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數字(3)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3-12-18熱度:0次
第三章 10與200“兄弟情”
10萬元的大禮包,既是親戚又是從小耍到大的朋友悄悄送來,是收還是拒?以親兄弟設陷阱,是放還是罰?罰款10萬元,還要損失200多萬元,兄弟之間紅了臉,還要跟他動手……
一
龔洪潮出身于干部家庭,參加工作的頭一天,父親就曾告誡他:“做人要行得正、站得直,做事要認真負責、有始有終。”參加工作后,他一直銘記父親的教導,無論在什么崗位,都倍加珍惜組織的培養,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恪盡職守,傾情奉獻。
國土資源部門是公認的高危部門,責任風險極大。“打鐵先要本身硬”。為打造一支作風過硬、公道正派、務實廉潔、群眾滿意的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隊伍,龔洪潮把隊伍建設的著力點放在提升執法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和能力水平上,結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把“治庸提能、治懶提效、治散提神、治軟提勁”作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按規章理事。
為官最難是清廉。從事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以來,龔洪潮始終嚴格遵守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公正辦事,清白做人。
二
2009年9月,羅田縣正值開展非法采礦集中整治專項行動,鳳山鎮匡某在匡河鎮石橋鋪村辦了個自采自選礦場。為躲避整治和處罰,一天晚上,匡某邀約龔洪潮的一位遠房親戚張杏平,在一家裝飾典雅的酒店喝酒。
酒過三巡,匡某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10萬元的大紅包說:“請你表哥給我網開一面,一是不要處罰我,二是讓我干到年底。只要這事辦成了,其他的事兒都好說。”見匡某如此爽快,張杏平答應了下來。
張杏平是個經常往來于上海至羅田之間的生意人,平時與匡某的關系比較好,也有生意上的往來。張杏平與龔洪潮還是表親,又是從小玩到大的鐵哥們。張杏平想,在當今社會,都比較看重經濟利益,這么大的好處,這么大的誘惑,他相信表哥一定不會不給他面子。
那天晚上,天下著雨。雨不大,卻又細又密又柔軟,在霓虹燈照亮的街道上,形成一層薄薄的雨霧。給人一種神秘而又茫然的感覺,也許是因為雨夜,整條街顯得涼幽幽的,往日熱鬧紛雜的店鋪此刻也冷清了許多。
晚上20時,張杏平從酒店出來,徑直來到了龔洪潮的家里。
當時,龔洪潮下鄉執法巡查還沒有回家,張杏平就在客廳的沙發上坐下,一邊抽煙看電視,一邊靜靜地等待表哥回家。
21時,龔洪潮回到了家里。表兄弟倆一邊喝茶抽煙,一邊閑聊著從小到大的友情。聊了10多分鐘,張杏平就把大紅包從隨身攜帶的黑皮包里拿了出來,放在茶幾上。
“這是啥東西?”表哥見表弟這樣,疑惑地問。
“表哥,這是鳳山鎮匡某的一點意思,他想對你表示表示,請你手下留情,讓他的鐵砂生意再做一段時間,你看,這么大一個紅包,比你一年工資多多了。只要你讓他搞到年底,他還會給你更大的好處費……。”張杏平解釋說。
沒等張杏平說完,龔洪潮立馬站起來,在客廳里走動著,氣得瞪大著眼睛吼起來:“表弟,你想害死我呀!你低估了我的人格。我是一名黨員,又是國家干部,我當執法局長,就是因為組織上信任我。你這樣做,并不是關照我,而是要毀掉我的名譽,是要讓我坐大牢,你怎么這么糊涂啊,請你拿走!快拿走!”
張杏平感覺難堪極了,拿起紅包匆匆離去。當時,他在心里埋怨道:“龔洪潮呀,你真是不食人間煙火,二桿子,二百五!我想收還沒有人給我呢!”當天晚上23時,張杏平又找到匡某將10萬元大紅包還了回去。
事過一年后,張杏平想開了,他說:“多虧了表哥這樣的共產黨員、國家干部,在重金面前不為所動,敢于嚴格執法。我佩服他,也更加尊重他!”
