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江西搞地質局石油地質普查
上世紀五六年代,正是國家最缺油的時代。石油是國家的血液。為了加強石油地質普查,省局把我從省地質資料處調到省地質局石油地質普查大隊。當時正是大躍進的年代,國慶節(jié)快到了,沒過節(jié)我就急著到新單位報到。石油隊在橫峰縣蓮荷公社。聽說到橫峰縣下火車后沒有汽車,要步行十多里地才能到達蓮荷公社。當時我剛從學校畢業(yè),又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孩子,不怕苦不怕累,考慮到行李不多,下火車換要走十多里路,我預先買了兩條棕繩和竹扁擔。準備挑行李到新單位報到。臨走,處長要派人送我,我說行李不多離車站又不遠不用送。想一天到達目的地,就買了到橫峰縣早上的火車票。中午到橫峰縣下車后,車站到縣城還還有一段距離,車站連個賣小吃的都沒有,為了趕路餓著肚子。直接挑著行李到蓮荷公社大隊部報到。
報道后,安排好吃住,急著給家里寫了信,說我調到野外隊了,問家里最近的情況,有什么困難,收到信后請來信。
江西省地質局石油地質普查大隊,是當時省地質局最小的一個隊,五七年底從四川、內(nèi)蒙調一批職工加上北京地院剛畢業(yè)的學生還不到百十名職工,書記兼隊長劉哲,技術負責閻秀剛。說起來也是縣處級單位,連一部汽車也沒有。書記到局里開會,也是步行到橫峰火車站。
大隊部駐地蓮河公社是橫峰縣最大的一個古村落,和北方的農(nóng)村大不一樣,充滿南方農(nóng)村的古韻。民居多為青磚黛瓦的徽式建筑。村中有一條石板路小街,臨街店鋪,百貨、飯店、郵所等齊全。村西有一突兀孤峰,山巔直插云霄,村東有溪流環(huán)繞,水清澈見底,上游供村民飲水,婦女多在下游涴紗,因為沒有自來水,職工也在溪邊洗臉沖澡。因為環(huán)境清幽,上饒地區(qū)精神病院也設在這里。大隊部設在一個四合院中,有一二十間房。四合院是竹枇泥巴墻,毛氈房,是冬冷夏熱,當時野外地質隊北方是住帳篷,南方是住竹批房。
江西最有希望生成石油有三個凹陷帶,即信江凹陷、鄱陽湖凹陷、樟樹凹陷。分別成立了三個區(qū)隊,第二天,報到后,我被分到第一區(qū)隊即信江凹陷區(qū)隊。到一區(qū)隊后,接待我的是區(qū)隊技術負責是黎中仁同志。首先給我簡單介紹了工作區(qū)地質概況和區(qū)隊的人員情況。技術員有董繼民、侯治謙同志,還有四、五個學徒工。安排我暫不要出野外,先熟悉一下礦區(qū)地質情況和礦區(qū)普查設計書及工作任務。
通過幾天的學習,知道該區(qū)為中生代形成的斷陷盆地,底部是白堊紀火山碎屑巖并含有硅化木化石,可知當時的氣候適宜植物生長。頂部為第三紀陸相沉積的紅砂巖。設計書認為底部白堊紀火山碎屑巖為假設儲油層,第三紀陸相沉積紅砂巖可作為蓋層。調查的目的,是查看該區(qū)是否油氣顯示和是否能找到儲油構造。
熟悉工作任務后,要出野外工作了。領了勞保用品:雨傘、草帽、膠鞋、水壺、飯盒、工作服、登山鞋、背包及必要工具:羅盤、放大鏡、鐵錘、記錄本、繪圖紙、繪圖板、鉛筆、橡皮、三角板、卷尺、樣品袋、包裝紙等。同時又領了一個月的工資野外津貼,帶上出外普查的介紹信。
野外工作開始了。在沉積巖區(qū)搞普查,為了搞清地層、構造,必須先測幾個地層剖面。當時正處于大躍進時代,干勁十足,連星期天也不休息。每天早出晚歸,中午在農(nóng)民家吃飯。野外工作經(jīng)常出外在農(nóng)民家吃飯,除付錢外還得掏糧票。五九年國家就開始對非農(nóng)業(yè)人口執(zhí)行糧食定量供給,根據(jù)不同工種發(fā)放糧票。機關干部每月定量二十九斤;野外普查每月定量四十二斤。在機關食堂吃飯,用糧票再兌換飯票,出外吃飯出錢還要出糧票。
