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貴州高原的生態安全

來源:作者:路廣照1時間:2019-12-13熱度:0

為了貴州高原的生態安全
——貴州2019地下水監(檢)測工作紀實

歐德琳  路廣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題記

上篇:初心守候 凈水長流

烈日炎炎的夏秋交替之季,正是地下水監測檢測的繁忙之時。

在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陽早村,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以下簡稱環境院)院長呂剛抹著臉頰上的汗,與貴陽分院的技術人員一道,在監測井口采集水樣,按規范裝瓶,貼簽,冰藏......

兩個多月的時間,要完成全省218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的水質取樣工作,時間緊、標準高、要求嚴。“我們必須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把全省人民飲用水安全的責任義不容辭地扛在肩上,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守候,也是我們的責任擔當"。呂剛對采樣技術人員說。

我省地下水監測站點始建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城市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已經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來,貴州省境內新建、改建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點218個。其中,對原有的貴陽、遵義、安順、凱里、六盤水等5個主要城市所設置的98個監測站點,進行了自動化監測系統的升級、改建: 9個地專州及貴安新區新增、新建監測站點120個,鉆探進尺達到8290米。

具體負責地下水監測工作的是環境院監測科,科長羅維介紹:2019年度地下水水質樣品采集、測試自7月3日啟動,從業務培訓開始著手,到9月9日最后也是最難的一個監測站點采樣結束,總共采集地下水樣279件。地下水監測檢測內容,已由原來的30多項指標擴展到97項指標。這凸顯了國家對于民生工程的重視。環境院駐各市州及貴安新區的10個分院承擔了地下水監測取樣工作。

按照要求,環境院地下水監測、取樣、檢測的樣品,必須在全過程的7天內完成檢測。從監測站點所取水樣3天之內必須送達貴州省地質礦產中心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進行檢測,否則會因化學指標的變化而帶來數據的失真。

實驗室主任鄭松,一個巾幗不讓須眉的研究員,運籌帷幄,要求嚴格。對外協調取樣總量,對內集合精兵強將,緊張有序地組織檢測技術人員精心檢測,不分晝夜,樣品隨到隨測,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測試任務。鄭松對筆者說:實驗室不僅肩負著巖礦測試、巖礦鑒定、選冶加工試驗等實驗測試工作職責,同時承擔著地下水及飲用水、工業用水及環境水等水質檢驗檢測工作。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走向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為貴州打好藍天保衛、碧水保衛、凈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五場標志性的戰役,提供高質量的技術支撐。

據不完全統計,環境院參與地下水監測取水工作的技術人員近百人,實驗室參與檢測的技術人員40多人。科技引領精益求精,野外室內無縫對接,監測檢測高質量完成,就是貴州地礦人對全省生態安全的莊嚴承諾。  

地下水監測事關重大

水,是生命之源。

貴州人民不會忘記,在2010年至2011年間,貴州連續遭受幾十年不遇的旱災。以貴州省地礦局為主力組織數十個打井隊,數百名地質與鉆探技術人員奔赴受災一線,緊急施工打井千余口,直接并永久性解決了300多萬老百姓的飲用水安全問題,那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時間過去了8年,貴州逐步建立了基本覆蓋全省的地下水監(檢)測工作,實現了由找到水、多出水到用好水的循序漸進的全角度地下水開發與監測工程的長遠規劃。

為改變我國地下水監(檢)測工作嚴重滯后局面,必須提高監(檢)測與信息服務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提高民生質量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于是在2004年5月,全國40位院士聯合提議全面啟動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到2015年正式啟動國家監測站點建設。每建設一個地下水監測點,需要經過開展水文物探工作確定孔位、施鉆成井等工作,且水量要求達到超過10m3/日的規模。截至2018年8月,貴州省地下水監測站點順利建成,達到優秀等級并通過驗收。

2019年2月22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正式發布:作為2018年度全國十大地質科技進展之一的項目——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成并啟動運行。全國建立了1+31模式(國家地質環境監測院+各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及各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機構)的國家級地下水專業監測站(網)點10168個,實現全國主要平原盆地和人類活動經濟區的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溫、大氣壓、氣溫與水質的動態監測數據的自動采集與實時傳輸和接收;區域信息應用服務系統每年產生近9000萬條地下水相關數據,兼顧了大中型地下水、水源地的監測。建成的國家地下水監測網絡數據中心,充分利用云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建立監測信息應用服務系統和三維地下水云計算實時模擬系統。實現了及時監測數據管理、動態分析、水質水量綜合評價與信息發布等功能;建立從國家到省、市、縣的多級數據共享與異地聯動的工作模式;實現與31個省級節點的互聯互通,與水利部門地下水監測數據實時共享。為百姓飲用水提供安全保障,為水資源的科學化管理、地質環境問題的防治、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絲不茍做好地下水監測