自擔任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局長以來,經龔洪潮親手或委托他人退回和上繳的禮金、有價證券及禮品折款達50多萬元。
三
對一般的違法行為人,龔洪潮敢抓敢管,對涉及自己親屬的違法行為,他同樣毫不手軟。
用羅田縣國土資源局黨總支書記、局長朱賢林的話說:“龔洪潮是一個敢碰硬、不信邪、不徇私情的優秀共產黨員,合格的國土資源干部。有他出面,一切邪惡都能震得住!”
2009年,匡河鎮政府干部王某想通過招商引資創辦工業園區,從外地引進了幾個較大的項目,但苦于用地手續難辦,無法讓項目進駐匡河鎮。王某心想,要想過用地這一關,就得先過龔洪潮的關。為過這一關,王某想到了龔洪潮的小弟龔光鋒。
龔光鋒是搞長石加工的,由于加工廠在縣城,而長石原料在匡河鎮境內,其間相距46公里,往返運送,成本大,利潤低,極不劃算。王某聽說龔光鋒有到匡河鎮發展的意向,便主動找到龔光鋒,邀請他到匡河鎮興辦企業,并承諾:“除了用地那一關你哥把持著,我們沒有辦法,其他一切手續由我負責幫你辦理。”龔光鋒知道哥哥的秉性,若當時就對哥哥說,他一定不會答應,不如悄悄地先把廠子辦起來,哥哥就是后來知道了,作為親兄弟也不會特別為難他。于是,龔光鋒答應王某到匡河鎮工業園區雙界嶺村興建長石加工廠。
2010年7月,衛片執法檢查圖斑資料到了羅田縣。
7月的一天,龔洪潮對照違法用地圖斑帶領局執法人員來到匡河鎮核查,發現一處違法用地圖斑竟是他弟弟龔光鋒建的長石加工廠。他這才知道他弟弟在匡河鎮建了加工廠,違法占地達19畝。
龔洪潮立刻明白,這是王某故意在他弟弟龔光鋒身上布下的“投石問路”陷阱。如果放過了龔光鋒,緊跟著匡河鎮引進的其他幾個大的項目就會蜂擁而上,違法占地面積在短時間內就會上升到幾百畝甚至上千畝。
在情與法、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龔洪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維護法律尊嚴和維護國家利益。當天,他就對弟弟的加工廠下達了《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和《整改通知書》。
事情發生后,王某堅決不同意,一方面到縣委縣政府找分管招商引資的有關領導到國土資源局討說法,一方面又做龔光鋒的工作,說:“別聽你哥的,現在全國這樣的事情多了,發展是第一要務,他阻擋不了。”
龔光鋒更是堅決不答應,直接跟哥哥痛哭流涕地說:“虧你還是我親哥呢,我辦個廠容易嗎?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這是幾百萬元的損失呀!你不好意思放過我,我不找你,我找你的上司,我找你的辦案人員,求他們放過我。我相信,你的上司會放過我,你的下屬會放過我。”
龔洪潮聽罷此言氣得眼睛直沖血,拍著桌子朝弟弟吼道:“你還知道我是你的親哥呀?你是糊涂蛋!事先為啥不對我說,我要知道還會讓你干這傻事兒?別人掘墓讓你哥鉆,你也跟著屁顛屁顛刨土呀!不行,你找誰都不行!你必須接受處罰,并自覺拆除違法建筑!”
兄弟二人在辦公室里情緒非常激動,幾乎要動起手來。
面對這起自家兄弟違法用地案件的查處工作,龔洪潮頭疼極了。他知道,家人、當地政府、局領導都在觀望著他,看他如何處理親兄弟的違法用地案件。他頂住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迅速召集辦案人員開會統一思想,然后告訴大家:“這個案件我回避,大家如果信得過我龔洪潮,就依法依規去辦,該罰的罰,該拆的拆,家人的工作我來做。”
龔洪潮給弟弟說不通,就找父親出來幫忙說服弟弟,又讓妻子找到弟妹講清其中的利害關系。
最后,他的弟弟因違法用地被罰款10萬元,投資200多萬元新建的加工廠被全部拆除,并按相關規定在規定時間內對占用的土地進行了復耕復綠。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