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在非洲的工作生活(一)
——踏上非洲業(yè)余學英
安徽某合作公司委托,山東省第七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院技術人員張強、楊學生、張士鵬三位工程師于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參加了該公司在非洲津巴布韋的金剛石礦勘查開發(fā)工作。
2011年2月的前幾天,出國手續(xù)即辦理妥當。于2011年2月22日,合作公司通知我們?nèi)顺鰢覀兿却铒w機到廣州,后登上飛往非洲的飛機。飛機在泰國首都曼谷進行了加油,在第二天上午5:30到達了肯尼亞首都國際航空中心---內(nèi)羅畢,我們在此進行了轉(zhuǎn)機,當天中午便如期準時12:40(當?shù)貢r間)到達了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
在哈拉雷機場我們與前來接機的翻譯匯合,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順利來到了合作公司的基地。基地負責人接待了我們,安排了吃飯,稍事休息后,便和一同趕赴來非的家屬慰問團成員們風塵仆仆再度啟程,坐上大巴奔向處于津巴布韋東南部的偏遠礦區(qū)。
到了礦區(qū)已是晚上8點,礦區(qū)總指揮長及其他領導們已經(jīng)在等候著我們,顯然他們掌握著我們的行程,他們早就知道有一批技術人員和慰問團成員要來礦區(qū)。
一下車他們便趕忙握住我們的手,一陣寒暄后,礦區(qū)領導們便熱情的設宴為我們接風,在宴會上表達了對我們到來的歡迎及期待。
晚飯后給我們安排了住宿房間,我們便進行休息。
第二天開始便投入到礦區(qū)緊張的工作生活中了。
我和楊學生是地質(zhì)勘查工程師,被安排到礦區(qū)勘探部工作,張士鵬工程師是采礦工程專業(yè)的,便被安排到采礦部工作。
初次來到異國他鄉(xiāng),尤其到了非洲,令人感到新奇,一切感到新鮮。津巴布韋的天空瓦藍瓦藍的,空氣格外清新,微風習習吹過,令人產(chǎn)生一絲醉意。這里的人們待人很熱情,遇到我們,黑人朋友奉上友好的微笑,他們口里說著似乎是歡迎、歡迎的英語我聽不大懂。
礦區(qū)居住區(qū)內(nèi)正在建設,雇傭了不少當?shù)睾谌俗龉ぁS⒄Z是他們的語言。為了檢驗一下自己的英語水平,我便時而與他們交流,遇到一個清潔工,我便興奮的和他說話,“Howareyou?(你好啊)”“Whatareyoudoing?(你在做什么?)”,對方回答“Fine,I……”,我只是聽懂了第一個單詞,后面的就聽不懂了,自己這才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涵義了,自己想再說句英語,想不出來了,雖說自己中學、中專時學了幾年英語,后來還讀大學學了一點,但是平時應用少,這在英語使用的國家顯現(xiàn)出真實水平了,自己感嘆自己底子太薄。置身于英語的國度環(huán)境中是學習英語的最佳方法,我暗暗下決心,在國外的時間必須要加強英語口語的學習。
說到做到。
礦區(qū)的工作是緊張有序的,礦區(qū)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管理。早晨5:50開始站隊早訓,早訓結束后進行早餐,早餐后各部門員工便各司其職。我的工作部門是礦區(qū)的勘探部,工作內(nèi)容是勘探的基礎性任務,負責地質(zhì)測量和鉆探編錄。完成工作外稍有空余時間,學習英語是具備一定的條件的。
學習英語從基礎開始,我提前拷貝了電子版的《新概念英語》,開始理論學習,加上平時我的工作有當?shù)睾谌伺笥炎鲋郑退涣鳌傞_始和黑人朋友交流基本是聽不懂他說什么的,但是自己不緊張,慢慢堅持,細心聽,不懂后,讓他重新說,遇到有的單詞,就查手機詞典。慢慢聽懂幾個單詞,后來就聽懂了簡單的句子。平時在室內(nèi)時,便聽《新概念英語》,自己嘗試著和當?shù)厝苏f話。英語不斷提高,到我回國時,我基本能和當?shù)厝擞糜⒄Z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總結在非洲的那段的經(jīng)歷,讓人感慨:新時代的地礦人要善于不斷的學習,到新的環(huán)境工作一定盡快適應環(huán)境、熟悉角色,敢于面對挑戰(zhàn),做一個勤奮好學、與時俱進的地礦人!
上一篇: 造福工程——會同縣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紀實
下一篇: 鏗鏘堯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