貴州地下水天然資源總量約為260億立方米/年,其中巖溶地下水為210億立方米/年,占81%。

貴州省境內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始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擁有近四十年的監測歷史。其監測成果積累了豐富的地下水位、水流、水溫、水質動態變化的歷史資料,對于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全省原有地下水動態監測點327個,隨著時間推移,有些站點已經滅失,有的無法維護,2012年時,僅剩余各類監測站點210處,其中監測井73處,天然泉點137處。顯然,僅靠原來這些站點,遠遠不能滿足地下水監測的需要。

2016年,貴州省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正式啟動,重點以建設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點為主。2019年,環境院著力開展地下水監測站點的運行維護和水質常規指標取樣測試工作,切實保障地下水監測站點和地下水自動監測儀的高效運行并發揮作用。重點實施以下五項任務:國家地下水監測站點運行維護;地下水質監測樣品采集運輸;信息應用服務系統省級中心運行維護;數據審校與整編;綜合研究。

據羅維介紹,新建一個監測站點施鉆打井需要投入資金約12至15萬元;改建一個站點需5至8萬元,且不含后期工作所需設備。一體化遠程地下水自動監測設備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配給(每臺套1.6萬元左右),異地災備節點和省級節點數據備份、上傳費用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統一付費。

截至2019年9月,貴州所有監測站點都配備了遠程自動化監測設備,主要監測流量、水位、水壓、水溫、外界大氣壓、氣溫等指標情況。

從數據上報來看,無線監測數據上傳的時間密度近年來逐步加強,由原來的1次/4小時加快到目前的1次/1小時。有機物與無機物化學指標數據,仍采用由環境院各分院按照所管轄區域進行逐站點野外現場人工采樣、送樣,并經兩個具有國家資質的實驗室(貴州與安徽)收樣測試比對分析后,形成報告,然后利用數據管理子系統進行模糊匹配錄入和數據審查,經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后,上報至國家主管部門數據庫。

地下水監測后續工作還很多

面對當前監測站點的繁忙狀態,呂剛不無憂慮地說:現在每一個站點,整個監測工作每組按照4至5人的規模構成。然而,環境院一些分院人員配備不足,有的僅有2至3人。目前全省的監測站點數量遠遠不足,以貴州省17.6萬平方公里面積所占比為例,與國外站點的密度相比較差距尚大,亟待新建、加密。

今后在國家級站點218個的基礎上,將著力建設補充省級站點,建設能夠基本覆蓋全省主要含水層區域的地下水監測網站點,并充分利用現有的通信網絡和設施,建成集地下水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及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省級信息共享系統,基本實現對全省區域巖溶地下水的動態監控。呂剛對此信心滿滿。

筆者經過現場實地觀察,在水泥與鋼管沏合并加鎖密封的國家地質環境監測點(國家級),經技術人員開啟后可以看到水下監測儀(井底探頭)與井口自動監測終端無線發射裝置連接,通過物聯網無線基站向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貴州省自然資源廳、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等梯階管理單位每天采集24次、發送1次相關數據。如遇到特殊氣象條件和地下水異常突發事件時,根據應急監測需要實時增大采集與傳輸頻率。數據上傳下達作用的發揮已初見規模,從現場監測站臺上直接掃二維碼,便可獲得由數據中心下傳的該站臺的相關歷史信息資料。

在采訪過程中,筆者還發現有些老站點受到工業園區、住宅小區和城鄉規劃等基本建設加快的影響,已經出現嚴重地被覆蓋、被破壞現象。

“這勢必需要加強每個站點的產權與地方部門責任的落實,需要建立與地方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與監管機制。對于自流的巖溶水機井在泵房建設完畢后,我們便無償地提供給當地老百姓作為生活、飲用水使用,再在其附近另外打一眼作為監測孔。切實考慮當地老百姓的民生需求,也是我們環境院應盡的責任”。這是呂剛的戰略眼光與為民情懷。

中篇: 無怨無悔 一切為水

地下水采樣需要一絲不茍

8月驕陽似火,秋老虎肆虐;全省地下水監測取樣工作緊張有序、如火如荼地進行。

12日,迎著正午的陽光,筆者與畢節分院技術人員一道來到了織金縣倚陌鄉河壩村監測點。

“該站點2017年建成,孔深百余米,下護壁管35米,水位距地面5米",畢節分院院長胡才源介紹說。

不遠處的林蔭里秋蟬肆虐地鳴叫著,技術人員卻在直射的烈日下汗流浹背地忙碌著。

四人一組,小胡用特制的鎖具打開井蓋,取出無線發射裝置和水下監測儀,支起了比人略高的可移動起重腳架,便開始下井繩測量孔深。然后掛上水泵,將電纜與水管及鋼纜用扎帶捆綁在一起下到孔內,用自帶柴油機發電、抽水。