測剖面,要先在圖上選好位置,編上號,當時用的是五萬分之一的航片。測剖面最少得五個人配合,一個人作分層記錄,描述每層的礦物巖石組成,層間整合關系:包裹“整合,不整合,斷層”,測量地層傾角,油氣顯示等;一個人根據(jù)記錄按比例作剖面;兩個卷尺丈量工;一個采樣工,負責採集巖石標本和熒光分析標本。
兩個月測了五條標準地層剖面。大家統(tǒng)一了地質分層標準,下一步就要分組進行地質填圖。
轉眼間到了十二月份,這在北方應該是該穿棉衣的時候了,但在南方氣溫高,很少人穿棉衣,特別是搞野外工作的。我就花了七塊錢買了一套絨衣,當時還沒有實行布票。填圖開始了,分隊技術負責和我一個組,意思是考察我的工作能力。讓我親自操作,他作檢查輔導。經(jīng)過一星期的實踐,檢查結果,看我在五萬分之一航片上定點精準,使用羅盤做三角交會、測巖層傾角十分熟練,點上對地層、巖石觀察仔細認真,描述記錄完整,而且還對沿線地層、巖石也做了記錄,考察結果,認為我能勝任獨立地質填圖工作,讓我?guī)ьI一個填圖組工作。
一區(qū)隊工作區(qū),稱為“信江凹陷石油地質普查區(qū)”,范圍從東到西沿信江包括上饒、鉛山、橫峰、弋陽、貴溪、鷹潭、余江、東鄉(xiāng)八個縣市。地質填圖不可能全面鋪開,要分片進行,從東到西。選的第一片是在上饒縣,工作區(qū)名勝頗多。南部有座名山,叫鵝湖山,想起唐代詩人王駕有詩《社日》一首,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工作區(qū)北部有茅家?guī)X皖南事變烈士陵園,上饒集中營遺址。
皖南事變發(fā)生后,針對蔣介石的背信棄義,屠殺革命同志,周恩來發(fā)表“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題詞。
填圖基地選在工作區(qū)中心,董團公社。離大隊部四五十里。填圖組共有五個人,包括探槽工、取樣工等。輔助人員乘火車前往,領導看我能吃苦熱情高,要我?guī)е狡Y料介紹信沿線邊做一條地質踏勘。剛參加工作毫無怨言得接受了。江南的青山綠水丹霞地貌石墻、石峰千奇百怪和我在陜北的黃土高原峁梁溝壑實習時大不一樣。江南水多山多植被多,為給下一步填圖打好基礎,一路爬山涉水,帔荊斬棘,邊觀察邊記錄,完成了第一條路線踏勘,安排好下一步填圖規(guī)劃。晚飯前到達目的地。第二天開始正式填圖。
作石油地質填圖,點上除作一般的觀察描述外,還要特別注意沿途水中是否有氣泡、油渾、瀝青等油氣顯示,比一般的填圖要慢。
地質填圖工作極為辛苦,在野外填土,走的不是路,是逢山翻山,逢水趟水。穿越稻田水溝,灌叢荊棘,難防血吸蟲感染,螞蟥、毒蟲叮咬,掛傷衣膚。一年四季忍受風吹雨打,嚴寒酷暑。
為了春節(jié)前完成任務,每天早出晚歸,一出去就是一天。中午就在老鄉(xiāng)家吃派飯,到晌不鄰村不挨店時,就吃自帶的冷菜冷飯,喝口涼水,繼續(xù)工作。有時路線長,當天不能回基地,晚上經(jīng)常和生產(chǎn)隊長在隊務室同榻打老蹬“幾個人一床被子兩頭睡”,早晚在小溪河溝中刷牙洗臉。我想五十年代全國的地勘隊員長年累月在野外生活都會是這樣。快到春節(jié)了,下起小雪,任務還沒完成,工作不敢停止,天寒地凍路滑堅持野外工作,一直到春節(jié)前一天才完成任務。
春節(jié)放三天假。我提前寫了封家信,說野外隊沒有探親假,過完春節(jié)還要上班,我不能回去,順便寄去一百元錢。說二老的舊棉衣不要再穿了,做幾件新棉衣防寒,以前從來沒吃過肉,再割兩斤肉,包白面餃子。南方不冷,我賣了件絨衣,就能過冬。吃的也很好,工作也很稱心,請二老放心。
