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陳永富從部隊轉業到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泰山路派出所當了一名普通社區民警,他是享受著副師職待遇的軍官,沒等穿上警服、掛上警牌就穿著那身稍顯褪色的海軍藍軍便服上了崗位。
陳永富同志轉業選擇公安機關,就是因為看中人民警察能最直接地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在公安機關最基層的崗位上為廣大群眾多盡一份責任。十年來,他在平凡的社區民警崗位上,真誠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進入公安機關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就摸索總結出一套社區民警工作方法,成為他個人與群眾和諧相處的法寶,也成為青島市公安機關社區民警的基本工作規范。他把服務群眾作為贏得民心的切入點,把服務群眾作為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最大載體,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黨和政府恤民愛民的公仆職責,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愛戴和擁護。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不為名利,一心為公,兩袖清風,為社區居民辦事不但從不接受吃請和禮物。他把自己幾年來獲得的各種獎金全部交到居委會,建立了社區安全防范獎勵基金。他用自己的工資購買了大衣、手電筒、電池等物品,用于社區治安巡邏。他積極主動調解各類糾紛,使社區治安形勢明顯好轉,可防性案件實現了零發案。從社區的實際出發,組織開展了多個平安創建主題活動,使社區居民積極投身奧運安保活動中,認真實施“三落實、三確保”工作,為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陳永富的責任區共有常住人口970戶、2650人,暫住人口560人。他到任兩個多月時間,就做到了對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一口清”。他摸索總結出一套“八入戶”工作方法:防范宣傳入戶;征求意見入戶;排憂解難入戶;代辦戶口入戶;監管、幫教入戶;排查案件入戶;法律宣傳入戶;調處矛盾入戶。
在青島市公安局的等級化考核中,陳永富對考核人員挑出的居民名字和照片,熟悉掌握率為100%。
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
老陳從不失信于群眾,只要是答應了的事情,寧肯自己忙點累點,他都會認真去做。他的辦事效率極高,能當場辦理的堅決當場辦理,絕不讓群眾跑第二趟。“一快”、“二信譽”使他博得了“誠信民警”的美譽。他常說:“說一千件不如辦好一件,群眾尊重的不是你的職務和職業,而是你的人格。”
夜巡組石大爺的老伴患心臟病住院,老陳買來水果,去醫院探視,臨走時,又掏了300元錢給石大爺老伴,感動的石大爺不知說啥好。
過去辦農轉非找警察難,現在老陳主動找上門。在老陳的幫助下,林老太兒媳的戶口順利落下了,患癡呆憂郁癥的林老太一高興,病情竟然好轉了許多。
青海路88號的徐大爺精神不太正常,大冷天也在街上溜達,說是沒電了。老陳到他家一看,原來是電線老化短路了,十分危險;再一看,窗戶玻璃也沒一張完整的。他二話沒說,跑到五金店買回電線,安上燈管,又把破碎的窗玻璃一張張換好,室內頓時明亮了許多。徐大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伸著大拇指“啊啊”直叫。
今年大年初二,王玉花老太太和兒媳吵架了,還把手劃破了,她找到了老陳。老陳一邊耐心地安慰她,一邊找出創可貼替她包好傷口,臨走時,老陳攙扶著王老太,從二樓一直送到大門口。
老陳的事跡感動著社區每一位居民。這些年,社區的治安狀況好了,居民的安全感也增強了,老陳也贏得了社區群眾的信賴。
住大港緯四路2號的宋玉珍有個親戚叫魏茂成,魏的戶口在青島鑄造機械廠,其妻的戶口在山東省泰安市,家里還有二級肢體殘疾的女兒,生活非常困難。
小宋想將親戚的戶口遷到自己家,然后再辦理夫妻投靠。老陳得知后,主動登門辦理了手續,將魏的戶口遷到了宋玉珍家。但是魏給妻子申報夫妻投靠時,由于不符合戶口政策沒有被批準。老陳讓他把戶口材料拿回去,魏覺得反正批不了,拿回去也沒有用,把申報材料扔在老陳面前就走了。
半年后,戶口政策改革,老陳通知魏可以重新申請。魏說:“我的材料都扔了,怎么申報?”老陳笑著說:“你扔的材料我都給你保存著呢?!蔽捍糇×?,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撲通一聲給老陳跪下了。
老陳如此熟悉社區的人口情況,和他的敬業分不開。他曾經沒白沒黑地對照著戶口簿上的照片等資料逐戶逐人地熟悉;晚上記熟了,早晨再背一遍,“山不礙路,路自通山”。老陳硬是憑著對公安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反復登門入戶,對區內人口情況熟悉的程度達到了驚人的地步———見了照片知道人,見了人知道他的情況。2002年,派出所等級化考核時,市局戶政處來考核,考官隨意抽出了10張社區內居民的照片,老陳說的一個不差,考官又挑出10個人的名字,老陳還是對答如流??脊偕斐瞿粗副頁P道:“真好?!比ツ晟綎|省廳來檢查戶籍工作,老陳為分局捧回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與倔大爺成了好朋友
大港一路有個老余頭,是出名的倔脾氣。市里統一拆除違章防護網,老余頭家的窗戶網也在拆違之列。可他就是不拆,小組長送去通知,他說“我不識字,看不懂,”拒不簽字;再找他,干脆將居委干部拒之門外。
陳永富微微一笑,找上門問:“為什么不拆?”