現場作業主要的時間花費在起下泵以及抽取水樣、裝箱的過程,費時最多的是抽水時間,一般需要2至4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地下水并非保持著平靜狀態,隨著水泵的攪動,孔深會隨著井壁垮塌或水道補充而來的泥沙沉積而不時發生新的變化。井中的水由最初未下泵時的穩定清澈變為渾濁,必須等待井底水源再次清澈之后,進行濁度等指標的現場儀器分析確定。

小胡將澄清后的水樣由泵管分流器輕滴慢流地灌入避光棕色安倍瓶中。根據檢測工作的需要,分別選擇40ML.5LL.5L四種規格的標準取樣容器,并確保瓶中無氣泡;然后向容器中滴入各類酸堿試劑,以保證水樣化學性質的穩定。“如若在滴入試劑時有所溢出現象,會造成標準水樣的試劑濃度有所變化,則需要倒掉舊水樣并反復清洗容器,再從取樣的最初步驟重新灌裝,一定要確保取水源頭的質量”,小胡認真地說。

“這需要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我們技術人員要不計較工作量的增加和時間、體力上的消耗”。環境院監測科技術負責寧黎元對技術人員提出要求。

裝好水樣,貼好標簽并用泡膜紙包裹瓶體,小心翼翼地裝入放有冰袋的專用保溫箱中。特制的保溫箱,里面盛有冰塊,為保證化驗指標穩定的需要,必須確保水溫不超過4℃。

另一邊,技術人員同時通過拷貝接收數據對地下水的物理指標進行監測、記錄,并及時將相關數據填入報表。

上下泵過程中,為防止井口外的異物、灰土等落入井內,十分嚴謹地保護好井口,切實地維護了地下水客觀環境的真實存在。起泵后,為了準確地了解抽水后的井深變化狀況,需要再一次地進行水位和井深的測量,避免因抽水而造成的泥沙補充聚集造成的水位、井深變化。

地下水監測所采樣品,三天內必須送達貴州省地礦中心實驗室。

地下水采樣需要技術支撐

翌日,筆者又來到了遵義市紅花崗區海龍鎮監測點,在那里我們巧遇了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姚平工程師。清瘦、干煉、善說,是他給筆者的第一印象。

“過去監測工作確實比現在艱苦了許多,受氣候、交通條件的限制,加之監測任務有規定的時間段、站點定位的特殊性,頂烈日冒嚴寒也要騎著自行車、手拿砍刀披荊斬棘,義不容辭地趕赴到站點完成監測任務,那種艱苦狀態現在真的不敢回想。現在使用的精確自動監測儀器確實為我們提供了科學詳細準確、快捷便利的條件,減少了很多工作量。測水位誤差2cm/100米要求也比以前高了,通過儀器的自動監測,數據的誤差小多了;發達的交通真正地起到了快速到達測點、縮短采樣與送樣的時間,保證了地下水監(檢)測、取樣的科學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姚平如是說。

時值正午,氣溫達到36℃,年輕的工程師張偉未穿內衣僅有工作服套在身上,胖乎乎的身體與汗水濕透了的外套粘貼在一起,白藍相間的工服以紅潤的皮膚打底,起伏不平,像九寨溝黃龍景區的鈣華彩池一般。當我們勸他把上衣脫下讓水泵流出的水濕潤、清洗一下再穿上,也可以有些許涼意以緩解酷暑難耐的煎熬。他開玩笑地說:“是你們在,要不然我早已甩開膀子干了,衣服粘貼在身上確實不好操作,還是安全第一啊!”

姚平在一旁介紹:“小張已經是我們分院的技術骨干了,無論是地下水監測還是土壤監測取樣、或是地災治理。如今的年輕人從大學畢業就深入到監測第一線,豐富的專業知識經過實踐再加上先進的科技手段,工作上的進步自然比我們這些老家伙們快得多,他們已是支撐地下水監測、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重大工程的主力軍。我已近了退休年齡,今后貴州的綠水青山保護神就靠他們這幫年輕人了。”

