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要地下金山銀山,又要地上綠水青山”這既是吉林省地礦局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的自覺行動,也深刻體現了尊重自然、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貫穿著濃濃的民生情懷,飽含辯證智慧。他們在找礦過程中將尋求地下寶藏與守護綠水青山有機結合,在鉆探施工過程中堅持邊施工邊治理的原則,把生態環境保護當作最大的責任,不僅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大發展中“綠色發展”要求,也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綠色找礦、生態富民的路子,譜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地礦篇章。
保護綠水青山不是終極目的,不能守山望山無所作為,要讓美麗山水和科學發展的理念完美融合,使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是吉林省地礦局與白山市政府、臨江市政府主要領導間的共識。
2015年6月,吉林省地礦局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找礦突破戰略部署和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作出的“東部找寶”重要指示精神,在老嶺成礦帶白山臨江地區開展整合勘查,組織了18臺套鉆探設備,近500人的地質技術人員和鉆探技術工人,在臨江老三隊和八里溝礦區開展集中會戰。臨江市老三隊和八里溝礦區,位于素稱“長白山立體資源寶庫”之稱的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鴨綠江畔,國家原麝自然保護區和重點公益林區附近。鉆探施工區周圍既有山清水秀,風景旖旎的原始森林和赤壁林立、雄奇壯觀的旅游景地,也有天水一色,碧波蕩漾的的江河漁場,施工區內就是一座度假休閑溫泉旅游區。在部署會戰過程中,省地礦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明多次強調,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地質找礦突破,在找礦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態建設,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努力實現生態建設與地質找礦互促共贏,要通過綠色找礦,讓當地政府和群眾在感受到找礦成果帶來的經濟實惠時,體會到施工過后的綠水青山更加秀美。
為能與地方政府和住地百姓形成共識,李曉明局長親自帶隊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與住地百姓進行座談,在廣泛征求當地政府和百姓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了臨江市老三隊和八里溝礦區鉆探施工后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和治理后的效果圖。效果圖融入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元素,將恢復治理后的礦區與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為當地居民和外來游客提供一個理想的生態、宜居、旅游、休閑場所。恢復后的施工區,通過園林綠化,建設廊橋亭臺、健身階梯,設置碑文、展板、特色注記等,不僅成為一處休閑養生的理想去處,也將成為介紹老三隊金礦的發現過程、礦床的一般特征及相關的地質科學常識園林化、花園式的地質公園和臨江市重點旅游開發區。方案一經公布,便得到了當地政府的積極支持和住地百姓歡迎。
“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們的工作目標。”李曉明局長這樣說。省地礦局始終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一種責任和奉獻,因為他們知道,建設共同的美麗家園,還一片綠水青山是的歷史責任,地礦人責無旁貸!。
施工過程也是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過程。在施工中,省地礦局制定了《2015年省地礦局老嶺成礦帶整合勘查會戰現場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確定了項目法人是第一責任人責任制度。在會戰過程中,堅持以“經營和諧,打造精品”為理念,相繼制定出臺了施工現場及施工過程中的環境衛生、森林防火、植被保護等一整套與生態保護相關的規章制度,確保了施工區域環境保護等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同時教育和培養職工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養成從小處著眼,從培養日常習慣做起,保護好施工區域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在現場指揮部辦公區和職工生活區,做到了宿舍內床鋪整潔、窗明幾凈,文件資料和各類物品放置整齊有序;灶房、宿舍及臨時廁所衛生清潔,生活垃圾要規范存放、處理。會戰施工中,他們始終把環境恢復治理管理放在各項工作的突出位置。在現場指揮部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專門小組,不斷細化各項工作;在鉆探施工現場,設置了彩鋼板圍護欄,完善隔音措施,降低噪音,防止各種噪音對居民產生的影響;對鉆探排放出來的廢漿,經風干后進行無害化深埋處理;對鉆探施工中造成的林木、植被破壞和自然滑坡的山體,做臨時覆蓋性保護,待日后進行全面恢復性治理。
