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的一天,石河子市國土資源局新城分局來了一位維吾爾族男青年,他叫瓦力斯.吐爾洪,年齡在38歲左右,是石河子鎮沙依巴克村的一位村民。他面容黝黑,神色憔悴,說要見新城分局副局長肖彥忠。肖彥忠迎上前去,一看這位男青年是自己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結識的親戚。肖彥忠連忙打招呼:“瓦力斯,最近好嗎?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忙嗎?”說著,便給瓦力斯讓座,給他遞了一杯開水。肖彥忠坐在瓦力斯的對面,聽他訴說。瓦力斯說:“現在我和妻子都沒有工作,膝下有兩個孩子,生活困難,想找份工作,貼補家用。請小忠想個辦法。”肖彥忠說:“瓦力斯,困難是暫時的,我想辦法幫你聯系個工作。你在家耐心等候消息,如果有結果,我立即打電話通知你。”瓦力斯說:“謝謝小忠,麻煩你了!我先走了。”肖彥忠說:“咱倆是親戚,我應該幫忙!”說著,肖彥忠起身將瓦力斯送出門外。
事后,肖彥忠每天處理完自己手頭的工作之后,開始忙于為瓦力斯聯系工作的事了。他托朋友四處打聽,又到5.8同城網上查詢招工信息。一天晚上,肖彥忠打開電腦意外看到嘗粒香羊肉抓飯的楊老板在5.8同城網發布招聘招一位少數民族廚師的信息,肖彥忠立即撥通了楊老板的手機,向楊老板介紹了瓦力斯的情況。說:“瓦力斯擅長做抓飯、燒烤和羊肉烤包子,曾在餐館干過,干活踏實,手藝也不錯,我曾吃過他做的抓飯,味道也不錯,希望老板能體諒他家目前的困難,試用他幾天。”楊老板當即答應,可以先試用,并約定時間與瓦力斯見個面。肖彥忠高興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瓦里斯。
有一天,瓦里斯應約與楊老板見了面。瓦里斯介紹了自己的情況,楊老板見瓦力斯一臉憨厚淳樸的樣子,立即增添了幾份信任,便答應了。“瓦力斯,明天你就到我餐館報到。”肖彥忠對老板說:“能否讓瓦力斯帶上老婆一同到你飯館打工,這樣你的餐館又多個人手,他夫妻倆好有個照應。”老板說:“也行!”第二天,瓦力斯夫妻倆就到這家飯館上班了。
10天過后,肖彥忠于當天中午2點左右來到了這家飯館,來了解瓦力斯的工作情況。這家飯館的生意很好,坐滿了就餐的客人。只見瓦力斯夫妻倆忙里忙外招呼客人,一會兒給客人遞上一串烤肉,一會兒給客人遞上一碗丸子湯。瓦力斯的2歲寶貝女兒古麗也在餐館里跑前跑后,舉手投足之間,水靈乖巧、活潑可愛,將客人們逗得十分開心。有的客人將孩子抱在懷里合影,有的客人給孩子遞上一串羊肉串。現場氣氛十分熱鬧。
趁瓦力斯空閑時間,肖彥忠問瓦力斯:“在這里工作滿意嗎?老板給的工資是多少?”瓦力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回答道:“非常滿意,老板每月給我夫妻倆開工資6000元,允許我帶孩子上班。早上10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有了這份工作,家里日子好過多了。感謝小忠幫忙!”肖彥忠聽罷,立即撥通了老板的電話:“謝謝你安置了瓦力斯一家,幫助他們家解決了實際困難,使他們有一份工作,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老板回答道:“瓦力斯夫妻倆干活很買勁,我非常滿意!” 瓦力斯為了表達對肖彥忠的謝意,執意要給肖彥忠做一面旌旗,被肖彥忠婉言謝絕了。肖彥忠抱起瓦力斯的女兒,說要與瓦力斯夫妻倆合影,一位客人拿起手機對著他們,只聽見“咔嚓”一聲,這溫馨的情景便定格在畫面中。
“小忠伸援手、救助瓦力斯”的故事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傳開了,群友們紛紛點贊。有詩曰“小忠熱心忙親戚,‘牛肉丸子’解困境,夫妻搭檔做餐飲,巴郎繞膝笑盈盈”,又曰:“巴郎巴郎好巴郎,抱在懷里喜洋洋,回眸一笑喊爸爸,小忠得子認兒郎”。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