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圓夢

來源:作者:田學元時間:2013-04-06熱度:0

                                         煤田圓夢
                                          田學元
  “幼年即萌探寶志,煤田解甲夢始圓。”
  這是我退休時在日記本上寫下的詩句。回想起來,我從事地質行業的歷程,還有點兒曲曲折折。
  我的家在魯中山區北側的平原上,孝婦河水日夜從村邊靜靜地流過。小時候夏夜村頭乘涼,奶奶把我攬在懷里,講故事似的指著月色朦朧下的遠山對我說:別看山上長不好莊稼,可是里邊藏著寶貝,有一種長著“透地眼”的人,到那兒一站,就能看出山肚子里有啥寶。她還特意指了指東南方向的一座山峰說,有一句俗話:“打開黌山,山東沒有了窮漢!”當時才五、六歲的我,聽了似懂非懂,懵懂中只覺得十分神奇和令人向往。
  長大上學了。小學還沒有畢業,我就到一所中學去應試,結果被錄取,心里非常高興。可是父親卻說:“咱家窮,上不起啊!”我好著急。
  忽有消息傳來,一所礦業職校要招生,若能考取學校里管吃。這“管吃”二字有很大的誘惑力,我趕緊再去應試,結果又被錄取。1951年8月,我唱著剛剛學會的《歌唱祖國》走進了“煤職”的大門。
  一開學,老師就給我們講諸如找礦、建礦、采礦的事,我聽了覺得很新鮮,感到和奶奶說的那些話有點兒聯系,心中升起了一絲喜悅。突然學校改為普通中學,畢業后,同學們有的去考機械學校、鐵路學校,還有的去考師范學校,我茫然不知所措。正在這時,淮河邊上一所“煤礦學校”來招生,我和許多同學被錄取。1954年秋,我和我的同伴一起乘上火車,興奮地唱著《淮河兩岸鮮花開》的電影插曲南下了。
  一踏進學校大門,就見高高的辦公樓前掛了一條大紅橫幅,上書:“熱愛發熱發光的黑寶石乃是豪邁的事業!”
  “黑寶石!”多好聽的名字啊,我心里想,它當然屬于奶奶所說的寶貝之列了。我被分配學“礦山機電”,上《礦山學》課時我才知道奶奶說的那些長著“透地眼”的人原來是“地質勘探隊員!”心中對他們充滿了崇敬和羨慕之情,只可惜學校里沒有這個專業。
  畢業了,學校統一分配,辦公樓前貼出了供同學選擇的單位名單,有這局、那礦、那處,也有這院、那所、那廳,我看了都不中意。正當我不知道選那里好的時候,忽見名單后邊有一個“華東煤田地質局”,突然,我的眼前一亮:那不就是一個探寶單位嗎!霎時間當年奶奶講的那些童話又在我的腦海中浮現。盡管學校沒有給我一雙“透地眼”,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在志愿表上寫上了“地質勘探”四個大字。
  1957年8月末,我從淮南趕到濟南,到華東煤田地質局報到。熱情的干部處長向我介紹:咱們地區的地質隊伍1952年剛剛建立,現在山東境內有121、122、123三個勘探隊,分別在魯中北部、魯中和魯南一帶施工。他想了想說,121隊缺機電人員,你到那兒去工作吧!頓時我覺得好像有了新家,即刻起程到駐淄博洪山的121隊報了到。一開始領導安排我在機電科工作,以后又調政工部門。
  第一次見到鉆機是在杜坡山上。燦爛的陽光里,高高的鉆塔下,有幾位身穿藍色工裝的工人正在安裝機器,鉆塔旁有兩個小伙子一邊在整理管材,一邊輕輕哼著“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他們個個健壯而威武,好不使人羨慕!
