。甲笑乙:“你怎么只挑了一塊石頭啊”,乙說:“漂亮的石頭很多,但我只挑選一塊最精美的就夠了”。下山的路上,甲感覺負擔越來越重,不得已不斷從筐里挑一塊最差的石頭扔掉,到了山腳,甲的筐里也只剩下一塊石頭了。
另一篇文章講的是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一次,蘇格拉底帶著他的學生來到一片果園,站在果園的一端,蘇格拉底要求他的學生:從果園的一端進入果園,去尋找一枚自己認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但是,在尋找的過程中只能一直往前走,不可以回頭。學生們進入果園后,蘇格拉底來到果園的另一端等候他們。結果,從果園里出來的學生全都兩手空空,蘇格拉底問他們:“這么大一片果園,難道就沒有你們認為最大最好的一枚果子?”。一個學生說:“老師,剛進果園的時候,我就看到了一枚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我總認為前面還會有更大更好的果子,結果我什么也沒找到,如果您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可以找到一枚最大最好的果子”。蘇格拉底沒有答應學生要求。
兩個故事的結果雖然完全不一樣,但都同樣詮釋著一種人生哲理:人的一生可能會面臨許多選擇,既然是選擇,就必然有取舍,失去的可能痛苦,但最痛苦的莫過于因自己的貪心、不舍而讓我們一無所獲。
現實中,因為人性的原因,我們往往難以作出最合理的取舍。常常被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心理所困擾,從而在患得患失的選擇中迷失了自己。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可以抓住的,千萬不要放手,豈不知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的精力更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也難以門門俱精。愛情如此、婚姻如此、工作如此、事業也如此。在有限的生命里,我們能夠準確把握,智慧取舍,以有限的生命在一個領域或一個行業做出成績,也就不枉此生、不虛此行了。
善于選擇是一種智慧,敢于放棄更是一種大智慧。佛家說“執著即癡,放下即智”,我們無須讓進入一片果園,而選擇不到一枚“果子”的貪大求全的心理害了自己,我們也無須為選擇一筐精美的“石頭”來苦累自己,讓自己為自己的選擇所累。面對紛繁的人生百態,眾多的人生選擇,我們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活出精彩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