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創造生命奇跡的寫書人

來源:作者:紅帆時間:2016-10-09熱度:0

司馬遷在大牢里蹲了三個春秋,寫了一部穿越古今的史書,創造了歷史的奇跡;蘇聯紅軍戰士保爾柯察金重病纏身,寫下一部影響世界幾代人的輝煌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創造了人間的奇跡;張杰沒蹲過大牢,沒當過紅軍,僅當過幾年人民解放軍,但在病榻上寫了十年的書,在被宣布死刑的情況下,撰寫出一部閃爍著紅山文化光芒的史前大書——《紅山女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這位用生命創造奇跡的人如何一步步走進《紅山女神》的?《紅山女神》背后到底又會埋藏著多少驚天地涕鬼神的故事呢?看——

在勤奮中囤積精神財富

張杰已步入古稀之年,出生于遼寧省新民市,曾是一名記者,擔任過《名流周刊》遼寧版常務副社長、主編;市作協、影協、音協、舞協副秘書長、理事;市記協理事;市職工業余文工團副團長兼總指揮;朝陽市一建黨委宣傳部部長,《建工報》社長兼總編輯。現任中國紅山文化國際研究會會長、中國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朝陽市殘疾人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時代風采人物》駐朝陽工作站站長、記者;雙塔區作協副主席、詩協副主席、沈陽紅山文化影視藝術中心董事長,獲得《中國世紀大采風》金獎作家、雙塔區優秀文藝家等稱號。

 

他先后發表新聞、消息、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攝影、學術論文等作品500萬字,其中《工地上的十三妹》《鳳還巢》《啞巴媳婦三聲笑》《泥瓦匠中的白馬王子》《工地上的太陽》《太陽月亮和星星》等作品分別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公安報》《建設報》《遼寧日報》《朝陽日報》《名流周刊》《東北民兵》《當代工人》《中華風》《鴨綠江》《北方周末》《遼西文學》《現代企業家》《作家天地》《燕都文藝》等多家黨報、黨刊、雜志上,并著有20萬字的報告文學專著《忠誠》、50萬字的《塞外天驕》、60萬字的《金蟾傳說》,以及未出版的《軒和傳奇》《決戰白堊紀》兩部新作。近年來,為弘揚朝陽的四大文化,他硬是拖著殘病之軀,走遍朝陽、赤峰等地,一路跋山涉水、嘔心瀝血撰寫出了120萬字的中國第一部史前章回體長篇小說《紅山女神》。

在病魔中奪取文化高地

那是1998年的早春,東行的列車轟隆隆地沖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像一匹脫韁的烈馬在京沈鐵路上追逐著東方的太陽。張杰坐在北京至丹東的列車里,心情好似車廂連接處發出的咣當、咣當聲音,一直難以平靜。動了大手術,又住了半年的醫院,單位一個蘿卜一個坑,能讓一個病簍子占著位嗎?自古以來,優勝劣汰、自然法則。所以,在生病住院的第七天頭上,就聽說單位已經有人上崗了,他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而,更加慶幸自己能夠死里逃生。火車上,他跟天南地北的旅客們交談得談笑風生。

那時的張杰馬上進入花甲之年,身邊的人眼看著老張像小鳥回巢般的歡樂,張杰的老伴卻偷偷地擦眼淚。張杰知道,作為賢內助的老伴肯定是為家境而愁,為自己而愁。那時候,他們的一對兒女都已經下崗失去工作,自己又從朝陽一建的宣傳部長變成了無業游民。老天給張杰一家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醫生已經告知老伴,老張的病很重,只能再活三到五年了。剛才還春風拂面,聽了老伴的話,張杰頓時覺得天昏地暗。突然間,車廂里肅靜了,周圍的人都盯著老張,老張望著窗外,一切都瞬間而過,人生真是一條變幻莫測的河流,今天你還停留在岸邊,明天不知漂流到哪個沙洲。

