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層寫春秋(中)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3-07-03熱度:0次
“克服困難,千方百計完成工作任務是
我們的工作責任;一心為商戶著想,達
到商戶滿意是我們的終極服務宗旨。”
2010年的7月24日,農歷六月十三日,對欒川人來說是一個黑色的星期六。這一天,欒川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左新偉也經歷了一場人生大劫難。
雨,是從22日開始下起的。天上的云也并不集中,并不怎么厚,時而還能看到一些藍藍的天空。因此,雨,也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一會兒雨水大些 ,一會兒雨水小些。周圍綠萌萌的山,綠瑩瑩的樹,白花花的河流,白墻紅瓦的村莊,都清晰可見。清晰的可以看到山坡上飄動的玉帶一樣的白云,樹叢里、河流上、村莊間輕盈流動的霧靄。人們也像往常一樣,打著雨傘,戴著草帽,披著雨衣,倆人一堆,仨人一群,在山路上,漫不經心的,若無其事的,說說笑笑的,漫步著。左新偉他們也和往年的暴雨季節一樣,正常的下鄉,正常的送貨。
直到24日,天上的云視乎全部匯聚了起來,厚厚的,灰蒙蒙的,再也看不到藍色的天。雨,也開始大下下,小下下,沒有了歇下來的意思。但人們仍沒有感覺到什么,正常的出行,正常的辦事。因為,事后問起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們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兒。
這個季節,正是旅游旺季,左新偉管轄的推銷卷煙的旅游景區重渡溝,旅游人更是火爆,日接待游客在10萬人左右。重渡溝旅游景區的15家商戶和沿途的3家商戶,昨天就不斷地打電話,今天,他還沒有起床就又有電話不斷地催要卷煙。加上其他商戶催要卷煙,他的電話幾乎要被打爆了。這在他看來,也很正常,在往年的這個時候,他每天接到的用戶電話也是在上百個以上。因此,他與年輕的送貨員張亞楠和駕駛員付新華,也像應對其他年份的暴雨季節送貨一樣,早早的吃過早飯,正常冒雨上路向重渡溝進發了。
雨下到中午3點時分,不再是小下,而是不斷線的大下。在雷鳴電閃中,雨線被狂風攪動著,像成千上萬條白蛇在空中游動,在天地間形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房檐上的雨水,不再是雨線,而是指頭粗的雨柱,“咚咚”地砸向地面,飛濺起無數個大小不一的晶瑩水珠四散開來。然后,在地面上形成渾濁的溪流,匆匆地漫流而去。村莊里,路道上,再也看不到一個游人的影子,不知什么時候他們已經驚慌地躲了起來,或趴在窗臺上,或站在屋檐下,或探頭探腦在農家賓館的屋門口,吃驚地四處張望著,議論著。
商店已經關門,他們的送貨車上還有近4件卷煙留在車上。左新偉也感覺到了情況的不妙,但他并不知道后來的情況多么危險。他要駕駛員付新華駕駛著送貨車開始返回。
當車沿著縣級公路盧潭路開到柏枝崖村路段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鐘。這時,雨下得更大了。雨水“潑潑”地傾注在車窗玻璃上,形成象棋子厚的雨水層。車窗上的兩條雨刷桿,艱難地左右刷動著,好像早已經力不從心。向前滾動的車輪,在路道上巴掌厚的水面上飛馳著,形成一條長長的深深的雨水槽。路道東邊是寬闊的伊河,漲滿河槽油污般渾濁的河水洶涌澎湃,“轟隆、轟隆”地拍打著河岸,夾雜著被上游帶來的綠的樹木、花的衣物、黑的死豬、黃的箱柜、白的塑膜等各類物器,在巨浪間翻騰著,旋轉著,漂浮著,驚慌失措地向下游急匆匆漂搖而去。緊靠路道西邊本是綠色的山巒,如今已經在風雨中變成白色起伏的山巒,坡面上、斷崖間,溝槽里,形成大大小小的渾濁飛流雨溪,夾雜著泥石流不斷地涌向路面。車窗外,風聲雨聲洪水聲響徹不斷。
他們在車上,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看到這一切,聽著這一切,誰都不愿再多說一句話。好像一張嘴,掛在嗓子眼的心,就會跳出來一樣。左新偉、張亞楠透過模糊不清的車窗,瞪大眼睛仔細地觀察著周圍的變化。付新華緊縮著眉頭全身心地駕駛著送貨車,把握著方向盤,向北邊的潭頭街飛速前進。