  第一次見到“取煤”是在巴漏河畔。那是一個滿天星斗的夜晚,鉆場上燈光閃閃,機聲隆隆,長長的鉆桿“嗖嗖”地從幾百公尺的地下升了上來,“嘩啦啦!”當一段烏黑锃亮的“煤芯”落在了工作臺上,我情不自禁地大聲呼喊:“打出寶貝來了!打出寶貝來了!”瞪大眼睛向身旁的地質員老師請教,他給我講“寒武紀”、“奧陶紀”、“石炭二疊紀”……。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奶奶說的那些長著“透地眼”的人就在我的面前,現在我和他們走到一起來了!想著想著,心中一陣狂喜。早晨,當我離開工地回望鉆塔時,只見整個鉆場正沐浴在無比燦爛的晨光之中……
  那時各勘探隊的主要任務,是為地處山東東部山區、丘陵地帶的老礦區改擴建工程服務,以后又到礦區外圍尋找新的煤田,可是屢屢出擊,總是收獲不大。但若到鋪著厚厚黃土層的廣大魯西地區打煤如同大海撈針,人們視為畏途,不敢涉足。一時間地質隊伍陷入了“山重水復”的尷尬境地。
  正在這時,駐在兗州兄弟的123隊普查隊,在華東區局的策劃與部署下,毅然跨過津浦鐵路,在150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開始了艱苦的踏勘。他們風餐露宿,戰天斗地,“是那天上的星”為他們“點亮了明燈”,“是那林中的鳥”,向他們“報告了黎明”。普查隊員們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行程7600多公里,走遍了20多個縣市,取得了幾萬個數據,經研究分析,上鉆驗證,于1957年秋天,發現了有一百多億噸儲量的肥城、兗州、滕縣三大煤田。消息傳開,省委領導接見,中央媒體報道,全局地質隊員群情振奮!
  在厚厚黃土層下發現“全隱伏”大煤田的壯舉,是山東煤田人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中國地質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它給人們打開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地質隊伍紛紛走向平原。從此山東以至全國的煤田地質工作迎來了“柳暗花明”的春天。
  1964年,煤炭部試辦“托拉斯”,在徐州成立了“華東煤炭工業公司”,接著駐山東的煤田地質領導機關也遷往徐州成為它的下屬機構,先后并入了建井和設計部門成立了“華東煤炭工業基建公司”,各勘探隊歸其領導。1966年夏天,我也從121隊調往華東煤炭公司所屬的《華東煤礦》報社工作。
  面對體制和工作巨變,我心中的“地質情結”沒變,我常常想念曾在一起工作過的勘探伙伴。“文化革命”進入“斗批改”階段,上級決定撤銷華東煤炭公司及其基建公司,干部重新分配。消息傳來我異常興奮,多么希望再回地質隊。可是這時山東的各個勘探隊為“扭轉北煤南運”已經被調南下,122隊和123隊合并后去了江蘇,我工作過的121隊也已“直下龍巖上杭”,去了福建。我錯過了時機,追趕不上他們了。
  面臨新的選擇我猶豫不決。忽然得到消息,山東各隊南下前后,地方煤礦抽調鉆機在泰安成立了新的地質隊伍。我真是高興極了,立即提出申請,于1970年夏,從徐州來到了駐泰安的“山東煤田地質隊”。這時我覺得自己就像魚兒又回到了大海。
  山東新建的這支煤田地質隊伍,一開始只有6臺鉆機,360多名職工,主要在魯中山區及膠東黃縣一帶施工,以后又到黃河北旦鎮地區勘探。華東基建公司撤銷后,原機關中的地質勘探干部及其仍在山東施工的地震三隊與駐泰安的地質隊合并,成立了新的“山東煤田地質勘探隊”。不久國家決定開發魯西南煤田,建設大型的兗州煤炭基地,省和煤炭部非常重視,又從礦區調入鉆機和職工,并多次下達招工指標,調撥設備,原3個工區擴建為3個中隊,隨后又從貴州調入地質普查和測量人員,原在四川華鎣山施工、有著600多名職工的169隊(現山東一隊)也開進了魯西南。這樣,山東煤田地質隊伍逐步發展成為有4個勘探隊,一個物探隊,一個機修廠和化驗室,職工達2500多人。1975年9月,山東省革委會下達文件,正式成立了“山東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至此山東煤田地質行業又獲得了新生。
  新建的山東公司(以后又改稱局)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魯西南,同時兼顧膠東龍口。兗州煤炭基地(包括兗州、栆滕、濟寧等礦區)是國家的重點建設項目,公司調集隊伍,在兗州、鄒縣、濟寧、嘉祥、微山、金鄉一帶擺開了戰場,局隊領導坐鎮指揮,機關干部全力以赴,煤炭部還調外省隊伍前來增援。
  會戰期間,我遠在老家的妻子得了重病到泰安來治療,年幼的女兒也一起來了。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我一時陷入困境。好心的同學要調我到不必到處奔波的學校去工作。還是地質情結使我沒有離開。我安排好家庭,趕赴洸府河畔,和其它同志一起,或到鉆機與工人“三同”,或穿梭于各鉆機、工區、分隊之間,了解情況,總結經驗,傳遞戰地捷報,宣揚好人好事。我曾到架在煙波浩渺微山湖中的鉆臺上,聽戰友們講述與狂風暴雨斗,與嚴寒酷暑斗,與密如沙塵的蚊蟲斗,與復雜地層斗的壯烈故事。我還到龍口海濱和我的鉆工朋友一起,聽滔滔大海與隆隆鉆機的大合唱,在漆黑的夜幕下,低矮的帳蓬里,滿懷喜悅地等候發現新煤層的消息……
