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來源:作者:徐萬凱時間:2012-01-05熱度:0次
隨著國務院批復的調查報告公布,“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責任調查處理塵埃落定,鐵道部原部長在內的54名責任人受到處理,處理不可謂不嚴。但筆者更關注的是動車追尾原因的查明,因為這能使我們以前車為鑒,避免再犯這樣的錯誤。
曾有報載,2008年6月24日,隨著中國國產動車“和諧號”試車的成功,中國高鐵最高時速394.3公里紀錄誕生了,它標志中國高鐵速度的崛起。到2010年,中國投入營運高速鐵路已長達6552公里,時速和里程都沖到了世界第一。無諱言之,中國高鐵事業的蓬勃發展,顯示了中國經濟改革建設的巨大成功,作家蔣魏以此在人民文學上發表了報告文學《閃著淚光的事業》,曾引起很大的共鳴。
在事業進行的成功面前,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思想境界呢?輝煌的高鐵事業又何以一下被事故抹黒而跌入低谷呢?從“7.23”事故調查報告動車追尾原因中不難看出,一些掌管高鐵管理大權的要員們面對成績他們的心態變了,個人的欲望在膨脹,工作的責任心卻沒有了。如調查報告稱:這起事故是一起因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雷擊導致設備故障后處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責任事故。其中,有僅憑口頭匯報即同意啟動升級平臺研發工作的,有未對列控中心設備開展全面評審的,有對設備招標、技術審查等多個環節違規操作的,還有竟然同意沒有經過現場測試和試用的列控中心設備上道使用的-----瀆職失職,玩忽職守,已是觸目驚心,再有高層劉志軍、張曙光等人嚴重的經濟問題,更發人深省。
古代先哲老子說過:“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說人們做事,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如果結束時仍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把事情辦壞。眾多的人口,巨大的鐵路網絡,廣闊的市場需求,使中國的高鐵建設在世界上擁有獨特的發展空間。由于我國高鐵建設的特殊性,又具有比別人更大的艱巨性和挑戰性,要把事情辦好,不僅需要正確的指導思想,也需要時刻保持縝密謹慎的工作作風。鄧小平在改革初期提出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告誡我們在前所未有的事業面前,既要堅定過河的目標,又要實事求是,謹慎實干。這不僅是一個工作方法問題,更是一個思想方法問題。我想“摸著石頭過河”,不是說只在過河的開始,也不是說已到河的中間就算了,而是指過河的全過程。那種剛涉過一小段或半段河便沾沾自喜,驕傲自滿起來,不愿再“摸著石頭過河”,是一定要跌跤的。如果私欲膨脹,以權謀私,其身敗名裂也是遲早的事。
由此看,面對成績,我們需要的是思想上不斷戒驕戒躁,工作上更加兢兢業業,廉潔自律上要如履薄冰,“手摸伸,伸手必被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我想,“慎終如始”應該成為我們的座佑名。
通聯:重慶一三六地質隊
地址重慶渝北區龍溪街道花卉園西一路9號
郵編401147 電話13012335536
郵箱xuwankai1950@126.com
2012年1月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