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土國土所如何做好信訪穩定工作
來源:作者:李滿喜時間:2011-12-14熱度:0次
當前基層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面臨的信訪穩定工作的壓力非常大,在工作中會出現越級訪、集體訪現象的發生,基層國土資源所同志在處理信訪問題時經常會遇到上訪人員情緒不穩甚至纏訪鬧訪的情況,處理信訪穩定問題已成為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需要我們加以高度重視和妥善處理。
一處理信訪穩定工作需把握得五個方面
一要溝通感情。在實踐工作中,由于信訪當事人所反映問題在村內得不到滿意解決或所遇到爭執不能及時解決,造成當事人情緒波動較大,此時如果不能妥善的化解當事人急燥對立情緒,可能引起對我們工作的抵觸情緒,為進一步的處理將會造成障礙。因此,在工作中我們應當耐心細致,為上訪群眾搬一把椅子、倒一杯熱水、有一句熱情的問侯、做一次耐心的解答,都可以有效的拉近同上訪群眾的距離,使當事人能夠心平氣和的接受我們的處理,支持與配合我們的工作。
二要了解真情。在實際生活,一起涉地信訪問題其深層次的原因往往要比表象復雜得多,有些涉及歷史原因、有些又是農村通常說得“家務事” 、有些則糾結著當事人幾方的原因與問題,我們切不可聽“一面之詞” 做出簡單處理。在工作中應多聽聽、多問問、多看看,到事發現場核實情況,聽當事人雙方的陳述,向無利害關系人了解情況,做到對所反映問題的全面客觀掌握,以事實說話,使當事人雙方對我們的處理意見認可信服。
三要說話貼情。在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直接面對群眾,在同他們的打交道中,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我們“說話隨俗” 。在我們走村串戶的調查過程中,實際也是同他們建立感情的過程。今年的收成如何、家里的情況怎樣,這些家常話他們樂于接受,能夠克服單純就事論事式的生硬與隔膜,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處置合情。處理信訪穩定工作,要從根本著眼,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的簡單方式。在一起信訪案件中,往往是情、理、法在一起纏繞著,在農村中更是存在著出門就見面,人不親土還親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土地糾紛信訪問題時,在維護法律嚴肅性的同時也要在情與理上多加考慮,多做爭議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工作,避免他們因漚氣拌嘴而使事態進一步擴大;多從全局長遠的角度著眼考慮,防止簡單處理給當事人遺留后遺癥。
五要杜絕人情。在實踐工作中,信訪當事人往往最擔心于自身權益不能得到維護,處理是否能夠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因此在處理信訪案件時,從接待、調查、處理、結案的各個環節都應貫徹公開透明的原則。在工作中應避免人為因素干擾,堅決杜絕發生辦“人情案” ,“關系案” 現象的發生,使信訪當事人對我們處理結果信服認可,取信于民。
二處理信訪穩定工作應注意得幾個問題
一信訪矛盾要在第一時間排查。在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對于信訪矛盾問題能夠及時了解與掌握,這是基層國土資源所工作的優勢所在,也是職責所在。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同村組干部交談,在信訪接待中了解到得情況和同群眾交流中獲知的信息,都可以成為我們矛盾隱患排查的方式,使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二信訪案件要在第一時間處理。對于信訪案件的處理越及時我們的工作就越主動,往往久拖不決的案件極容易轉化為積案,處理起來非常棘手,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處理,控制事態發展,力爭處理在萌芽狀態,切實維護好當事人合法權益。
三信訪事件要在第一時間上報。當前一些信訪問題往往帶有群體性、突發性的特點,當發現此類苗頭性問題時,一方面基層國土資源所應及時控制事態,一方面要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和上級部門反映,通過采取有效的處置措施,及時穩定情緒、化解矛盾、提出意見,避免產生群體訪等事件的發生。
在當前我們正在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是基層國土資源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穩妥做好此項工作。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