  這期間,山東局提出了一件又一件在全國獲獎的優質地質報告,為建設年產5000萬噸的兗州煤炭基地和我國第一個海濱礦區——龍口礦區提供了充分的資源保障。這期間山東煤田人把隊伍開進了湖中,把鉆機安到了海島(龍口桑島),這“進湖登島”并發現了大煤田(僅微山湖下探明的煤炭儲量即達25億多噸),是山東煤田地質史上的第一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山東局的決策者們又把工作重點轉向了濟寧以西更為廣闊的平原——菏澤地區的巨野、鄆城一帶。
巨野,這個在古書上稱為“大野澤”的地方,此前曾來過五支地質隊伍,打了32個鉆孔,只有4個孔見煤,對此無人敢下結論,隊伍一一撤出,只留下了一個“巨野煤謎”。山東煤田人決心要揭開這個謎。首先采用“地震指點,鉆機打眼”的方法打了3個鉆孔,結果孔孔見煤,而且摸不到邊緣!接著又把隊伍拉到這里,展開了全面勘探。一時間洙水河畔、麒麟臺旁炮聲隆隆,鉆桿飛轉,汽車奔馳。局隊領導現場指揮,專家們精心組織,并充分發揮物探的作用,結果只用了6年的時間,就查清了1500平方公里內,埋藏著55億噸煤炭資源的、可建一個年產一千萬噸、開采一個百年礦區的特大型煤田,而且這里的煤是低灰、低硫、低磷的優質煉焦煤。巨野煤田勘探,獲得儲量之多,煤質之好,用的時間之短,都是史無前例的!
  六十年來,山東煤田人踏遍了齊魯大地的山山水水,完成鉆探工程量1000多萬公尺,物理點300多萬個,提交地質報告和多種資料1200多件,探明煤炭儲量400多億噸,為山東煤炭工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立了大功!
  進入新世紀以來,年輕的一代又響應上級“走出去”的號召,把隊伍開進了內蒙大漠、天山南北、云貴高原以及全國各地,在更廣闊的天地里為國探寶。2010年12月,山東省政府正式確定我局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并歸屬國土資源系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變動。隨著體制的調整和形勢的發展,山東局新的領導班子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確立了“1341”的工作思路,高揚“適應新體制,把握新機遇,謀求新發展”的主基調,率領八千名浩浩地質軍,解放思想,開拓進取,不僅在地質找礦、地質服務方面,而且在新能源開發、機械制造、房地產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突破,為全省的經濟文化建設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貢獻。我作為一名退休人員雖然沒能親自參加,但卻看在眼里,樂在心里,同樣感到自豪和驕傲。
  回顧我從事地質行業近40年的歷程,我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我所崇敬的地質師或勘探工人,用“透地眼”直接去喚醒地下寶藏,奉獻希望,但我確實成了一名地質勘探人員,我和他們是“一條戰壕”里的戰友,我曾為他們服務,為他們加油、助威,為他們鼓與呼,宣揚他們艱苦卓絕的創業精神和不朽的光輝業績,讓世人知道:煤炭尖兵就是“取來天火獻人間”的光明之神——當代的普羅米修斯!
  回顧工作歷程,我常常暗自慶幸我是一名光榮的“地質勘探隊員”,我可以自豪地說:在山東煤田,我圓了兒時的探寶夢!
(本文系為慶祝“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建局六十周年而作)

田學元: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退休干部
住  址:泰安市東岳大街100號地質局機關宿舍
電  話:0538-8207315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精品午夜久久福利大片免费|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二本三本二区|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视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99ri精品国产亚洲| 羞羞歪歪汗汗漫画| 最近在线中文字幕影院网| 天堂资源bt在线官网|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第一页|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欧毛| 黄色片一级毛片| 欧美亚洲精品suv|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你懂的免费在线|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风情艳主调教朋友圈变态| 欧美乱强伦xxxxx高潮|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视频网| 99re在线视频播放|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的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