“拆了安全沒保證?!薄翱梢栽侔矀€符合規定的?!薄澳昙o大了沒法弄。”“我給您老弄?!薄皼]錢。”“不要緊,我墊?!薄皼]人?!薄拔艺胰恕!薄皼]時間。”
“哪天都行,只要您老有空?!?/p>
“星期天你能來?”他眼珠一轉。
“一定來!”
周日,老陳一早去了他家。老余頭又提出理由:“我買了個舊護欄,又大又沉壓在廢品站的雜貨下面拖不出來。”
老陳說:“好辦。”舊護欄拖出來了,還給送到了他家,老余頭還是不想安。老陳就和他拉開了家常,大有不安好不走的意思,老余頭再也不好意思阻攔了。從這以后倔老頭把陳警官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2003年5月,老余頭家的鎖眼三天兩頭被人堵塞,氣得他守了好幾天,但沒抓著個人影,無奈之下,他找到了陳警官。
老陳了解了3天,情況就摸上來了。原來是外管區的一名小學生以前在老余頭家院里踢球,被余老太呵斥還挨了她一巴掌。為泄憤,他就每天晚上偷偷堵鎖眼。老陳找到孩子家長,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孩子一家要登門道歉,老余頭聽了后,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改了就好?!?/p>
“警察的職責是有限的,但為群眾服務的職責是無限的”。陳永富心里為群眾辦事沒有任何前提和條件,群眾對陳永富則是一百個放心。
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陳永富同志被廣大群眾譽為“百姓的好民警,群眾的貼心人”,成為新時期公安機關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楷模。他多次榮立一、二、三等功,先后被評為“青島市勞動模范”、“感動青島十佳人物”,2005年8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07年5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市北分局泰山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陳永富將公安工作滲透到群眾中,并總結了一些工作方法:
十法對人:打擊違法人、幫教重點人、監控視線人、規勸麻煩人、發揮特長人、利用特點人、常訪知名人、救助貧困人、關注孤寡人、尊重外來人;
八法入戶:防范宣傳入戶、征求意見入戶、排憂解難入戶、代辦戶口入戶、監管幫教入戶、排查案件入戶、法律幫助入戶、調處矛盾入戶;
八法鋪墊:信息鋪墊、信譽鋪墊、尊重鋪墊、語言鋪墊、輻射鋪墊、親情鋪墊、家訪鋪墊、智慧鋪墊;
六法滲透:情感滲透、心理滲透、意識滲透、行為滲透、法理滲透、理念滲透。
對工作的態度就是人生的態度。老陳說"什么事情只要認真去做,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到一年,勤于動腦的老陳就摸索總結出一套"八入戶"的工作方法:防范宣傳入戶;征求意見入戶;排憂解難入戶;代辦戶口入戶;監管、幫教入戶;排查案件入戶;法律宣傳入戶;調處矛盾入戶??茖W的工作方法使他迅速成為一名單位放心、自己順心、群眾稱心的好警察。
2003年,在對派出所進行等級化考核時,老陳對考核人員說:居民信息你隨便挑著問??脊匐S意抽出10張轄區內居民照片,老陳答的一項不差,考官又隨意挑出10個人的名字,老陳還是對答如流,熟悉掌握率為100%。從這起,老陳出了名,還代表市北分局和青島市局參加了全省公安系統的戶籍考核。2004年山東省公安廳來檢查全省人口信息糾錯情況,老陳為分局贏得了第一名。
2003年5月的一天,陳永富在轄區工作時,發現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大港一路10號門前徘徊,神色非常焦慮,便主動上前詢問。得知這位老人從西安來青島看望多年前的戰友,可是望著拆除舊房后新建的各色樓群,怎么也找不到"北"了。他對老陳一說要找的人叫李培真,老陳馬上應答,"有這個人,我領你去。"戰友相逢擁抱在一起,老人感慨地說:"沒想到青島的警官對社區居民這么熟悉,對人這么熱情,真是太了不起了。"
"放下架子才能掙來面子、主動工作才能輕松工作"。老陳把社區當作自己的家,社區居民就把老陳當作主心骨
從一名高級軍官到一名片警,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轉折,而在他看來所有的不同只是工作環境的變化,自己應該做好的是"適應",而不是"轉折"。就像是一幅風景畫,水天相連自然流暢,就像在建成的一段路上又接上了一座橋。如果說他的軍旅生涯是山,那他的警察人生就是水,路橋相連構成了他完美的人生,而且轉折之處平緩舒潤不見痕跡……。
陳永富本可以在部隊辦理退休的,但他總想為群眾再干點事,而他始終認為片警與群眾接觸最密切,為群眾服務最直接。所以,雖然他可以安排更好的崗位、更高的職位,但他卻把這當成他唯一的選擇。
愛心在社區開花