    沒想到,立秋之后還這么曝熱?“姚平們”已被曬得麻木了。

8月14日,一場夜雨,很是殺了一下秋老虎的威風。筆者隨安順分院技術人員來到貴安新區馬場鎮爛壩村,通往遠處站點田坎邊的小路顯得格外泥濘。

這是一個被稱為流量站的測點,該測點是一口改建孔,沒有深深的井筒,只是在一個地下水冒出的泉口渠道邊,通過在井筒中淺層水流堰板處安置探頭監測相關數據,再由井蓋內鎖緊的無線設備監測、發送數據供有關部門遠程監測。抽取的水樣是從露天的溝渠里直接灌入上游未經外界干擾的水源,也就便省去了安裝架子起下泵、抽水等工作量,但仍嚴格按照規程進行現場監測、取樣、裝箱。

“安順地區范圍內共有34個監測點(其中2個流量站),分院基本保持每天2個點,當前分院正式職工只有3人,不得不聘用了二位已退休的技術人員來協助工作”。安順分院院長姚承秀向筆者介紹。

姚承秀是一名老測工。他說:“現在一體化自動監測儀器的使用及交通的便利,人工勞動強度較過去確實降低了許多。但隨著自動化監測精度的提高與監測頻率的加密,監測時間上的固定和站點的增加,使得技術人員仍然處于緊張忙碌與疲憊之中”。

由于原先有些站點數據的異常性而不代表區域性的特質,起不到區域觀測的普遍性而被撤銷,或封井或移交與老百姓僅作為生活用水使用。按照無水期、平水期以及豐水期的不同地理狀態、大氣氣象規律的要求,通過進一步的水文物探工作的開展,突出了較為規范性的科學布點;有些站點因修建了道路、房屋等地面設施,不得不將其井口作為與路面相平齊的暗井形式而存在,監測設備天線從暗井中引出來。

地下水的監測涉及到老百姓飲用水質量與生態安全的大事。隨著近年來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地下水監測的要求與內容已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和系統化,所配備的設備儀器也在相應的加強、充實、完善中。鑒于此,姚承秀說:“對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排放及工業排污口水質污染以及雨水的酸性測試、土壤的現場調查等,都是我們分院工作的主要內容。我們不但要進行水質的無機監(檢)測,還要重點對有機項目進行監(檢)測,這是重中之重;除了無機監測增加了硫化物的分析外,有機指標的檢測項目也在逐步增多。因此,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時效性,保證及時監測、采樣、送樣以及樣品檢測、報告上報等,全過程的時間壓縮得十分緊湊。”

監測采樣工作間隙,姚承秀談了他個人從業經歷:他1962年生于江西,1981年從江西贛州地校水文專業畢業后參軍到了910水文兵團,正式成為一名專業軍人;1984年隨著水文兵團的集體轉業到貴州省地礦局下屬的貴州地質環境總站繼續工作;1988年來到安順長觀站工作擔任站長;2006年隨著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的成立,則轉至環境院下屬的安順監測分院擔任分院長。在水文兵團期間,他曾在廣西南丹全力從事過全國1:20萬水文圖幅的調查、填制。到今年,已從事水文工作38年了。水文兵團轉業后的“水兵”們基本退休,有的已離世,目前只有他一人仍堅守在監測崗位。

姚承秀的經歷,是一代水文地質工作者的縮影。他從過去的工作艱苦性、設備的更新演變情況到監(檢)測數據指標手段的科學性、工作量由少而多的變化以及目前國家加大對生態保護及民生工程的開展意義等方面,侃侃而談。面對地下水監測加大、加密的新形勢,分院監測技術人員與設備支撐明顯不足,姚院長希望考慮增加。

地下水監測取樣面臨新問題

黔東南,是貴州乃至中國著名的少數民族自治州,苗族侗族文化景點與民族風情燦若星辰。筆者來到黔東南州,無暇顧及觀光賞景,直奔位于凱里市中心的永樂路監測站點。

時值8月21日午后,酷暑難耐。走近站點眼前一亮,監測人員中出現了女工程師的身影。經了解,凱里分院有7位職工,海燕、李惠蘭兩位女士與男同志一樣起下泵,井口邊抄錄貼標、包裹瓶樣,裝箱封存。熟練的業務,細致的操作,數據精確把握。笑聲朗朗,宛若酷暑中的縷縷清風。

分院長隗錦濤介紹,黔東南共有20個監測站點(1個流量站)。本站點井深四百多米,水位在17米左右。由于地處市中心,受到基本建設的樁基深入以及密集的生活污水排放的影響,整個水系隨時有被騷擾或串流的可能。因此,分院提出了加密對大中城市內監測點的布置密度和監測頻率的建議,尤其是加密、加大對于城市基建規模較大的區域地帶地下水的監測,以便及時掌握城市地下水的水質、地質變化。

海燕對筆者說,我們按照規范要求,監測取樣的每一步都需有照片上傳到國家地下水監測平臺;一個站點大小取樣16瓶,需要添加各類試劑的有5瓶,由于分析化驗指標的不同,每張標簽必需對應每一樣瓶,不得“張冠李戴”;標簽所記載的取樣時間,也必須精確到分鐘。

