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巖位于普定縣貓洞鄉可處村,老鷹巖山頂自2008年發生裂縫以來,雖先后治理多次,但是每年都會有石塊往下墜落現象。2015年4月11日上午9點時分,老鷹巖半山腰處又有石塊往下滑落,直接威脅過往車輛及行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且更為嚴重的是,如果老鷹巖瞬間垮塌下來,山下可處村425戶1425人的村莊將淹沒其中,后果叫人堪憂。
老鷹巖危巖隱患引起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注,經過論證,老鷹巖替伏的崩塌危巖體總體積約50萬立方,最后確定對群眾有直接威脅的危巖體突出部分進行削坡治理,設計挖掘土石方量約為21萬立方米。
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確定治理目標后,第一時間是轉移群眾。貓洞鄉黨委書記張濤坐鎮指揮,在相關部門的及時緊密配合下,很快便在遠離落石、地勢開闊的青菜坡安置點搭建起救災帳篷52頂,為一千多村民搭建了臨時的家。
2015年4月13日上午,安順市委書記周建琨來了。周建琨聽取老鷹巖崩塌隱患情況匯報后,到安置點查看群眾安置情況,親自走進帳篷向群眾噓寒問暖……在掌握老鷹巖隱患和群眾安置詳細情況后,主持召開現場會對防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強調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緊繃地質災害防治這根弦,采取有力措施,扎實做好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后,周建琨書記批示由市財政拿出300萬元,確保受老鷹巖危巖治威脅的群眾有家住。
2015年4月17日,普定縣委書記方東到老鷹巖現場指導工作。方東詳細檢查了活動板房搭建、老鷹巖監測監控記錄情況。他表示,將老鷹巖隱患治理納入議事日程,不折不扣地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活動板房建設,完善老鷹坡危巖清理施工圖設計。要一手抓避險,一手抓治理,盡早消除老鷹巖地災隱患,為可處村群眾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
2015年8月14日,貴州省委常委,副省長慕德貴親臨老鷹坡危巖治理現場視察。他要求,危巖治理是一項關乎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民生工程,治理單位貴州地礦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期間關于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抓好地災治理各項工作。并強調面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施工方111地質隊要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盡快排除險情,為村民營造安居樂業的環境。巡察期間表態省政府將拿出部分資金,保障老鷹巖危巖治理項目順利進行。
施工單位敢于擔當
老鷹巖崩塌屬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項目經費1400余萬元。防治措施采取削坡治理的方式進行,削坡時要求工作人員爆破精準有度,削坡同時不會使危巖體擴張變大,同時削坡卸荷量比較大,需要計算其下伏巖層的回彈是否會使周邊產生新的地質災害或者加劇周邊地質災害的發生。可以說這是一個高難度高規格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然而貴州省地礦局111地質大隊不畏困難,敢于擔當,憑著過硬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自中標簽訂合同后,于2015年7月22日進場施工作業。
在隱患治理過程中,111地質大隊除按照削坡方案有序推進工作外,緊緊牢記省領導的囑托,把確保一千多群眾生命財產責任記在心上,僅一年時間,基本完成設計方案規定的隱患清除任務。在365個日夜施工作業中,沒有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更難能可貴的是,老鷹巖危巖治理項目資金1400萬余元,從施工到結束,由于財政困難原因,僅到位800萬元,111地質大隊沒有因此停止施工,而是克服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在合同期內完成施工任務。
國土部門不辱使命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國土資源部門一項常規工作,除抓好日常工作外,一旦有災害發生,就肩負著臨災處置的責任,尤其是在隱患項目治理工作上,更要做好治理項目的監管督查,確保項目安全施工,按要求通過驗收。
自老鷹巖危巖隱患納入項目治理日程后,省、市、縣三級國土資源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對該項目傾注了一片心血。
2015年8月14日,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肖才忠隨副省長慕德貴到老鷹巖危巖清理項目現場檢查工作時,當了解到該項目需要一千多萬治理資金時,當即表態從省的地質災害治理專項資金中拿出600萬元,支持老鷹巖危巖治理。
安順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程華恩對老鷹巖危巖隱患納入治理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當他親臨現場看到老鷹巖危巖隱患的嚴峻形勢后,本著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及時向市委、市政府作專題匯報。市委、市政府經過實地核查,認為老鷹巖危巖潛藏的隱患威脅隨時有可能發生,就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匯報。最后省委、省政府批準同意把老鷹巖危巖納入隱患項目治理。
作為屬地管理職能部門的普定縣國土資源局,對老鷹巖危巖治理認真履行職責,多次到現場督促檢查,配合協調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逢年過節,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檢查、督查,確保老鷹巖危巖隱患項目治理順利施工,不發生安全事故。
避險群眾安全回家
從2015年7月以來,省、市、縣三級政府領導一切從人民群眾的美好愿望出發,千方百計匹配治理資金,于2016年7月28日消除了老鷹巖危巖隱患。一年來老鷹巖危巖實施爆破68次,共使用炸藥44.8噸,清除土石方20.66萬余方,治理標高從1503.26米下降至1408米。現在,老鷹巖山下的的一千多村民,已經搬進離開了一年時間的家。
(編輯:作家網)上一篇: 大山的呼喚(報告文學)
下一篇: 古靈精怪的小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