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事”人王殿龍
來源:作者:邢云鵬時間:2014-06-24熱度:0次
這上怎么沒我的名字?
現年45歲王殿龍,是山西左云縣國土資源局的總工程師,許多人稱他為“老王”,但更多的人稱他“老忘”。
王殿龍在國土資源局分管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按說一個總工程師,在一個局里,也是個局領導,業務上的工作應該不是太忙,事情不應該經常忘記,但是王殿龍是那種工作起來連軸轉的人,習慣于一進入工作狀態,工作不完成絕不離開辦公室,加上礦管科的幾個人,對煤礦工作的不熟悉,經常大事小事都進來詢問,王殿龍又是那種你只要問,我就給你講明白的人,一個小問題,他甚至能與同事們討論3、4個小時,同事不明白,誰也不要走,結果將許多事忘記了。
2007年3月20日,左云縣一個與王殿龍要好的在鄉鎮工作的朋友子女結婚,王殿龍與妻子一同去祝賀,經過局門口時,王殿龍說去辦公室拿個東西,讓妻子先行一步。沒想到一進辦公室,礦管科的一個科員進來說工作上的一件事,兩個人談著就鋪開地圖,找開了資料,將與妻子一道參加朋友兒子婚禮的事情拋到了九霄云外。眼看公共汽車要走了,也不見王殿龍,妻子給他打手機,他的手機居然忘記拿,在妻子的手提包里響。結果,王殿龍不僅沒去參加朋友子女的婚禮,而且還遭到妻子的一頓數落:“你這個人咋忘心這么大呢?”
自己好忘事,但有的事是不能忘記的,王殿龍自有忘事人的辦法。國土資源局上百號人,每年紅白事情很多,這可不能忘記,王殿龍便每年年初給礦管科長提前“預支”點錢,單位職工的紅白大事,全部由礦管科長包干,年終自己在與礦管科長長退短補。幾年前,王殿龍的母親去世了,忙碌完以后,妻子拿著一份單位人進情的禮單,詢問王殿龍如何回復。王殿龍忘記自己是主人,卻翻來覆去地找自己的名字,沒找見就立即給礦管科長打電話:“這上怎么沒我的名字?”
父親進了養老院
王殿龍有兩個子女,大兒子王鵬在朔州市懷仁縣讀高中,離左云60多公里路,女兒王路在縣城讀初中。王殿龍的父親現年74歲。家中這一攤子事情也夠人頭疼的,王殿龍采取的辦法是:只要老婆沒事,一切事情就沒憂。但恰恰有一次,2006年,8月中秋節時候,王殿龍的工作正忙,后院也起來火,老婆病了。如何做到照顧老婆與工作兩不誤,王殿龍來了個絕的,讓老婆在自己辦公室里輸液,這樣實現了工作與家事兼顧。
王殿龍的家鄉在左云縣小京莊鄉東古城村,父親因從小在煤礦從事背煤的艱苦工作,年紀大了,逐漸手腳不太麻利,走路都需要人攙扶。母親去世后,照料父親的工作就成為了王殿龍最頭疼的事情之一。王殿龍一個姐姐、三個妹妹,卻一個比一個忙。剛開始,姐妹五個商量照顧父親,一人一個月,但沒輪過兩輪,就輪不下去了。沒辦法,王殿龍只好請了個保姆,但保姆侍候父親,父親不愛說話,保姆年輕,與父親難以有共同的語言,沒有了溝通,不僅父親的話越來越少,而且保姆也走馬換燈了好幾個。
父親要伺候,但自己又分不開身,王殿龍想了一個讓父親去養老院的念頭。養老院里一群與父親年紀相仿的老人,有說有笑的,能與父親有共同的語言,逢年過節將父親接回家,自己工作忙碌時,讓父親去養老院,有人照料。但此事剛與妻子商量,就遭到妻子的激烈反對。但爭吵的結果是得到了妻子的默許,沒人照料父親是現實,一個月自己能在鄉下呆7天就不錯了。
讓父親去養老院,面對的不僅僅是社會上人們的風言風雨,更主要的是養老院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一個月花費近千元,費用也不菲。王殿龍的父親更心疼的是每月近一千元的花費。為了讓父親去養老院,王殿龍對父親說,自己的一個朋友將養老院的花費給降了一半,而且還能讓父親免費去熟悉一個月的那里的生活。父親到養老院“實習”了一個月,呵,挺不錯的。不管別人如何風言風雨,自己工作時可以廢寢忘食,不再掛念父親,父親在養老院也生活得有滋有味。就這樣,王殿龍將父親送進了養老院。
虛懷若谷與不容商量
王殿龍22歲時參加工作,23年來一直與煤炭打交道,是一個煤炭通,無論是井下巷道規劃,還是煤礦的通風,防水、防火、防瓦斯“一通三防”,他在全縣都是權威專家。但這個專家卻有點怪,有時他謙虛得象個小學生,虛懷若谷;有時卻紅著脖子,不容商量,不管對方是誰,非得讓對方采取自己的意見。
1995年12月,左云縣有個年產6萬噸左右的小煤礦,即將建成投產。王殿龍被作為專家請去對該礦的巷道布局、安全設施進行論證,同時為該礦的礦工門講解井下安全生產知識。王殿龍鋪開該礦的設計圖紙,發現了幾處不合理的地方,立即開始闡述自己的看法。沒想到該礦一個從江蘇徐州來打工的小伙子對王殿龍提出的觀點當場表示異議。作為礦方請去的專家,一般人是會堅持自己的意見的,沒想到王殿龍在認真聽了小伙子的講解后,立即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小伙子的建議比自己的更科學,立即將小伙子推上了主角,自己當起了配角。事后,王殿龍還幾次到該礦找到這個小伙子,與他一起探討煤礦方面的知識。
在左云縣工作二十多年來,王殿龍這名煤礦專家有多少次忘記自己是專家,不恥下問的事人們已經多得記不清了。不過,2002年9月發生的一件事卻是令許多人記憶猶新。那時,左云縣國土資源局剛剛組建,在由縣政府牽頭、安監、國土資源等部門組織的對全縣煤礦的一次例行檢查中,一個年產15萬噸的煤礦一個巷道越界開采,大約就是10米左右。礦方自知自己違法,給每個檢查的人準備了“紅包”,妄圖用錢擺平這事。在簽字時,牽頭的縣政府負責人這樣講,問題也不是太大,礦方立即整改,打起永久封閉,在不越界開采就行了,并在檢查單上簽了字。沒想到王殿龍立即表示異議,認為這個字不能簽,要該礦立即停產整頓、接受進一步的調查處理。當時,許多部門的人勸王殿龍,睜只眼閉只眼,何必與縣政府的人過不去,咱們是在人家的領導下啊。但王殿龍就是不買這個賬,原則的事來不得半點含糊。就這樣,該礦被停產整頓。
事后,許多人擔心王殿龍受到打擊報復,善意提醒王殿龍注意一些。呵,沒想到,王殿龍三天兩頭跑在該礦,幫助該礦進行了許多技術改造。該礦礦長不解地問他,他回答:關礦的事他早忘了,關鍵是該礦的一些不合理的巷道布局,讓他難以入睡。
該礦礦長幾年后提起此時還講:這個“老忘”居然忘不掉的是我的巷道布局,交王殿龍這樣的朋友值!
寫于2007年10月10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