    看到此監測點處于城市夾縫中,“生存空間”極不協調。

筆者了解到,類似這種情況還不少。由于周邊基本建設環境變化較大,部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監測站點已經被建筑物所覆蓋或處于樓棟夾縫、茅廁之中。如安順城區個別監測點位于新建房屋廁所內、貴陽城區個別監測點位于兩所房屋之間,嚴重影響了地下水監測質量。在一些城市建設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監測點被建筑物和道路等構筑物占據,缺乏相應的法律條文來保護,這些現象還將日趨嚴重。根據各監測分院的反應,有50%以上的孔存在著淤堵而測不到水位的現象。因此,做好國家地下水監測站點保護和運維工作迫在眉睫。

其間,恰遇黔東南州生態環境局科長高翔到站點來查看,他作為第一次對地下水監測工作的間接參與,感到整個監測工序時間長、采樣要求嚴、勞動強度大,專業技術強。高翔深有感觸地說:“通過現場了解,初步認識了地下水的復雜變化狀況,看到地下水調查項目的開展做到了采樣指標自動化、數據共享、評估報告共享,對整體掌握地下水系規律及地下水變化是十分重要的”。他說:原以為生態環境僅僅是對地面資源的保護,現在看來是要延伸、拓展到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這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和大趨勢。他還講述到:市環保局與市自然資源局及凱里監測分院在地下水監測工作上建立了相互溝通、管理以及運作的協作關系,尤其是自從這一部分的職能由國土資源局組撤到自然資源局管理以后,凱里分院的行政辦公地直接相鄰于自然資源局,無論是從工作溝通和相互協調都起到了迅速處置和及時開展的作用。

城市建設對市中心區域或核心地帶地下水環境的影響極大,帶來了監測設施的損壞與水文狀況由上而下的擾亂;加之于貴州又處于喀斯特地質特性,水位變化、走向變化以及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混合后形成的污染,地下水監測十分有必要加強協作管理并充實人員和設施。

翌日清早,筆者隨凱里分院同志來到麻江縣宣威鎮平定村,這是處于稻田中的一個地下水監測點。采訪組歐德琳同志邀請了省直機關工委文明辦主任、麻江縣掛職縣委副書記、駐宣威鎮巖鶯村扶貧第一書記的吳茂根同志一起來到監測點了解地下水監測工作開展情況,并通過吳主任了解了該村9個村民組生活、飲用水的具體情況。

吳主任介紹,該村分片組聚集著畬族、仫佬族等少數民族。通過近年來的脫貧攻堅戰,第一書記帶領村民進行并完成了吃、穿、住、飲水、廁所、道路以及主副業等方面的脫貧改造,實現了貧困縣的脫帽任務。生活用水實現了通水入戶,水質達到人畜安全飲用的標準。他同時提出:要建立省、市有關職能部門及縣、鄉、鎮相關管理部門與當地村委、村民的主動聯系和溝通,通過印制發放地下水及其設施保護和利用的宣傳冊子,既向當地百姓普及了地下水監(檢)測的知識和重要意義,同時也確保了監測設施得到保護和數據的安全、準確、及時傳輸。

確實,水不出問題,似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旦出點微小的紕漏,那就是天大的事。

平定村站點水位孔深60余米,水位4.461米。由于第一次下泵較淺,導致中途水量變小,所取水樣報廢。李慧蘭他們不得不繼續向深位下泵、重新抽水、取樣灌裝,以保證水樣的相關物理、化學指標的準確真實。

8月23日,筆者來到黔南州都勻市平浪鎮平浪村的一心寨站點。都勻分院共有23個站點(其中4個自流站),監測工作主要由潘、吳雄、潘政達、周志文四位年輕人開展。一心寨的站點孔深150米,水位6.68米,目前的季節,日涌水量達到700 m3

都勻分院院長潘認為,一個監測站點的監測人員最佳的人員配備為4人一組。黔南分院雖然有8人,若輪換著進行各站點監測或著如若設備能夠多一套,進行分別跑點將節約大量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從使用的泵體來看,根據孔內監測的需要事先就要確定有選擇性地使用大、小泵,小泵不用起重架、可減少工作的繁重強度、節約時間。

剛剛接過都勻分院院長的擔子,潘感到了責任與壓力。他個子修長,工作細心,對監測所使用的傘具、坐凳、工作臺盡量考慮選購使用防紫外線輻射、可折疊攜帶方便,既減少了紫外線對人員的身體輻射傷害,又節約運輸車輛的空間、降低租車成本。