突然,從西邊柏枝崖溝道里狂涌出一排五尺多高三丈多寬的洪峰,夾著泥石流向他們的卷煙送貨車餓虎般撲來。左新偉立即發出警告:“新華,洪峰,快倒車!”說時遲那時快,付新華機敏地剎住車,掛上倒檔將車向后迅速倒退。車剛倒退到安全地帶停下來不到5秒鐘,洪峰像離弦的箭一樣“呼”地一聲呼嘯而過。剎那間,洪峰就沖過了道路,撲進了道路以東的伊河之中,與伊河洪水交匯在一起,形成丈高的浪峰旋窩,而后向北邊下游澎湃轟鳴而去。洪峰形成的氣浪,把送貨車連同車上的他們掀動的搖擺了一下才穩定下來。他們三個人的臉上都“唰”地變得蒼白。張亞楠被嚇得尖叫一聲,雙手抱著頭,趴在車座上嚎啕大哭起來。
左新偉張大著眼睛鎮定地安慰亞楠道:“別怕,洪峰已經過去了,沒危險了。”
付新華被驚得有些口吃,安慰亞楠道:“別,別,別怕。沒,沒事了。”
車停的地方,北邊潭頭街方向的路道上,從柏枝崖溝道里涌出的洪流,完全把路道給彌漫住了,路道上足有三尺厚的水層,根本看不出哪是路道哪是水溝。南邊重渡溝方向的路道上,就在柏枝崖溝道里涌出洪峰的時候,西邊的斷崖上傾瀉下足有1500立方米的泥石流,轉瞬間堵塞了路道。他們被夾在中間,前行不得,后退不得,完全被困住了。
送貨車雖然躲過了洪峰,但洪峰帶來的洪水還是涌進了車廂。轉眼間,車箱里的腳踏板上出現一層一腳深的積水,放在腳踏板上的卷煙箱子完全處于危急狀態。為了不使卷煙被洪水雨水浸濕,坐在車座位上的左新偉立刻抱起兩箱卷煙,又叫送貨員張亞楠、駕駛員付新華各抱起一箱卷煙。接著,他又要付新華迅速拿起放在車座位上的皮包,那里面是他們送貨收取的28000余元現金和票據等。
左新偉一手攬住懷里的放在膝蓋上的兩箱卷煙,一手連忙掏出自己的移動手機與縣局聯系。手機沒有信號,再打,仍沒有信號。又用付新華的移動手機打,仍是信號不通。再用張亞楠的聯通手機打,剛有一點信號,手機沒電了。
此刻,已經是傍晚7點35分。雨,仍在漂泊地下著。夜幕漸漸地降落下來。左新偉要付新華把車發動著,把張亞楠的手機在車上立刻充電。充到傍晚8點10分左右,連忙又與縣局聯系,可剛和縣局領導說了兩三句話,張亞楠的手機又沒有話費了。
欒川縣煙草專賣局領導得知了左新偉他們送貨受阻柏枝崖路段的消息后,立即派出救援隊,冒著漂泊大雨從縣城出發,沿著大青溝路線前去救援。
左新偉他們一上午都在忙著加緊送貨,中午又錯過了吃飯的時間,如今又被困在半道上的送貨車中。雨仍在不住點地下著,透心涼的風又在呼呼地刮著,接下來還會有什么樣的危險發生,誰也難以預料。
此時此地,饑餓、寒冷、疲憊、驚恐,緊緊地環繞著他們。
張亞楠,只是個22歲的小姑娘,從小父母像個寶一樣地寵著,她哪里經受過這樣的場面,早已經被嚇得神經癡癡的:“新偉哥,我想回家,我想我爸爸媽媽啦。”
付新華,30歲,已經成家,身邊有個5歲的可愛的兒子,正在幼兒園里上中班。早晨出門的時候,愛妻還從縣城給他打了個電話,他告訴愛妻忙完這段時間就回家。雖然他現在表現的非常冷靜,可那冷靜得面色格外深沉,格外可怕。能夠看出,他的思緒非常紊亂,心情極度復雜:“唉——,沒想到,沒想到……”
左新偉雖然心里也非常復雜,但他作為他們的領頭人,他們險時險地的大哥哥,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他竭力表現出鎮靜、沉著、若無其事的神態。始終要讓兩個年輕人感到,只要有他在,再大的危險也不可怕。他知道,這一夜由于暴雨山洪作祟,泥石流中斷交通,救援隊很難及時趕到;他知道,這一夜惡劣的自然環境隨時都可能再次危及國家的財產遭受損失,那是一輛價值10萬元的送貨車,那是幾箱價值1萬余元的卷煙,那是28000余元的卷煙貨款現金和票據等;他知道,這一夜豺狼虎豹一樣的惡劣環境隨時都可能吞噬他們的生命,那是三條年輕的生命呀,就連他自己也不過才剛剛過了38歲生日。他在想,如果真有此難,只要能夠保住國家的財產不受損失,只要能夠保住亞楠、新華人身安全,哪怕就是犧牲他自己也在所不惜。
為了能使兩個年輕人振作精神,消除恐懼心理,大家一起戰勝洪魔,共同度過這可怕的一夜。在風聲雨聲洪水聲中,左新偉一會兒給他們講可笑的故事,一會兒給他們說幽默的笑話,還調動他們和他一起唱《團結就是力量》、《外婆的澎湖灣》、《粉紅色的回憶》等歌曲。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氣氛的改變,亞楠和新華的恐懼心理漸漸被消除,他們反而感到了疲憊、饑餓和寒冷。
