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綠色發展的守護天使
作者:張科忠 王瑞
彭佳,女,1988年4月生,2015年3月參加工作。重慶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碩士學歷。畢業后進入貴州省地礦局114地質大隊貴州淺層地溫能開發有限公司(后簡稱公司),先后任公司運營維護部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貴陽辦負責人)、分工會主席、公司監事會監事等職務。
她熱愛每一項工作,在工作中不斷追求上進,不斷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及時完善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提高理論知識層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業務培訓。經過努力,在公司的年輕人中,第一個獲得暖通與燃氣工程師職稱,第一個考取機電工程專業一級建造師職業資格,并考取了多個專業的八大員資格證。作為工會主席,她熱心地為職工服務,積極組織職工開展活動,2016年至2018年連續被評為隊工會積極分子。作為技術工作者,由于表現突出,光榮地被批準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獲得2018年度“局級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30歲的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地為公司和社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目前,已被公司聘為副總工程師兼技術部經理。
勇挑重擔 實踐成長
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我省才剛剛起步,彭佳是我省最早從事淺層地溫能開發的開拓者之一,她一直堅守在最基層,在一線從事淺層地溫能勘查開發、工程建設工作。從項目的前期場地勘查測試、初步設計方案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到作為資料員參與《貴州省地質科技園地源熱泵》項目建設,再到參與《遵義市腫瘤醫院地源熱泵》項目建設,她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成長。
2018年6月,公司攬下了《遵義大酒店地源熱泵系統工程》項目,該項目是遵義市新地標性大型建設項目,也是貴州省首個單體最大的地源熱泵工程項目,公司要求建設成繼《貴州省地質科技園地源熱泵工程》又一個省級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示范性項目。公司把這個重擔交給了彭佳,這位作為工程行業鮮有的女性,第一次接下如此重擔,讓剛升為技術部經理的她壓力倍增。
項目按照正常情況,需要兩年時間完成,可甲方給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年,按照合同規定,如果公司不能夠按時完成,將被處以巨額罰款,甚至被取消合同。
面對新的區域陌生的地質條件,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彭佳深知任務光榮而又艱巨。尤其是項目部的組成人員,大部分是剛剛從學校畢業的新手,彭佳感覺到壓力很大。沒有經驗,彭佳就堅持每天一次內部工作例會,逐項逐條安排部署,每天檢查總結,重點環節,重要工序,無不親自把關。各作業工序展開后,五百多人的施工隊伍在她的指揮協調下井然有序,三十多臺鉆機、十多臺挖掘機交錯作業,短短的6個月內,完成地埋管有效換熱延米數12萬米,安裝各類末端設備近1500臺。因為特殊的工期要求,不得不采取特殊作業方案,使得所有工作量成倍增加,設計圖紙常根據現場情況發生變更,施工完成后又需要重新調整,同時給工程材料和設備的采購工作也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土建、機電、裝修、園林等多專業交叉施工,現場協調工作量大,成品保護困難。彭佳鼓勵大家,不怕苦,不怕累,遇到新問題,勇于實踐,大膽探索。
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身先士卒,一直駐守在項目一線,與現場的施工人員們同吃同住,白加黑,五加二,更別提節假日休息了,對于一個家就在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城姑娘來說,長達半年之久沒有回去看望過父母,平時也就靠電話、微信相互關心一下。母親時常在電話那頭說,“你個女孩子,當初讓你別學這個專業,你不信,項目上一待就是好幾個月,多苦啊。”但是彭佳從不曾后悔過,這就是她的熱愛。
在彭佳的帶領下,項目部克服重重困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施工任務,經過系統調試運行后,質量安全完全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空調制冷制熱效果好,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彭佳是這個上萬人參與的大建設項目唯一的現場女經理,她不僅沒有拖延工期,反而因為工程進度和質量得到甲方的多次表揚和獎賞,工地上的人稱贊這個年輕嬌小的項目經理巾幗不讓須眉。
遵義大酒店地源熱泵系統工程項目在施工期間,就曾受遵義日報、貴陽日報及中國自然資源報多次報道,竣工后,更獲得了甲方所授予的“特別貢獻單位”榮譽獎。在遵義大酒店組織召開的遵義“兩會”期間,與會代表通過對淺層地溫能了解后稱“這地源熱泵系統就地利用地溫能,效果好、舒適穩定,不像傳統中央空調全靠電力,也不行外掛機空調那樣影響美觀,用得好,在緊跟著國家的政策走,為生態環境作出了貢獻”。據了解,遵義大酒店地源熱泵系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43.13噸,減少CO2排放量5046.52噸,減少SO2排放量40.86噸,減少粉塵排放量20.43噸。