幾次的預約,環境院院長呂剛終于能抽出時間,與筆者一同于 8月29日來到地下水監測一線。

在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陽早村站點的一片木料垃圾中,環境院貴陽分院院長羅偉帶領4個技術人員已經提前到了這里,下泵完成后正在開始抽水。

同行的還有環境院黨政辦主任何曉華、監測科長羅維以及質量安全科長劉福明等同志。何曉華首先組織開展了《夏季“送清涼、送健康、送安全》活動,帶來了防暑降溫藥物及西瓜礦泉水等,并通報了環境院主題教育情況。劉福明則對工作場地安全隱患進行了全面認真的排查,如電線牽引的安全,車輛交通安全等,不存半點僥幸,不容半點疏忽。羅維作為全省地下水監測項目總體負責人,對質量監管一絲不茍。起到了深入基層服務職工、重點工作有督促指導、安全生產有檢查記錄、對一線職工有關心慰問的一舉多得之效。

呂剛詳細詢問了站點分布及監測情況。貴陽分院院長羅偉說:“目前貴陽總共19個地下水監測點。地下水監測取樣工作,離不開當地政府與群眾的支持。在貴陽分院進入某政府大院監測點時,由于事先未申請辦理《設備設施入場許可證》等相關通行手續,出現了被卡殼現象。還有不少監測點被人為破壞,撬掉鎖具直接從監測孔抽水等事件常有發生,因此地下水監測點亟待需要立法保護”。

監測科長羅維匯報了各分院出現的一些情況,如:銅仁分院所監測的一口井,因未知的原因,井口設施已被田土整體掩埋,分院院長杜方哥監測之前,通過人工挖掘才露出井口,這無形中增加了監測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時間;貴陽分院一個站點,無線發射儀外管段已與井壁外露段身首分離,僅有數據電纜相連,從痕跡判斷屬于人為地將連接處的螺帽螺桿拆卸而造成的。

對于這些情況,基層技術人員曾建議:尋找臨近站點居住的老鄉有償查看,如有被人為或自然災害所破壞,便于及時電話聯系分院負責人,確保站點得以及時修復、設施能正常運轉和使用以及數據可及時發送。

面對地下水監測工作遇到的新情況,呂剛要求:要與地方的生態環保局、自然資源局的同志經常保持溝通和聯系,通過開展座談交流的形式邀請他們到現場來,要使當地政府與老百姓深刻地認識到環境監測與保護工作不僅僅只是地面上工作的開展,尤其是要了解地下水資源是隨著水系的變化、人為的干擾以及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讓他們充分了解各站點監測工作的開展和地面、地下設施的狀況,達到共同協作保護和信息資源共享的作用。

呂剛認為:有些老站點受到工業園區、住宅小區、城鄉規劃等基本建設的加快,已經出現嚴重的被覆蓋、被破壞的現象,這勢必要加強每個站點的產權與地方部門責任的落實,并加強法律責任的追究。建立與地方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與監管。我們在每年的業務與政策、法律培訓時,要吸收地方部門有關人員參與進來,以求達到監測與保護相結合,并起到政策與法律相普及的作用。

環境院質量安全科長劉福明是個老安全。現科內人員3人,針對環境院所屬10個分院散布在全省各市州(包括貴安分院),安全工作點多面廣事雜,責任重于泰山。劉福明說:我們重點發揮了由上而下的層級管理作用,建立各分院領導為第一安全員的責任體系。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建立后,安全風險主要集中在環治現場的施工上,該中心已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機制。

安全檢查過程,劉福明及時填制《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記錄表》,填入了檢查內容、發現隱患和存在問題、整改意見或工作建議,并由在現場責任人逐級簽字,要求在一周之內將整改情況及意見反饋。

由于監測站點分布廣、區域大,從長觀站轉變為分院的過程中,各站點的歸屬隨著地區區域的劃分、人員的合并而確立了產權歸屬,也就落實了站點的歸屬。在分院的設置中,原來是沒有貴陽分院建制,通過工作開展出現了貴陽片區地下水監測的“燈下黑”現象,因此便補建了貴陽分院。隨著貴安新區的建立,安順、貴安新區、貴陽這種行政區劃一條線分布的格局得以重新劃分,尤其是貴安新區分院的確立,正是與省政府、地方政府的發展規劃保持了一致,以求達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羅維介紹,目前有些站點介于水質好、水量大,生活或飲用指標滿足于當地老百姓的需求,若單單作為監測站點使用便顯得有些浪費。介于此種情況和當地百姓的請求,有些分院擬采取在上游新建監測井、將原機井讓惠與當地百姓使用;加之于有些舊站點有被破壞和覆蓋的現象,僅僅靠本次監測工作的150萬元專項經費來進行新井的增項重建,資金是不能滿足的,只有待以后省級項目下達時事先做好這方面的預算,保證站點的移大建小、拆舊建新等工作得以實現。