“三年五年眨眼就到,不能呆著等死,得找點事做,給家里掙點錢。”張杰理了理凌亂的思緒,可是干點啥呢?蹬神牛、推倒騎驢吧沒體力。做小買賣吧,沒本錢。愁得他焦頭爛額,六神無主,更倒霉的是他又患上了糖尿病。盛夏時節,他躺在病榻上謀劃著在有生之年,如何掙點錢幫家里一把。就算掙不到錢,也要對社會做點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也許是上天的恩賜,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界泰斗蘇秉琦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在朝陽舉行。同時,朝陽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以牛河梁紅山文化為主的四大文化。時代的號角為他送來了福音,如一桿啪啪炸響的大旗倏地豎立在朝陽文化高地。于是,他甩掉昨日的疲憊,鼓起一桿勁風瞄準了紅山文化,以“紅山女神”這位中華民族共祖為主題,開啟了五年調查、十年筆耕之旅。

在饑荒中尋求生命源泉

他拖著肢殘病體,在全家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偷偷地北上赤峰,西進凌源、建平,東到阜新、北鎮,南下錦州、葫蘆島,以及岫巖、北京、承德、沈陽等紅山文化遺存區域調查研究。采訪考古學家、專家,幾進民間收藏家王冬力的德輔博物館,細心研究出土的紅山器物。老伴見他患大病還東跑西顛,不僅把家里折騰得精光,還欠下了一屁股饑荒。一氣之下,斷了老張的財源。老張認為:紅山文化是來自生命沙漠的一泓清泉,饑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喪失與大自然抗爭的斗志,他發現了紅山文化如同哥倫布發現了一片新大陸一樣興奮不已,有時徹夜未眠,“有志者事竟成”20萬字的初稿終于在他堅忍不拔的毅力下應運而生。

5000年前,沒有文字、沒有歷史、沒有傳承,不能穿越,又無法完全從歷史出土的文物推斷出準確的史前文明那段精彩的人類生活,當今人怎能寫出史前的故事呢?許多人都向張杰提出了這個疑問。小說可以馳騁想象,盡量根據這些現存的碎片串成一段完整的故事。“籠天地之形內,挫萬物之筆端”想象的野馬在張杰生活的原野里自由馳騁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小說開篇,在古昆侖上住有兩支部落,一支是玉豬族部落,另一支是玉龍族部落,他們都是從北京周口店洞穴里走出的同根生,因天災人禍,食物缺乏,故而產生爭斗,最后弱者被迫逃出家園,可上哪落腳謀生呢?因當時人類崇拜太陽,視太陽為“神”,于是弱者便向太陽升起的地方遷徙,尋求人類幸福的家園。

初稿完成后,有的專家學者給張杰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說題材好,但字太少。聽人勸吃飽飯,張杰決定繼續筆耕。可老天又設一劫難,張杰又患上了要命的心血管堵塞,一夜之間,他健康的左臂變成了殘疾。因為他選擇了堅持,一直筆耕不輟。有時來了靈感竟拖著殘病之軀,發瘋地用一只手在病床上爬格子。出院后,又埋頭陋室,在不會電腦、不會打字的情況下,硬是寫出了50萬字的書稿。激動不已的他認為大功告成,四處求助,東拼西湊了四萬元錢,惡狠狠地一印就是2000冊。

