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輝:執著敬業環衛人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12-05熱度:0次
執著敬業環衛人
——記欒川縣陶灣鎮秋林村保潔員趙長順的事跡
◎趙福海
“臟活累活總要有個人干,大家都不干,那我們住的地方就去全是垃圾了。干這活,能得到村里人的尊重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趙長順
你總能在這里看到他——新村小區里,休閑廣場上,垃圾場,車流滾滾的馬路。他的眼光停留在煙蒂、紙屑,他的手勢伸向落葉、積雪。他小心地把它們收攏,仿佛為心愛的人整理行裝。從2006年起,他就把自己的熱情和精力無私地鋪展在路上,告訴每一個經過的人:潔凈,源自奉獻的心靈。
每天的凌晨五點,當村民還沉浸在夢鄉之時,河南省欒川縣陶灣鎮秋林村的保潔員趙長順已經開始在清掃路面。六年來,趙長順在自己鐘愛的環衛崗位上辛勤工作著,他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弘揚“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用真情實意、言傳身教引導人們熱愛自己的家園,以艱苦的勞作和辛勤的汗水給居民創造一個整潔舒適環境,用五尺掃把譜寫了一曲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者之歌。2012年,趙長順當選陶灣鎮首屆道德模范。
敬業奉獻,默默堅守寫春秋
新春佳節,秋林村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走在干凈整潔的新村小巷,享受著濃濃的過節氣氛時,我們不應該忘記,正是有這么一個起早摸黑奮戰在馬路上的“城市美容師”,他默默堅守在崗位上,用辛勤勞動保障著秋林村的干凈整潔和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全體村民才能度過一個溫暖、歡樂、祥和的節日環境。作為保潔員,趙長順更是主動放棄休息,提前奮戰在工作崗位上。
村里人都說,趙長順就像一根永遠上滿了發條的指針,總是不愿停下來。馬路,小巷,哪里臟、哪里臭,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領導則說,這個人是徹頭徹尾的工作狂。
黝黑的皮膚,凌亂的頭發,大顆的汗珠,還有保潔員醒目的制服,站在筆者面前的趙長順,就是一個工作在大街上的保潔員的樣子。但這個再普通不過的60多歲的男人,2006年5月,憑著認真負責、過硬的清掃保潔技能和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成為了秋林村的保潔員。
他獨自一人,負責著秋林村近10萬平方米的清掃面積。而不管身份怎么變,他一直沒有丟下手中的掃把和灰斗,一直干著最累最臟也最多的活兒。曾有人計算過,6年來,他在路面上來回撿垃圾,走的路程就不下1萬公里。
2007年,趙長順被評為陶灣鎮“優秀環衛工作者”,2009年至2010年又榮獲了縣級新農村村容村貌“先進環衛工作者”的稱號。
熱愛環衛,任勞任怨終不悔
說起自己從事路面清掃工這個行當時,趙長順嘴邊掛滿了幸福。別人也說過他:“你一個60多歲的人,子女又孝順,還去掃馬路?”他憨憨地笑著答:“我呢,我就喜歡,我把路面掃干凈了,你們看了舒心,我自己也開心,我對這個職業非常喜歡的,所以我一干干了這么多年。”
作為保潔員他每天都起早貪黑,有時早上5點半就要從家里起去清掃路面。趙長順同時還兼著村里的衛生室醫生,負責全村的防疫、保健,管理全村人的健康檔案,見到他時我說:“你傻不傻啊,有這樣輕松體面地活,還干什么保潔員?”他說:“我是一個閑不著的人。雖然這活苦一點,但別人家說我好,你辛苦了,那個心情是不同的,那個體會也不同,只有我才有體會。”正是因為喜歡這項工作,所以趙長順干得很快樂。
2008年11月的一天,趙長順所在的秋林村在晚上11點多突然接到一個通知,省新農辦明天要到秋林村檢查新農村建設。此時,全村的人都已經睡下了,村支部書記聞竹女急得團團轉。無奈之下,只得給趙長順打電話,老實講,支部書記聞竹女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時間都到晚上11點半了。沒有想到,趙長順在接到電話后,馬上說:“我這就到路上去。”誰也沒有想到,他竟把老伴也拉了起來,兩口子一塊兒在馬路上來回撿紙屑煙頭。這一幕讓不輕易動容的村支部書記聞竹女感動了,見人就夸:“老趙這人,真是干工作可靠!”
以身作則,是他一貫的工作方式
保潔工作的“臟苦累”是眾所周知的,保潔員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和垃圾打交道,真可以說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卻很難記住保潔工人。
面對這樣的客觀情況,趙長順想到的卻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真情感染村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村民。
從“走馬上任”的第一天起,如何搞好環境衛生,為秋林村幾百戶人家創造一個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就成了趙長順內心的追求。
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炎炎烈日,趙長順每天總是準時出現在保潔的路面上。不僅如此,他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到路面拾撿紙屑、煙頭。特別是進入秋季落葉期,一陣風后,路面上到處是樹葉。他總是揮動著大掃帚一刻不停地把一堆堆樹葉及時清掃裝運走,以保持路段衛生干凈整潔。
在保潔清掃過程中,每逢遇到居民辦紅白事,垃圾非常多,他都要親臨現場,幫助他人打掃。他總是一手拿笤帚,一手拿簸箕,走哪掃哪。跟隨趙長順時,筆者發現,即便與我交談的過程中,趙長順的目光始終聚焦在馬路上,每每看到地面上有垃圾,他總是疾步上前,撿起垃圾,再將其扔到垃圾箱。
趙長順的確是一個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都要出名堂的人。他除了自己盡職盡責以外,還鉆研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為了把保潔工作做得更加扎實,他經常在生產隊長會議上,全村的村民會議上,包括放電影的會場上,向群眾宣傳衛生保潔和健康知識,使廣大村民能自覺的維護公共衛生。由于他本人的任勞任怨,踏實肯干,也感動了不少群眾開始自覺地維護公共衛生。正是憑著他這種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高度負責的態度,秋林村的保潔工作一直處于全鎮的前列。
如今的趙長順,仍然以飽滿的熱情從事著本村的環衛保潔工作,仍然秉承著“寧愿一人臟,保持萬人潔”的原則來盡心盡力的做好秋林村的環衛保潔工作。當人們夸獎他的時候,他總是樂呵呵的說:“我今年61歲了,只要村委和廣大村民信任我,我愿意永遠干下去,愿意為全村的老百姓服務到底!”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