頂烈日,守崗位;揮汗雨,嚴操作,夜以繼日,無怨無悔,筆者不由地對一線監測人員心起敬意。他們懷愛民之心,始終不破壞老百姓的田土里的農作物、不私摘瓜果菜蔬;他們敬畏大自然,不遺留諸如扎帶之類的廢棄物,及時清理脫落的灰土、鐵銹,做好井臺、井壁的維護和清潔;他們敬業守初心,規范操作,不留半點紕漏遺憾,及時記錄設施狀況,項目完成后及時地對站點進行除銹、涂漆、打油等維護,還原井口如初。

 下篇:心系使命 確保水安

地下水監測取樣完成后,樣品通過低溫箱保存,三天內送到了實驗室。實驗室分別進入收樣錄入、分派樣品、流轉和地下水有機、無機檢測車間等環節,最終出具實驗測試數據、形成檢測報告。

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衛戰”

2019年5月,實驗室憑借雄厚專業技術優勢和良好的信譽,成功中標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云、貴兩省)項目的檢測任務。地下水檢測任務下達后,室主任、研究員鄭松立即組織由室副主任周萬峰為項目實施負責人,局管專家朱志雄及總工況云所、質量負責人龍紀群、總工辦主任楊剛以及檢測中心主任王永鑫和水質各檢測體系班組負責人等進行檢測方法及工作方案的確定;明確人員分工,力求各環節無縫銜接,同時安排進行新增儀器設備的配置以及貯樣庫的改造。

鄭松要求,將此項目作為一次重要的“碧水保衛戰”來運籌謀劃,力求全力以赴、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檢測任務。實驗室黨委書記李碩要求通過測試報告準確數據的發出,為有關部門掌握監測區域內地下水動態變化規律、水質變化和污染狀況等一系所列涉及民生和經濟發展必需的關鍵數據,基本滿足兩省地下水監測站點和地下水自動監測儀對地下水動態的區域性監控及實時監測的需要、為水文地質調查評價和地下水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為貴州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及生態環境建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檢測技術與測試數據支撐。

從2019年6月開始,實驗室通過接收貴州、云南兩省監測院采集的441個地下水監測站點、882組的地下水有機和無機水質監測樣的測試和綜合分析、出具檢測報告等工作,每組樣品監測、測試項目包括有36項常規指標和61項非常規指標。

無縫銜接,做好地下水檢測

筆者隨技術人員進入地下水檢測現場,詳細了解了工作流程:

在樣品交接環節,負責收樣的張曉麗工程師介紹:為確保自水樣采取到檢測報告發出全環節必需在7天內完成,實驗室安排專人24小時待命與采樣單位的送樣人對接,確保隨時接樣。同時保證樣品在收樣環節不形成滯留,及時通知、流轉至分派樣品人員手中。收樣人員隨即對樣品進行符合性檢查:樣品包裝、標志及外觀是否完好、是否有損壞污染;對照采樣記錄單檢查樣品名稱、采樣地點、樣品數量、形態等是否一致,核對保存劑添加情況。當樣品有異常或對樣品是否適合監測存有疑問時,樣品接收人員還需要及時向采送樣人員詢問并記錄有關說明、給出處理意見。樣品檢查確認無誤后,即行對樣品進行實驗室編碼、錄入系統并貼上實驗室的的標識標簽,由送樣人員簽字。雙方即完成樣品交接。收樣人員在第一時間內通知管理人員分配任務,及時進入樣品檢驗流程。

在樣品保存方面,實驗室設置有專用的樣品貯存間,分區域放置本次地下水樣品測試樣及副(留)樣,以避免樣品混淆。樣品貯存間置有冷藏柜和空調,用來貯存對溫度條件有特殊要求的樣品并保證整體存放環境。設有防水、防電和保密措施,以保證樣品的安全。專人負責保持環境的清潔、通風、無腐蝕,并對貯存條件加以維護和監控。

進入任務分配過程,負責分樣的李守權高級工程師,接到收樣人員錄入的樣品信息后,及時落實檢測樣、平行樣等檢測指標的派單,及時具體地將任務劃分好并分發至有機、無機等各檢測工序車間負責人手中,確保及時派樣,并確定車間收樣的任務落實,保證不停滯在收樣環節。全程無縫對接,確保及時檢測。質控室接到收樣通知后立即接入質控樣品,并按照分析方案生成檢測任務單,分析室依據任務單進行任務分配。樣品到達某一流程位置,任務單也同時到達。