這件事惹怒了老伴。不掙錢,還拉饑荒出書,盛怒之下揚言提出離婚。老張耍了小聰明,婚雖沒離成,但老伴與他分居了。老張暗自慶幸,好歹還算是有家的人。再掰指一算,三至五年的死期已經過了好幾年了,難道是醫生誤判了?不管它,只要活著就行。在這期間,又有學者看了50萬字的《紅山女神》,再一次提出很多意見,建議按四大名著的模式寫成章回體。于是,又開始向新的創作高地進攻。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就在創作的關鍵時期,張杰又患上了前列腺炎和紫癜腎炎,蛋白達到三個加號,醫生說四個加號就是尿毒癥。有人說,這是上蒼給他寫書之路上所設的九九八十一難。朋友去醫院看他,見他臥床不起,瘦得皮包骨頭。是要命,還是要書?張杰依然選了后者。于是,他喝了一年中藥,又寫出了80萬字的第三稿。終于在2014年5月,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史前文化的章回體小說。去年,再一次議稿,字數變成了120萬字,分上中下三卷,生動地再現了5500年前中國母系社會晚期人類歷史繁衍生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至今為止第一部塑造“紅山女神”藝術形象的鴻篇巨制。該書出版后,曾引起史學界、考古界、文學界、新聞界、政界等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臺灣省文物藝術收藏學會理事長洪錫銘為其撰寫序言。文學評論家、資深記者梁海暄撰寫評論,紅山文化專家孟兆凱、陶松林等多人為書題詞。這部書的創作過程,無疑就是張杰生與死比拼的過程。小說大膽探索,構思獨特,用豐富細膩的人物形象填補了考古研究與藝術研究的空白。

說到這,張杰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從第三稿到第四稿期間的這幾個月,他一直貓在家里寫書,朋友們多日見不著他,四處打聽,胡亂猜測。有的朋友說他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消息一經傳出,弄得滿城風雨。幾個月后,張杰突然出現在早市上,朋友們見了,都不敢上前搭話。一直躲在旁邊瞄著他,后來看張杰還挺正常,大家才湊上前來和他說話。那個消息才被不攻自破。

在朋友中找到創作支點

身患5種大病,歷時5年考察,10年筆耕,4次住院,2次手術,用一只手在紙上爬格子,400字一頁的稿紙寫了3000頁,油筆用了2000多支,手指也被磨出了厚厚的繭子。經80次易稿,從20萬字、50萬字,到80萬字,再到120萬字,經歷了四個階段,長篇小說《紅山女神》終于完成。評論家說,這是中國第一部描寫史前文化與先民生活的文學作品;中國第一部以長篇章回寫作方式塑造了光彩奪目的“紅山女神”的小說藝術創作;中國第一位突破傳統思維以文學和藝術形式填補了紅山文化的學術和考古研究的空白;中國第一次為牛河梁、赤峰兩地的紅山文化遺址申遺拓寬了宣傳的渠道。

這部120萬字的長篇小說《紅山女神》問世后洋洋灑灑,在中國文壇引起了轟動,大家都贊譽張杰是“文壇鐵人”。臺灣最有影響、最有知名度的收藏家、資深記者、書法家洪錫銘老人懷著海峽兩岸的深情和同胞的厚意,為小說《紅山女神》寫出了一篇情灑華夏、催人淚下的大序。媒體資深記者、文學評論家,也是張杰的老師梁海暄說,張杰不是專業作家,也不是考古和歷史工作者,病退前就是一個企業的宣傳部長,但他以嶄新的人生態度,傲視困難,如醉如癡、堅持不懈,用現代語言,生動地展現了遠古人們的生活和文化壯美畫卷,把距今5500年前至8000年的古國歷史和紅山人的生活圖景形象地呈現給廣大讀者。這是對紅山文化的藝術詮釋,這是對紅山文化的歷史探索!

對于原本只有初中文化,與死神賽跑的老人來說,能完成這部大作,簡直是不可思議。張杰說,沒有朋友的支持,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在前期考察、走訪調查期間,朝陽市第二醫院院長趙貴辛、尊翔汽貿董事長李賢仁、龍城區農業綜合開發扶貧局局長刁嶺君、龍城區政協主席韓梅、玉潤鴻乾的楊桂臣、紅旭集團的莊麗紅、建平國美剪紙的譚鳳華、林楓廣告的張樹林以及王文藝、陳福龍等都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寫作期間,梁海暄帶著老花鏡,凌晨4點多就起來給改密密麻麻的稿子,一改就是10多天。作家、詩人、民俗專家石書仁與詩人郭詠民精心撰寫了200多首詩。國畫家李樹本為小說創作了若干插圖。收藏家王冬力提供了大量的史前文物。好心人林敏幫助他電腦打字等等。

