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在非洲的工作生活(二)
——閑暇烤羊,難忘的回憶
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在與安徽某投資公司在津巴布韋合作從事金剛石勘查開發工作,截止到2011年9月,我院有員工近三十人。平時工作是緊張、枯燥的。礦區勘探部匯集了我院的大部分技術人員。
平時在國內從事地質勘查工作時,有好的娛樂方式和條件,譬如上網、打牌,大家不至于感到寂寞。但是身處國外,沒有國內的條件好,待在野外工作久了,會想出一些活動以便調劑一下生活。野炊--烤羊肉,便是那段日子做過的事。烤羊時,勘探部的山東地礦七院的員工基本能到的都到了。大家每人出資2到10美元不等,湊齊資金,除了買羊外,便買飲品:白酒、啤酒、可樂。在風和日麗的日子,在鉆機機臺附近舉行此項大型活動。火源為周圍干枯的樹木,灶具用圍網的鐵條支起來,把羊剁成碎塊,用鐵棒支著進行燒烤。
在2011年近仲秋時的某天,進行了一次大的野炊—烤羊。
那天天氣格外晴朗,天高氣爽。大家工作輕松,興致較高,是適合野炊的時間,于是有人組織了那次活動。
我忙完手頭的資料整理工作,在上午11:30,隨車去了礦區某處鉆機機臺工地---野炊地。參加人員中除了買飲料一個未到,其他人悉數到達。
我舉目向野炊地四周望去,烤肉灶臺是距離機臺30米處的一處凹地。周圍樹林環包,樹蔭遮擋。工人師傅們用挖掘機對場地進行了平整,推出了一個20米×20米見方的空地來,還算是個適合野宴的地方,用機械又從遠處“叼”來數十塊大石頭作為“板凳”和“餐桌”。
烤肉主廚是鉆機機長薛師傅,他從早上便在安排好鉆探生產的前提下,動手做這次的野炊工作。從買來羊、殺羊到剝皮,到碎肉,到烘烤,他忙的不亦悅乎。漸至中午時刻,羊肉已經烤熟,他便招呼大家,開始吃肉。
大家圍攏過來,野外的烤羊午宴宣布開始。
這天正值國內仲秋之際,我們遠在異國他鄉的勘探隊員們,此刻能聚在一起吃飯,過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仲秋,大家心里有許多話要說,顯然都有些激動,有人眼里噙著淚水,有人哽咽著,大家互相祝福著仲秋快樂。野炊進行中,大家邊吃著羊肉,邊喝著酒和飲料,邊談論著工作,氣氛異常熱烈,雖然時有熱浪陣陣襲過,但是大家渾然不覺,將烤羊野宴推向了高潮。
這是一次有紀念意義的野炊,當時最早來非洲的人員中有的已經一年半了,大家思念家鄉,想念親人,但是為了單位的發展,大處說,為了祖國的地礦事業,都努力工作,彼此把這種感受化作工作的動力。
野炊宴會約摸進行了一個小時后,有人提議結束活動。隨即大家各自稍事休息片刻,便投入了各自的緊張勘探工作中去了。
那次烤羊之后,隨著人員的調動,在非洲的山東地礦七院技術人員適應合作公司的安排,被分配至非洲數個國家開發礦業,人員時聚時合、分分離離,像仲秋野炊的人數那么齊全的機會沒有再有過,那次聚餐野炊---烤羊機會現在看來實屬“難得一遇”。那次非洲野炊烤羊,便成了一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