臨江大地,綠江碧水,白云藍天,山巒翠綠,金秋收獲收獲的季節,更是希望無限。省地礦局確立的“綠色找礦”戰略決策的實施,讓當地政府和居民都盡快享受到鉆探施工恢復治理后綠水青山帶來的福祉。在鉆探施工過程中,省地礦局會戰指揮部就著手制定了老三隊和八里溝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繪制了《臨江市花山鎮老三隊村地貌恢復效果圖》,并在醒目地點向周邊群眾公示。效果圖展現出的老三隊森林地質公園,植被茂密,遠觀透綠意,近觀綠更濃。山上樹木參天,石階錯落其間,亭閣別致設計,植物色香姿韻,雕塑雄壯挺拔,溝壑流水潺潺,別有一番“洞天煙雨”景色。綠色傳情,水聲寄意,將來居民和游客來到這里,就好似置身在一幅自然山水的畫卷中,會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既要有一個群體來維護,更要有當地局民的理解與支持。在八里溝-老三隊施工的地質群體,就像人間大愛海洋中的一朵朵最美浪花,接力傳遞著淳樸向善的優良傳統,讓當地居民倍感溫暖,使會戰現場的“最美”風景成了風尚。“八、一”建軍節,他們為當地退伍軍人送去了節日的慰問金,退伍軍人錯把他們當成武裝部領導;中秋佳節,為當地居民奉獻一場精彩的“老嶺之夜”慰問演出節目,開展的“奉獻日”、“免費為村民放映愛國教育影片”等活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當地居民對省地礦局這支勘查隊伍的印象。群眾的感情是樸素的,也是很容易感染的。感動著和被感動著,改變著和被改變著,影響著和被影響著,地礦人與當地居民間逐漸建立起了魚水之情,地質勘探工作也得到了村委會和當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就連最初堅決反對省地礦局在老三隊礦區開展會戰的花山村村支部書記崔煥生也深深的被地礦人的真誠所感動,在中秋、國慶雙節,將村里經營的花山村龍潤溫泉洗浴中心向“實施科學綠色勘探,造福臨江父老鄉親”的鉆探職工免費開放,這不僅洗去了鉆探職工身上的泥污,也凈化了鉆探職工與村民間的心靈隔垢,加深了相互間的友誼和親情。
“注重環境保護,實施綠色探礦,不僅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今后從事地質勘查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必需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這是李曉明局長在每次會議上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正是“綠色找礦”理念,破解了地質勘查工作對環境的影響和環境保護的“兩難”悖論,闡明了地質找礦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對生態環境保護大環境下如何開展地質勘查工作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經過實踐,“既要地下金山銀山,也要地上綠水青山”,在老嶺成礦帶臨江地區會戰中,釋放出了強大的正能量。在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中受益的老百姓由最初認為找礦破壞環境,堅決反對地質找礦隊伍進入,到與地礦人建立起了魚水關系,主動支持地質找礦的轉變,更體現出吉林省地礦局“綠色探礦”理念的巨大魅力。
“綠色探礦,為國為民。敬祝吉林整合勘查圓滿成功。”這是8月26日,中國科學院翟裕生院士,在考察吉林省地礦局老嶺成礦帶整合勘查會戰礦區后的欣然揮毫提詞。在白山勘查項目座談會及現場考察過程中,翟裕生院士深有感觸地說:地礦局的綠色找礦理念已經深入民心了,跟地礦局的領導個別交談的時候也是很受教育,就是要把金山銀山跟綠水青山比翼齊飛。另外地上資源地下資源攜手造福人民,我覺得這個思路這個理念,這個基本指導思想是很明確的,也貫徹中央的基本精神。中國工程院陳毓川院士說:吉林省地礦局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能自籌資金投入勘查是一種魄力,部署工作考慮環境問題很周到也是一種擔當,勘查與保護結合起來取得雙贏,這個部署很正確,到現場看了之后很感動。中科院常印佛院士為省地礦局題詞道:集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立足實踐深入研究,在已有重大貢獻基礎上鑄造新的輝煌。祝吉林省地礦局整合勘查取得新突破。吉林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彪也對地礦局在地質勘查工作中,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勘查施工管理全過程,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有機地統一起來的做法給予肯定,指出這種自覺推動綠色發展的做法,應大力提倡和推廣。
山還是那座山,人還是那些人,思路的轉變,讓地礦人不僅感受到工作環境的變化,更讓當地政府和居民享受到了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所帶來的成果。對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的淬煉,更是對謀事者的淬煉。綠,是江河大地的底色;金,是對生活富足的追求,不僅反映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也是責任擔當,更是對“綠色探礦”地質找礦新思路的自信。在“綠色探礦”實踐中,讓吉林地礦人看的更遠,也讓吉林地礦人在找礦過程中,在踐行“既要地下金山銀山,也要地上綠水青山”的路上越走越自信。
上一篇: 國土巡查員王兆坤的一天
下一篇: 在高原山谷放飛找礦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