過罷春節(jié),隊上組織職工政治學習,學習“馬列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學習一個階段后,隊上組織了考試。我得了滿分,排第一名,并在宣傳欄公布。平時我特別喜歡看書,特別愛看毛主席著作四卷中的《矛盾論》。看后對毛主席的唯物辯證法有了進一步認識,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對立的統(tǒng)一是永不變的真理。同時我又系統(tǒng)看了《形式邏輯》這本書。知道了事物的對立和統(tǒng)一,還要搞清每件事物的內(nèi)涵和外延。分清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分清事物之間內(nèi)涵、外延集合關系:是屬于交集、并集、子集或真子關系。這樣辦事才能做到嚴謹,規(guī)范,講話寫文章避免出現(xiàn)自相矛盾和片面性。
作為野外地質員,經(jīng)常要做野外記錄、寫報告總結、記筆記。寫好字是基本功。字寫好,也代表一人的人品。區(qū)隊技術負責人黎中仁同志,字寫得特別好,尤其是行書,字寫得緊湊、謹密、秀氣,每個字都挑不出毛病。平常我就照著他字模仿。勤快不負有心人。模仿了一段時間,我的行書也能拿得出了,受到別人的稱贊。
接著是反右傾運動。動員大家人人寫大字報,搞揭發(fā)有右傾思想對現(xiàn)實不滿的人和事,因為我來單位時間不長,又長期在野外,對單位的人不了解,沒有寫大字報和揭發(fā)材料,只看人家得寫。后來隊上規(guī)定這是一項政治任務,誰都得參加。當時為了趕形式,我也寫了一張大字報,意思是要求被批判的人要敢于承認錯誤,并用毛主席的一句話“有者改進,無者加勉”來勸勉。誰知受批判人在會上檢查時說:“所有人批判都不能接受,唯獨程元合同志的批判可以接受”,我的本意是隨便表一下態(tài),他這么說,使我真有點后怕,害怕說我同情右傾分子,再把我?guī)嫌覂A分子的帽子,使我后悔莫及。過一段時間沒事,才使我放下了心。有一個團支部書記為了表現(xiàn)自己,對一些事無限上綱,作為敵人來批,也有人看不慣這樣的作法。后來這個團支部書記,由于地質填圖造假,受到撤職處分。
一邊參加開批判會,一邊還要整理資料,最使我掛心的是通過幾個月的野外地質填圖工作,有好多原始成果資料需要整理。首先要把野外填的一張張航片的地質草圖,整到一張清圖上;再整理化驗成果,寫一個階段工作小結。緊張一個月,室內(nèi)整理終于結束。
開春以后即六零年春又轉到新區(qū)開展填圖工作。新區(qū)范圍包括橫峰、弋陽兩縣,基地設在大隊部。在江南野外工作到了夏季更為辛苦,特別是在紅色砂巖盆地中,地表高溫達四五十度,頂著烈日填圖,曬得皮膚脫一層皮,衣服濕透,汗流不止,農(nóng)民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地勘隊員是“定點日當午,汗滴手中圖,要知圖中點,點點皆辛苦”,防暑設備和農(nóng)民一樣只是一頂草帽。(注:地質填圖也稱為“,定點”)。年底野外工作結束,填圖組隨隊部搬到貴溪縣城。準備春節(jié)前后把一年的野外資料整理完畢。搬到貴溪縣城后,辦公住宿條件好一點,但取消了每月九元錢的野外津貼。六一年初國家糧食、副食品供應也開始緊張,布疋、針織品也都憑票購買。每人一年發(fā)一尺七寸布票,還不夠打補丁。工作服、登山鞋也停發(fā)了。提出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我跑野外時間最長,登山鞋早脫了幫、掉了底,到修鞋鋪訂了底,縫了幫;褲子膝蓋、上衣肩膀早已磨破,到縫紉店補好,為了到野外有洗換的又借了同學張作虎一件中山裝,算備齊了出野外的準備。