老陳把服務群眾作為贏得民心的切入口,更把服務群眾作為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在服務群眾中無限延伸著自己的職責,從點滴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行著黨和政府恤民愛民的公仆職責。
2002年7月13日,大港一路91號一位獨居老人突患急病,老陳和居委會聞訊后,打的、掛號、找醫生,立即將其就近送到市北區醫院搶救。因動手術需要家屬簽字,而老人又說不清楚親屬的住址,老陳在醫院和老人家往返了4次,多方打聽終于找到了病人唯一的親屬,又乘出租車趕到老人親屬單位火速把他送到了醫院,使老人及時地進行手術。當老人脫離危險后,望著陳永富離去的背影和那已被汗水濕透了的警服,病人的親屬流淚了,醫生護士也流淚了。
活潑伶俐的小女孩于彤彤是青島市普集路小學五年級2班的一名學生,她的媽媽患有嚴重的腦血管疾病,家庭生活特別困難。陳永富平時經常到小彤彤家走訪慰問,幫助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小彤彤親切地稱陳永富為"陳伯伯"。2005年3月的一天,陳永富在與小彤彤***交談中得知,孩子特別喜歡舞蹈,一直想上舞蹈班,可是家里又拿不起學費,孩子非常失望。老陳聽在耳里,記在心上,馬上與市北區少年宮取得聯系,在舞蹈班為彤彤報上了名,并自己拿出300元錢,交齊了一學期的學費。小彤彤興奮地逢人便說:"我可以學舞蹈了!是陳伯伯給我報的名!"
老陳的為人無論是群眾還是領導同事都再清楚不過了。轄區石大爺老伴患心臟病住院,老陳買來水果,帶著居委會干部去醫院探視慰問,臨走時,又掏出300元錢留給了病人。石大爺流著淚將錢退回到所里,說:"陳警官也是靠工資吃飯的人,這錢我說啥也不能要。"所長弄清原委后,他深知老陳的為人,代表老陳說:"這是老陳的一片心意,說什么你也要收下。"最后老石揣著那沉甸甸的300元錢流著淚走了。
這樣的救助有多少,筆者沒有統計,但從這慷慨的捐助中,我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個普通民警真實的內心世界。老陳的行動,感動著群眾,帶動著群眾。2005年3月中旬,錦州支路8號的失業人員石玉富突患食道癌住院,因家境困難無力支付巨額醫療費而只能簡單的打吊瓶作保守治療。陳永富便掏出1000元錢交給石玉富夫婦,石玉富夫婦感動萬分感動了社區干部。他們多方聯系,為石玉富辦理了大病保險,報銷了70%的醫藥費用。
盡職盡責、盡心盡力,陳永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無限信任。
2005年4月的一天,陳永富接到家住大港一路83號王秀珍大娘的女兒打來的電話,說她母親因患癌癥正在住院,有要緊事非見陳警官不可。老陳一聽便立即趕到了醫院,80多歲的王大娘一見陳永富,就要把一輩子積攢了3萬多元的積蓄交給他來保管。老人有兒有女,為啥要把錢交給他呢?原來,兒子反對王大娘拿出錢來給自己治病,把錢給女兒又怕兒子找麻煩,只有交給老陳,讓老陳來主持公道,才能消除這塊心病。了解了原委,老陳安慰大娘道:"大娘,這錢是以您的名字存的,您就有支配的權利,您就放心用好了,有什么問題盡管找我,您兒子的工作我來做。您就安心養病吧。"老陳的一席話,治好了大娘的心病,并多次找王大娘的兒子進行說服教育,一起難纏的家務事被他化解于無形。
陳永富憑著對黨的忠誠,對百姓的愛戴和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對名對利無所欲無所求,贏得了群眾的口碑。
當組織上一次次為他請功授獎的時候,被老陳一次次真誠地推辭。
當居委會和群眾為他"秘密"制作了一面錦旗,組織了鑼鼓隊,準備送到派出所時,被老陳趕緊制止。
他說:"如果圖名,我在部隊曾數十次被評為各類先進、提前晉過級。要是圖利,部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都遠遠好于地方。工作能得到咱們社區群眾的認可,就是對我最大的獎勵。"
后來,居委會的三位主任商量了一下,湊錢給他買了一件襯衣,看到老陳高興地將襯衣收下,他們高興的心還沒有安下來,老陳就給居委會送來一大堆水果和飲料,一算比襯衣的價錢多出兩倍。
陳永富就是這樣,坦然地放棄了安逸的生活,真實地承擔著平凡的職責,從一名受人尊敬的高級軍官到一名受群眾愛戴的社區民警,他在平凡與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上始終走得那么從容、那么堅定。
正是因為老陳一貫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還被授予“市北區十佳文明市民”、“青島市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優秀派出所公安民警”“青島市十佳優秀民警”等榮譽稱號。
上一篇: 冶金地質之光閃耀蒙古高原
下一篇: 金沙江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