朋友們也形象地給張杰歸納為:一腔熱血,兩個空囊,三個好肢,四處奔忙。說他寫書有一片熱情,二個兜分文皆無,三個好肢,左臂殘疾,四處求人出書。他還與臺灣企業家同胞攜手并肩,宣傳“紅山文化”。目前,根據小說《紅山女神》改編的45集電視連續劇《紅山女神》已經引起了國內影視公司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小說的衍生品90分鐘的電影劇本、104集動漫劇本、167集評書已在朝陽、錦州等地,由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單田芳播序,他的弟子馬長輝播講。

在陽光下采摘累累碩果

在“紅山文化”這塊磁鐵的強大吸引下,張杰對生活的勁頭更足了。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又喜歡文學創作,通過幾年的接觸,他發現朝陽有上千名殘疾人文學愛好者。由于沒有老師、沒有課堂,想進文學圈、入文學門,一直是個夢想。于是,他想著為這些殘疾人文學愛好者做點事。2012年,他忙里偷閑,跑手續、找贊助,創辦了朝陽市殘疾人作家協會,為廣大殘疾人文學愛好者建了“家”。殘疾人作家協會是具有文化創作水平的殘疾人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沒有收入,沒有活動經費,想要組織活動,就得到處找贊助。張杰到處奔走,想方設法,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甚至不花錢,也要把事辦成。

因為身體和家庭等多方面原因,殘疾人想要走出家門并非易事。所以,他們對每一次外出采風都格外期待,想看外面的新鮮世界,尋求全新的創作靈感。而張杰每次組織活動,找到贊助單位后,還得找志愿者幫忙。這樣,在市殘聯的支持下,每次活動都是大部隊人馬,旅行社的大客都得兩臺。采摘是最近兩年興起的活動,前年,張杰組織殘疾人作家協會“鄉村文化采風”到黑牛營子鄉新東勝果蔬專業合作社,讓殘疾人進大棚親手摘柿子、摘黃瓜。去年滿足大伙的建議,組織殘疾人到葫蘆島看大海,有人激動地直抹眼淚。沒有張杰,或許他們一輩子都不能實現采摘、看海的愿望。

殘疾人作協成立四年來,定期組織殘疾人到基層采風,開辦文學培訓班等,豐富殘疾人的生活,提高殘疾人文學愛好者的創作水平。先后到劈山溝、千佛洞、槐樹洞等風景區進行自然風光采風,到朝陽縣黑牛營子鄉等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生活采風,建立劈山溝、千佛洞、東三家等殘疾人作家創作基地,策劃協助殘疾人文藝演出,包括朝陽首屆殘疾人春晚、到敬老院慰問演出等,組織會員為農村文化書屋捐書。又在市殘聯、文聯、作協的支持下,開辦殘疾人文學寫作培訓班,邀請周邊市知名作家,免費培訓殘疾人文學愛好者,講授鄉土文學、現代詩歌、劇本創作、民俗文學、詩詞寫作、都市文學、小說創作、新聞寫作等,之后為優秀學員找老師結對子做重點培養。目前已培養出50多名殘疾人作家,有多篇文章在各類刊物上發表。

有人說,張杰是返老還童了,越活越精神。其實,張杰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些好事善事,人生不留遺憾。我們衷心祝愿張杰的《紅山女神》早日搬上銀屏,拍成動漫,登上舞臺,也希望有愛心的企業家助他一臂,讓紅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增光添彩。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全彩口工番日本漫画|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青娱乐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黑人解禁濑亚美莉| 欧美丰满白嫩bbw激情| 柔佳呻吟乳峰喘息高耸入云|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xxxxx免费|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子沙发午休| 一本大道香一蕉久在线影院|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一根巨茎走天下小说| 欧美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黄在线观看www免费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波多野结衣在公众被强|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二厂| 西西人体44rtwww高清大但|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