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那天,我們應廟子鎮黨委政府邀請,由縣文聯主席宮拂曉、副主席馬紅軍帶隊,帶著縣作家協會、書法繪畫協會、攝影協會、曲藝協會等的三十余名欒川文藝界的朋友,到玫瑰莊園——莊子村采風。我們縣作家協會有我、雷霆、張秋菊、王明亮、李剛、段新強參加。
車奔馳在寬闊的山澗柏油馬路上,穿行在披著濃綠裝束的起伏跌宕的山巒間。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就由縣城來到了玫瑰莊園。
高大的古木牌坊首先映入我們的眼簾,接著是那水泥硬化路兩邊五彩繽紛的芬芳無比的各色花卉,伸出柔嫩的小手與我們相握;是那一排排一棟棟白墻紅瓦的別樣小樓房,或凸顯在道路兩旁,或隱現在溝道溪流邊的綠蔭中,文明而高雅地張開雙臂與我們相擁。
最為耀眼的要數那層層梯田里五彩繽紛的鮮艷玫瑰。玫瑰花不僅花朵美麗芬芳,而且顏色也很多:紅的、黃的、黑的、粉紅的、橘黃的……那鮮紅的花瓣在陽光照耀下慢慢舒張,那碧綠帶刺的根,托花的福也那么引人注目,還有那橢圓的綠葉,在微風吹拂中,隨著花朵左右搖曳。花瓣中間有金黃色的花蕊,花蕊頂端粘著花粉,散發出陣陣醉人的芳香,引來一群蜜蜂“嗡嗡”地奔波忙碌,四周蝶飛翩翩,伴著可愛的玫瑰花。不管是誰,經過她的身旁,都感到她在朝你微笑點頭;當你停下腳步,欣賞她時,就會覺得花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在逍遙賓館前的大廣場上,廟子鎮副科級黨政辦主任陳深接待了我們,莊子村黨支部書記溫天序介紹了玫瑰莊園的發展歷史。最后他說:“莊子村能有今天,是歷代人的夢想,是歷代人的不懈奮斗艱苦創業的結果。能有今天這樣一個美麗的莊園,我們首先應該感謝的是老支部書記孫長海同志……”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孫長海就是莊子村很有名氣的村干部,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孫長海因家庭的原因辭去了村干部的職務。進入新世紀,2001年冬天,縣人大主任劉中山親自到莊子村給孫長海同志做工作,要他第二次出山擔任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為了實現莊子村村民富裕幸福的夢想,老孫二話沒說站了出來。可那時候,村里的賬目上只有105元,如此微薄的村經濟基礎,這如何能讓全村人實現富裕幸福夢想呀!
當年,五十三歲的孫長海,他對莊子村的狀況太了解了,他一邊在村中的大溝小澗、田間地頭、山頂坡嶺轉悠,一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到了莊子村莊周化蝶的美麗傳說,想到了莊子村白馬潭的傳說,想到了莊子村紅落寺的傳說,想到了莊子村紅落河的傳說……,再看看美麗的家鄉,在方圓不到十公里的范圍內,東有國家4A級龍峪灣景區、白馬潭景區,西有通天峽景區,莊子村的地理位置正處在通道要沖地帶,境內山巍、水澈、峰奇、石怪、洞幽、瀑壯、泉清,森林茂密、植被原始、奇峰林立、古木參天,有黑龍潭、白馬潭、仙人瀑布、彩虹瀑布、青龍瀑布;仙人洞、藏兵洞、貞女洞、帽盔洞。峽谷深邃、峭壁林立,石壁間多有龕洞布于其上。洞中有洞,清泉叮咚,別有情趣。春可踏芳草,夏可棲綠蔭,秋可觀紅葉,冬可賞白雪,四時風光不同,各有佳趣妙境。致使這里四季游客不斷。并且這里氣候涼爽,最高溫度不超過21℃,被譽為“自然大空調”是理想的避暑度假勝地。三伏天如初春仲秋,是理想的度假避暑,尋覓山林野趣,回歸大自然的最理想去處。四季游客如織,日接待游客滯留3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游客更多。
這是他又想到了欒川的旅游開發最為成功的重渡溝,如果能讓村民們到重渡溝開開眼界,把村民的富裕幸福與旅游掛鉤,建設農家賓館,操持農家小吃,說不定全村人就能因此而富裕,因此而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孫長海拿定主意,說干就干。
2002年正月初八,孫長海與村班子成員一起,組織8輛面包車,帶著村中50余名青壯年村民驅車百余里取經重渡溝。在一天的參觀學習過程中,中午吃飯時,村里經濟條件太差,他又絕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他只好從自己干癟的腰包中拿出少得可憐的幾個錢,招待村民們吃了一頓撈面條。
回到村里,孫長海連夜組織參觀的村民開會,一個一個做動員,要大家依托本村優勢,建設農家賓館,走發家致富之路。但由于村民們每家的經濟條件都太差,即是有幾家想建設農家賓館的,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孫長海當場站起來拍著胸脯表態說:“只要大家建,我去想辦法給你們貸款!”但由于當時村民中有股強烈的小農意識作怪,怕擔風險,小富即安。最后,蓋農家賓館的只有王恒毅、王有根、朱世銀三家。
三家就三家,孫長海沒有氣餒,而是積極給他們跑貸款,尋找建筑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三家的家庭賓館建起來了。2004年,僅王恒毅一家一個旅游夏季,收入就在4860余元;其他兩家收入也都在3500元以上。這件事,很快在全村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孫長海趁機發動村組干部,動員全村群眾建設農家賓館。周成根、徐松、楊治國、溫天水、張天喜五家,在村干部給他們跑來貸款后,當年就開始上馬建設農家賓館。還有幾家,經濟條件略差的,但在當時家庭院落建設還算不錯的,又有寬松房屋的,即是土木結構的房屋,他們也在村干部的幫助下,貸了一些款,把房子整體粉刷一新,購買了一些必需的待客用品,在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投入了“農家樂”運營。
有人說,這是天意。但更多的莊子村群眾說:“這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得感謝孫支書!”