敢于創新 百煉成鋼
自成立公司以來,彭佳和公司的技術人員直在努力的探索著,如何把淺層地溫能引進到貴州這個喀斯特王國,助推貴州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公司對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的成功,便是緊緊跟隨了習總書記的創新發展路線。
彭佳和她的團隊不斷發明實用型新型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申請了“地源熱泵系統外置自動四通換向閥裝置”和“巖土熱響應測試儀器”兩項專利。其中四通換向閥裝置解決了之前工程規模大、四通換向難、閥門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通過遠程操控,安全、高效、準確;新型巖土熱響應測試儀解決了之前測試儀器中恒冷量測試、體積大等問題,可以同時進行冷熱測試,精確地采集巖土體初始地溫、地埋管進水溫度、地埋管回水溫度、熱量、流量、熱量等,保障和提高了對基礎數據的需求,為設計和工程實施精準地建立了數據庫。此外,彭佳和她的團隊積極地進行科研攻關,在2016年9月作為第一作者的她獨立撰寫了《堵漏劑在地源熱泵埋管施工中的應用》在《地源熱泵》雜志上發表。
在實施項目遵義大酒店地源熱泵工程的過程中,彭佳和她的團隊大膽嘗試,對室外地埋管系統進入主機房的主管道材質及二級集分水器材質由原來傳統的無縫鋼管更換成了PE材質管道,不僅節約了成本,保證換熱效果,還便于現場施工與連接,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室外地埋管水平集管在標高不一致的溝槽內,首次提出做排氣管和排氣閥,解決了地埋管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氣堵現象,應用效果良好。
飲水思源 報以桃李
彭佳一路走來,依靠著自己在不斷進步和成長,她獲得多項殊榮、掌握先進技術,也受到了他人的稱贊和羨慕,但她深知,沒有公司給予的平臺和領導的幫助,她沒有今天。于是,在不斷地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她始終不忘以“傳幫帶”的方式培育新人,為公司壯大力量。
在生產項目上,彭佳會把自己盡可能想到的告訴大家,讓大家知道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問題,讓大家理清思路,做好應對之策。她會在每日一結上,了解大家遇到的困難,給他們及時解決,聆聽大家處理事宜的方式方法,不當之處給他們指正,表現好的地方給予表揚,通過對大家詳細地了解,也傳授自己的經驗給大家。記得很多次,很多剛來公司的員工,一開始都是進行理論學習,但彭佳去項目上的時候,都會叫上一兩個新人,坐滿車去項目上。她從實踐中成長,深知年輕人需要很多機會在大的、難的項目中歷練,才能快速成長,成為公司技術業務和項目管理的人才。
在工作學習中,彭佳會把新發現的、對工作有用的資料和大家分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她學習能力很強,在大家不能及時消化的時候,她會針對大家不同的性格、吸收的效率,有效的讓大家領悟。當然,她也會經常對大家進行抽查,看看他們是否真的掌握了。
在職業規劃上,彭佳會根據大家不同的興趣和專長,推薦大家的發展方向。她鼓勵大家多考取與工作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并用自己通過一建考試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帶領大家學習。總是在下班了給大家免費開后門補習,耐心、細心地將自己的經驗傳授,幫大家突破不能掌握的一個又一個難點。在她的幫助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公司兩位同事在2019年也一次性突破了一建考試、三位同事通過了二建考試。她的“學生們”在考試前,向她承諾說考過了請她吃飯,她當時爽快地答應了,但大家考過后她卻推辭了,她說:“我之前那是為了鼓勵大家,并不真的需要大家請她吃飯,只要大家一起為公司的發展繼續努力,那就夠了。”
彭佳在培養大家的時候,從不讓大家盲目的聽她的工作模式,她希望每個人都能超越她,多為公司做貢獻,為社會做貢獻。有彭佳這樣為團隊著想并使之不斷壯大,讓大家一起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才不負獲得“貴州省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對她如此的肯定,必能讓她更加追求卓越,創造輝煌。也無疑為來到公司,初出校園的女孩們樹立了“不做棲居溫室的花朵,愿為守護家園的天使”的榜樣,更警醒了男同志們你追我趕、時刻去追求探索,并勇于在實踐中創新發展,這樣才能不負“好男兒當自強”的泱泱華夏精神,能在守護和建設美麗家園的同時,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小團隊 大作為
貴州在淺層地溫能的開發利用起步較晚,但正是在彭佳和她的團隊積極進取、不斷創新的引領下,讓這一綠色環保、節能節費、就地取材、舒適穩定的綠色新能源在貴州遍地發芽。
她們始終踐行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生態”、國家“十三五規劃”綠色低碳發展、貴州“十三五”新能源開發利用、貴州省“十大千億工程”工業產業振興的使命,擔起貴州開發利用新能源的領軍者的身份,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的理念,以巖溶地區獨有的淺層地溫能技術,守護著貴州這片喀斯特高原。看著彭佳不斷進步成長,貴州淺層地溫能技術日益蓬勃向上,她和她的團隊必將為貴州綠色發展作出越來越多的突出貢獻,成為貴州綠色發展的守護天使。
(編輯:作家網)上一篇: 八盤溝那面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