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光輝:娘,我就是你的眼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12-07熱度:0次
娘,我就是你的眼
◎趙福海
李大月,女,43歲。結婚20多年來,她幾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雙眼看不見的婆婆。她的事跡,在河南省欒川縣陶灣鎮被傳為了佳話。左鄰右舍都說:“李大月是一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
1999年7月的一天,李大月的婆婆晚飯后說頭痛眼花,因當時條件差,只能讓她先早點休息。第二天早上,天剛亮李大月就和丈夫一起帶婆婆到欒川縣人民醫院進行檢查。經醫生診斷說,婆婆的眼睛不能治愈,眼底壞死。
聽到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但是,李大月沒有放棄,她讓婆婆在醫院住下,經過幾天觀察、治療,眼睛依然看不見。無奈之下,她只有帶婆婆回家,開始了他們的艱難度日。
回家后,因公公身體不太好,兩個孩子幼小且都在學校,家里沒有什么固定收入,丈夫必須外出打工掙錢,照顧婆婆這個重擔就壓在了李大月的身上。
剛開始,因婆婆眼睛突然看不見,心里有壓力,經常發脾氣,李大月是吃力不落好。有時候,委屈的淚水在眼睛里打轉,她硬是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仍然體貼入微地照顧婆婆的吃喝拉撒。
有一次,李大月在做飯,婆婆想下床去廁所,被屋里的的凳子絆倒了,腿被磕的烏青。婆婆頓時坐在地上大哭道:“這活著有什么用?連上個廁所都去不了”。李大月聞聲跑出來,趕緊抱住大哭的婆婆:“媽,你別哭,有什么話就說,有什么活盡管指使,我就是你的眼”。婆婆感動地滿眼淚花。除了這些,李大月還要照顧公公和兩個孩子,再加上農活,一天下來李大月的身體疲憊不堪,渾身像散了架。 婆婆年歲大了,腳經常出現血脈不通浮腫的情況。李大月就堅持每天晚上給婆婆泡腳,天氣好的時候就扶她出去曬太陽。婆婆愛干凈,她就經常給老人洗頭發、剪指甲,給老人洗澡、洗衣服、拆洗被褥,讓老人干凈利索的生活。
盡管家里貧困,但李大月總是要設法給婆婆調劑好吃一點、易消化一點的食物要婆婆吃。她根據老人口味,病情調劑搭配,能吃稀的做稀的,能吃干的做干的,老人自己吃的送到跟前,不能自己吃的就喂食,一頓飯要花費一個多小時。每逢趕集上會,李大月從來未忘記為老人買上好吃的,隔段時間為婆婆添置新衣服,而自己的孩子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李大月常說:“咱家窮,沒什么好的物質條件,只能是盡自己的一片孝心,就心滿意足了。”李大月樸實的語言,卻濃縮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011年11月的一天早上,她把飯給婆婆端去,剛開始吃飯婆婆突然摔倒,她趕緊把婆婆送到醫院并給丈夫打電話。經醫生檢查后得知,婆婆又得了腦梗塞,成了半癱瘓之人,李大月照顧婆婆的壓力就更大了。這些年,李大月默默的流過淚,被婆婆發脾氣罵過,被生活的壓力壓的喘不過氣過,但是,她沒有怨言,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著老人,照顧著整個家。
為了把婆婆照顧好,每天夜里李月都會給老人翻翻身、蓋蓋被子、喂喂水,并且還買了體溫表和血壓表,定期給老人量體溫、測血壓。老人拉屎撒尿及時處理。早上,她給老人洗臉;晚上,給老人洗腳;隔一段時間,她又給老人洗洗澡。李大月做到,在任何情況任何時候不讓屋里有一點異味,總是保持干干凈凈。親戚朋友來看望老人時,總是夸獎她家干凈利索。
老人年紀大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情,李大月從來沒有煩過,總是跑前跑后找醫生。記得有一次寒冷的冬夜,婆婆感冒發燒,李大月冒著寒風、踏著積雪硬是請來了村里的醫生給婆婆打針,并始終守護在床前。她常說,“老人生咱時,心情是高興的,抱著孩子時喜在心里,咱拉他們身上、尿他們身上老人們沒有嫌棄的時候。現在,伺候老人就是咱回報老人的時候。不這樣做的話,就喪失了良心,失去了道德。”李大月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十幾年如一日,李大月視公婆如父母,無怨無悔。“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雖然家里條件不好,但不會讓老人餓著、凍著、磕著、碰著,我會一直照顧老人,讓他們頤養天年。”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