2006年,各處的經濟樹山萸肉價格暴漲,莊子村村民栽植的10萬余棵山萸肉樹上掛的山芋肉果為全村群眾帶來了福音,每家最少收入就在18000元以上,最多的達到50000余元。當年,又有30余家農戶,因此,建起了家庭賓館,并在家中開通電腦網絡。游客來了,不僅在這里吃的是純天然的食品,住的是價格低廉干凈整潔的農家賓館,還能上網看新聞、看電視劇、玩游戲,了解國內國外天下大事。
村民郭留太說:“這還得從1983年說起,那年孫支書帶領村干部從南陽購買回來10萬株山萸肉樹苗,村民們不了解種植山萸肉會有啥好處,都不愿意種植。孫支書就與村組干部們一起,一籮筐一籮筐地把樹苗擔到農戶家,要我們種植。可有的群眾,把村干部們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村組干部走后,他們不是一棵一棵地在山坡上、溝道間認真栽植,而是或者成撮成撮地栽植,或者干脆把樹苗成捆成捆地壓到石板下埋在地里邊。孫支書他們發現后,又及時分別到這些農戶家中,尋找到這些樹苗,一邊親自幫助他們栽植,一邊耐心地督促他們栽植。這樣,才是那10萬株山萸肉經濟樹保了下來,成活了下來,到2006年遇到好價格,我們家家才都有了經濟基礎。目前,我們村106戶人家,已經有57戶建起了家庭賓館,日可接待游客1000余人,因此,我們村民有了更加穩定的經濟收入。幸福生活也就不再是祖祖輩輩村民們的夢想了。”
上午十點多鐘,我們作協的朋友按照村支部書記溫天序的指引,來到了老支書孫長海家。
他家也在2006年建起了家庭賓館,日可接待游客30余人。院子里石榴樹下,葡萄架下,綠蔭中,花叢中,石桌石凳,錯落有致。賓館里干凈整潔,窗明幾凈,物品擺放井然有序。廚房里山野菜、木耳、香菇、鹿茸,玉米糝、紅薯、土豆、綠豆、紅豆、黑豆等純天然食品應有盡有。
我們剛走進他家院子,老孫就微笑著雙手給我們客客氣氣每人發了一張農家賓館自己印制的精致的小名片。我驚喜地看著名片上印的:“昌隆賓館:環境優雅,交通便利。游龍峪灣,觀通天峽、白馬潭,住農家賓館,享受農家田園風光,飲高山深谷中的野生葡萄酒和玉米酒。”由衷地贊道:“好、好!了不起、了不起!”
當他了解了我們去的用意時,笑著搖著手說:“那不能全算我的功勞,應該是歷屆全體村組干部一起努力的結果,應該是歷屆廟子鄉廟子鎮黨委政府領導支持幫助的結果,更是多少年來全體村民為了實現富裕村幸福村的夢想積極參與積極創業的結果。”說到這里,他把話鋒一轉,語重心長地說:“如果說,我在任期間給村民們做了一些有意義的工作,是帶領他們向富裕村幸福村邁了一大步,那么,現在的溫天序支部書記,才是真正把村民帶進了幸福村的人,看看村子周圍的美化綠化亮化硬化情況,看看那些村子周圍的古木迂回長廊、亭臺樓榭、休閑區的健身器材、花路蝶橋、翠竹紅玫,還有村部的文化大院,等等,配套設施建設,我就不用再細說了。”
離開玫瑰莊園——莊子村,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我人雖然走出了莊子村——玫瑰莊園,可我的思緒仍在莊子村回旋。
我想,黨的十八大會議,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的奮斗目標。那中國夢不就是有這些大大小小的村莊夢、居民區夢,鄉鎮夢、城市夢,工業夢、國防夢,等等,鏈接起來而形成的民族大夢想嗎?村莊夢的實現,不就是要靠這些無私無畏,任勞任怨,積極為村民著想,熱誠為村民服務的歷屆村組干部共同努力工作,帶領村民群眾艱苦創業的結果嗎?他們愛他們的村民,他們愛他們的村莊,他們為裝扮自己美麗的村莊不懈的艱苦的奮斗著。
這是我想到了德國著名作家歌德在1771年與戀人分手后寫下過的這樣詩句:
少年看見紅玫瑰,
荒野中的玫瑰。
多么鮮艷多么美,
少年見了奔如飛,
心中不住贊美:
玫瑰,玫瑰,紅玫瑰,
荒野中的玫瑰。
……
(3580字)
2013年6月14日晚上
上一篇: 記在非洲的工作和生活(四)
下一篇: 平陽大地盛開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