南方野外地質隊冬天不收隊,過罷春節(jié)就得出隊。國家經(jīng)過“大辦鋼鐵、大躍進”,國家虧空了,農(nóng)業(yè)遭災,老百姓也被掏空。跑野外有糧票也找不到飯吃。在農(nóng)村吃派飯,農(nóng)民真管不起。在一個地方吃派飯次數(shù)多了,看地質隊來,連生產(chǎn)隊長都躲起來。找不到飯吃,餓著肚子工作還得干。江南水溪多,野外工作淌溝過河是常事。一次橫渡信江,沒有渡船,同乘老鄉(xiāng)的打稻谷方木桶渡江,劃到江心,由于承載過重,打谷桶漏水逐漸下沉,我看形勢危險,立即跳水,一只手舉著圖紙,一只手扒水,游到對岸。衣服全濕透,但保著了圖紙不濕。老鄉(xiāng)水性更好,把他扣到木桶下,反轉身又把木桶拉到對岸。上岸后,首先問我灌水了沒有?我說沒有,并向我道歉,不該讓我乘打谷桶過江。這次幸虧我出生在黃河邊,會游水。要不然,可能會出大事。一次要我?guī)б粋€剛畢業(yè)的女實習生學習填圖。在野外要過一條小河,我打赤腳過了,她卻猶豫再三不敢趟水,沒法,搬了幾塊石頭引她過了河。通過實習,教會了她不少實踐知識,很感激我,以后知道她已是名花有主,就作一般同志誠懇幫助。她在團支部做宣傳干事時,動員我寫篇文章,我寫了一篇《紅色延安》的革命傳統(tǒng)報道,讓她登載到墻報上。平常我們之間無話不談,她還給我織了一件毛衣,我稱她“阿某”,他高興地答應了。以后她結婚,我送了一套“毛選四卷”。
經(jīng)過大面積的普查,終于在貴溪四里橋公社附近找到一個儲油鼻狀構造。向大隊報了喜。決定在該區(qū)進行詳查,加密觀察點,以作地層等曲線圖。住在四里橋公社,經(jīng)過一個多月艱苦工作,提交了石油隊成立以來唯一的詳查成果。
我已經(jīng)兩年沒回過家了,盡管是經(jīng)常往家里寫信。但家里最掛心的是,我已經(jīng)到了該成親的年齡,給我介紹了幾個對象,催我回家結婚。我都說現(xiàn)在沒條件結婚,推掉了。安慰他們說工作忙,晚一些時一定回去。他們還是不放心。沒通知我,父親乘火車行程一千多公里,轉幾次車來單位找我,我說現(xiàn)在工作忙,過一段時間再考慮。正好上級來隊上檢查,領導非讓我陪同去野外參觀,父親看到我工作這么忙,在單位只停留了兩天就返回。臨走看我褥子破了,又給我留下一床褥子。父親來了,不讓我多陪幾天,還讓我陪領導上野外檢查工作。以往都是不管是部里或局里來隊上視查,隊上主要技術負責不陪同到野外介紹,總讓我代理,真有點難言。也可能我做野外工作最多,只能屈從。
信江凹陷石油地質普查野外工作剛一結束,領導看我野外工作能吃苦,工作認真踏實,還沒有進行室內(nèi)整理,就讓我到鄱陽湖盆地搞石油地質普查。實際上該地區(qū)其他同志已經(jīng)作過。
作好出發(fā)前的準備。單航片就裝滿了一挎包。只給我配了一個輔助人員。第二天乘汽車到達樂平縣住在旅社。旅社為臨江吊腳樓,如入住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兩岸楊柳依依,環(huán)境優(yōu)美,可惜不能常住。第三天準備步行一路踏勘到鄱陽縣。一路上秋雨蒙蒙,根本無法展圖。一路打著雨傘,穿著膠鞋,沿著稻田小路,一路也未發(fā)現(xiàn)一處巖石露頭。快到湖區(qū)時,是一片湖邊灘涂。小雨始終未停,沿著泥濘的灘涂小路。泥深路滑,是一腳深,一腳淺。天黑才到達鄱陽縣城,在縣委招待所住下。第四天要做一些出野外的準備,怕出外找不到飯吃,要準備幾天的副食品,作為出外普查的干糧。當時。購買副食品也要憑票。拿介紹信到縣委辦公室每人批了三斤餅干和兩瓶黃豆罐頭。第五天開始出外踏勘,野外踏勘了四、五天全是第四紀近代沉積物,因為湖區(qū)范圍太大,沿東北方向向外圍擴展。直到景德鎮(zhèn)附近,才看到中生地層。在景德鎮(zhèn)休息了一天,參觀了瓷器博物館,琳瑯滿目的展品,價格嚇人。最后在普通商店買了一個茶杯,幾把湯勺作紀念品后乘汽車返回隊部。一直到六二年低,地質部石油局為集中力量成立大區(qū)普查隊,省石油隊撤銷,我又被調到其他隊工作。我在江西整整三年搞石油普查,這段經(jīng)歷使我終身難忘。
作者程元合2018年
現(xiàn)住滎陽市萬山路河南滎陽市河南省地礦局環(huán)境二院家屬院。
手機:15136197512
(編輯:作家網(wǎng))上一篇: 勤勞與收獲(報告文學)
下一篇: 大地情懷----記我的父親任右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