此時,已經是凌晨3點多鐘。雨,終于停了下來。風,也視乎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只有山坡上的因雨水而形成的溪流聲,伊河里的洪水聲,仍在不斷地轟鳴著。
他們把卷煙放到車座位上,打開車門,跳到路面上。路面上的雨水仍有一車輪子那么深。
不知是什么時候,天開始放晴了。藍藍的天空飄動著幾片白云,將要滿月的月亮揮灑著嬌柔的光線,稀稀拉拉的星星也眨巴著俏皮的眼睛,好像一切危險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他們站在膝蓋深的雨水路面上伸伸臂,彎彎腰,扭動扭動脖子,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但由于雨后的氣流還很寒冷,就又上了車。為了不讓卷煙被腳踏板上的雨水侵蝕,他們仍然堅持著把卷煙箱子抱在懷里。累了,把卷煙箱子或放在方向盤上,或放在座位上自己半蹲在腳踏板上,稍作休息。
縣局救援隊,連夜到了大青溝路段,因道路被泥石流中斷,只好原路返回。救援隊又連夜從舊縣,繞道潭頭,進入盧潭路的柏枝崖路段。
救援隊一路磕磕絆絆,走走停停,一夜未眠,幾乎是徒步行程200余公里,直到25日早上8點鐘,每個人都像泥人一樣,疲憊不堪地趕到了柏枝崖路段。
左新偉、張亞楠、付新華看到救援隊的人來了,眼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他們跳下車,趟著路面上的積水,跑過去擁抱住救援隊的同志們聲淚俱下地大哭起來。救援隊的同志也被感動地哭了。就連帶隊的縣局領導,看見他們和國家財產安然無恙,心中高懸的石頭“噗嚓”落地,臉上也掛滿了淚珠。
救援隊的同志們齊心協力,把送貨車抬過柏枝崖溝口被洪水沖斷的路面。左新偉他們三人,這才由于一夜的守護,過度緊張,過度疲勞,過度饑餓,過度寒冷,精疲力盡,面色蒼白,身體嚴重虛脫,像一灘泥一樣倒在了車上。
然而,當左新偉他們回到潭頭市場部,聽說轄區內通往湯營村的湯營大橋被洪水沖毀,卷煙零售商戶高長松的商店緊靠湯營大橋南端,在這次洪災中不僅商店化為烏有,高長松也被無情地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一家人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頃刻間化為泡影,高長松的妻子悲傷地幾度昏厥時,左新偉一面立刻給縣局領導匯報災情,一面又迅速組織市場部的工作人員行動起來,慷慨解囊,湊齊1000元現金,于26日上午,帶領市場部的八名同志,帶著面粉、食用油和1000元現金,來到高長松家的臨時住處進行慰問。高長松的兒子高維鴻從左新偉手中接過慰問品和現金,激動地流著眼淚說:“謝謝你們!這時候,沒想到你們能最先想到俺們,來看望俺們。”
為了幫助高維鴻一家度過災難,重建家園,重開門市,左新偉想方設法,迅速為高維鴻制作了新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和《客戶服務手冊》。高維鴻接到后,真誠地表示:“俺一定振作精神,好好干,決不辜負煙草人的深情厚誼。”
為了不影響商戶的卷煙銷售,左新偉和潭頭市場部的客戶經理、專管員、送貨員一行8人,在洪災造成通訊線路徹底中斷的情況下,通過伊河上臨時搭建的浮橋,往返近百次為湯營村12家商戶肩扛手提送卷煙,共計送貨2000余條。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秋扒、獅子廟、白土3個受災鄉鎮的商戶,一是及時前去向他們表示慰問和調查受災情況,二是采取多種措施把卷煙及時給他們送去。
左新偉連續多日的奔波和勞累,使他的臉龐變得黝黑,身體也整整瘦了一圈。但當他看到自己和同伴們的共同努力,給在大災大難中的商戶心靈帶去了安慰和重建家園重開商店的信心時,看到自己所從事的煙草事業沒有因大災大難的出現而受阻時,他會心地笑了,從心底發出這樣一句話:“克服困難,千方百計完成工作任務是我們的工作責任;一心為商戶著想,達到商戶滿意是我們的終極服務宗旨。”
在“7.24”戰洪災的日子里,左新偉再次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潭頭市場部全體職工,譜寫了一曲“洪水無情、人間有愛”的大愛之歌。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