進入檢測階段,這是重中之重。分析室依據檢測任務單檢測項目的不同,將檢測任務分配給水質無機檢測小組、有機揮發性和有機半揮發性檢測小組;各檢測小組負責人依據檢測項目的保存期限,對檢測時限要求在24小時內的項目,實行雙份不同人員的同時檢測,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檢測并向質控室提交報告;內部質控審核不合格的項目,在樣品有效期內立即復測。根據送樣單位送樣時間、單次送樣數量和項目整體的進度要求,及時調整各組的檢測人員,必要時增加檢測設備。

    經與有機樣、無機樣班組長鄧昭祥、李靖兩位工程師了解:項目開始時,一天按照10件樣品的規模進行檢測,工作前期人員仍按照正常的工作日及作息時間有條不紊地推進;隨著送樣的節奏加快,大批量的樣品源源不斷地進入車間,每天工作量便超過了20件。加之地下水任務檢測時值夏季,實時保持樣品保存條件難度較大,為確保樣品的真實品質,工作作息時間立即改用了周六、周日加班和每天早九晚九,實行早來早走的兩班倒。

為了保障工作的有序進行,整個有機組又分為氣相、液相、揮發質譜和半揮發質譜四個小組,力求達到了分工細化、責任明確、效率提高,保證了樣品待測指標在第二天全部提取完成。

為確保送樣時所加的試劑樣品必須在低溫環境下得以檢測的規定,車間內的空調溫度盡量調至最低狀態,大部分工作人員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感冒及腹瀉等疾病。

在加班加點和室內外溫差較大的狀態下工作,全班組的8名女同志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生理期的紊亂;檢測人員張安豐的兩個孩子患病發高燒到40多度,羸弱的妻子幾乎累倒,他雖滿懷愧疚,但仍堅持在檢測崗位上。他們還不斷優化改進工作流程,如在樣品凈化過程中,將凈化設備直接放置在檢測工作臺上,縮短了樣品中途搬運流轉的路徑,既節約了檢測時間而又不違反操作規程。

質量審核,是一道關口。各檢測小組組長負責對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與監督;檢測完畢形成檢測報告,提交質控室進行二次質量審核,對檢測質量不能滿足質量要求或超出限值要求的結果進行復核;二審合格的報告需提交技術負責人對報告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并簽發。

負責報告審核的高級工程師賈立宇這樣講:一份嚴謹合格、高質量的檢測報告的發出,是需要從收樣、檢測到審核,直至報告的形成全過程的辛勤努力、反復比對而得到的。審核時一旦出現檢測數據的異常,便需從前道工序逐步地追查,有的甚至存在不止一次地進入復檢過程。尤其是關乎人民生命安全的地下水檢測,更是來不得半點疏忽。準確檢測,誠信天下。

最后及時將每批次合格的報告提交給送樣單位和有關主管部門,項目結束后,對樣品檢測質量進行總結并形成質量總結報告。

精益求精,工作再上新臺階

地下水檢測質量,牽涉貴州高原生態安全。實驗室精心組織,精益求精,制定統一工作指導意見,先后召開了六次工作協調會、三次工作統籌會。工作中不斷加強質量督查,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2019年度地下水的檢測任務。實踐再一次證明,貴州地礦實驗室是綠水青山監測的“千里眼”、“放大鏡”,貴州地礦實驗人是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者和維護者。

采訪臨別,筆者專訪了承擔地下水監測與檢測任務的兩個單位主要負責人。

當問起呂剛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他說:想起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前,習總書記又從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視野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要 “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科學界定了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系和互生關系,蘊含著重要的生態哲學思想,我們環境院有責任當好排頭兵。

鄭松直言快語:作為全省資質優良、質量體系健康運行的實驗室,承擔了全國地下水監測項目中的云貴兩個省的檢測任務,確實感到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但一切為了老百姓飲用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是一種使命所在,更是我們的責任擔當。下一步我們在承擔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中,力爭科技創新領先,技術練兵跟進、裝備優質擴充,向著高新優的實驗測試能力再上新臺階。

隨著科學技術進入新時代,貴州的自動化監測技術應用到地下水監測的同時,還將進一步覆蓋全省地質災害、地熱水、礦山、土壤等生態環境的監測工作,支撐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的保護與修復,助力打造生態美、百姓富的多彩貴州新未來。

為了貴州高原17.6萬平方公里的生態安全,貴州地質環境監(檢)測人,一直砥礪行進在千山萬壑間……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欧美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 耻辱にまみれた失禁调教|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美国式禁忌4桥矿超棒| 日本亚洲黄色片|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 h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全彩acg本子| 一级毛片女人18水真多|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97国产在线视频公开免费 |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天天综合天天色| 极品美女a∨片在线看| 国产真实露脸精彩对白|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