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言微中振人心熠熠警徽鑄國魂
來源:作者:于學忠時間:2012-11-01熱度:0次
譚言微中振人心 熠熠警徽鑄國魂
——記蓋州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譚振國
“頭頂著莊嚴的國徽,肩負著人民的利益;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我們是人民的交通警察。我們的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是一個戰斗堡壘,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是一面旗幟,肩負‘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宗旨,在工作中時時作出表率。”談起現年46歲的蓋州市交通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譚振國,同事們一臉自豪:“他是我們的好榜樣,辛苦工作挺得住,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
在“8.3”這次抗洪搶險救災中,譚振國同志按照交通局黨委的分工部署晝夜奮戰在搶險第一線,全局交警舍小家為大家,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災,捍衛著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警動員,全員出動,逐地排查,解救群眾,暢通道路,重點區域實行管制,全力確保救災”的目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洪災造成的威脅和損失,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諾言,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譜寫一曲洪峰浪尖彰顯人民警察本色的時代贊歌。
譚振國:從軍人到警察,褪不去的英雄本色。為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帶領同事英勇頑強,不畏艱險,與洪魔抗爭,用真情、汗水、心血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人民警察愛人民的英雄贊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公安交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本色!
——題 記
辛苦工作挺得住——
頑強拼搏,軍人本色永不退
“帶好一支隊伍,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譚振國說,要做好工作,必須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樂于奉獻的執法隊伍。
譚振國,1986年10月參軍,在部隊115師擔任團支部書記;1990年03月從部隊轉業到蓋州市公路管理段工作,先后擔任過黨支部書記、黨委副書記、書記、段長;2006年06月份上任蓋州市交通局以來,先后擔任過副局長、副書記兼公路段段長;2009年06月份自今擔任蓋州市交通局副書記、副局長。20年來,戎馬生涯,讓他面對的是因交通安全隱患、因交通違法行為受到處罰仇警的面孔。就因為這,數年來,他翻山越嶺、趟水過河、穿越林間小道路,磨破數十雙鞋子,跑遍轄區上百個村鎮、上千個家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他用一幅幅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案例說法,用一字一句的法條感化百姓的心靈,他的工作心情永遠是那么的陽光,永遠是那么的快樂無比,永遠在展現著人民交通警察“真善美”的力量。
“在繁華的城鎮,在寂靜的山谷,他帶領公路段人員的身影,陪著月落、陪著日出……”
所謂“軍速”,即軍人的速度。蓋州市公路段“以雪為令”時年保障公路暢通。在蓋州市公路管理段任職期間,他時常要求各基層單位要著重加強值宿工作,值班值宿要有領導帶班,要保證24小時內帶班領導、值班人員、電話暢通無阻,“以雨為令”、“以雪為令”雨雪天氣全路段所有人員都要保持通訊聯絡暢通,確保在應急情況下能夠上傳下達各項指令。面對特殊時段雪情、雨情全市各級交通公路部門,迅速行動,全力投入到公路雨雪防滑保暢通的奮戰中。為市民出行和正常生產生活的開展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只要天空一飄雪花,他帶領突擊隊員將奔赴各路線主要交通地點進行撒沙清雪防滑等工作,確保公交路線暢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每逢冬季,在第一時間對轄區路段開展除雪防滑工作,由于雪下的時間長,給除雪防滑工作帶來很大不便。莊林線岱峪嶺、黃土嶺和西海段;黑大線青石嶺和鳴珂嶺;蓋陳線等多處重點路段已反復多次除雪防滑,蓋州市交通局和蓋州段領導親臨一線指揮,多次各條路線暢通,沒有造成堵車及車輛滯留現象。
做到雪下人不停,雪歇人不歇,全力以赴做好雪天公路養護清理工作。
面對雨雪天氣,當年市公路段有關職工介紹:在公鐵立交橋搶險時,他爬過雪堆走到橋后,靠別人架著堅持指揮搶險,自己險此被大風刮到橋下。就在他和的班子成員得力的指揮下,在50多年未遇的暴風雪中,實現了“以雪為令,雪中防滑”的目標,路段集體也因此當年被評為全省公路系統先進典型。平時工作的第一天,身為段長譚振國同志每天的行程大于200公里,并時常親臨國道巡查,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不到轄區路段走一走,心里覺得不踏實。
2005年創建的44公里黑大線蓋州段國家級文明樣板路工程,取得了省公路管理局的高度認可,在蓋州召開了公路現場會。路政管理所自2001年以來連年達標被授予省文明所,“治超”工作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2004年省公路管理局在蓋州召開了“治超”現場經驗交流會。
“有險橋,無險情”,這也是令各級領導在加贊賞的“蓋州特色”。由于資金、計劃等多方面原因,蓋州市境內目前尚有20座四類以上險橋未能改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采取定崗、定人、定責的措施,每天實行報告制度,嚴密監控,做好防范,能時發現和排除各種險情隱患,確保了有險橋,無險情發生。
干事業一心樸實,對公益事業,他在公路段期間也是義不容辭。扶貧助學、抗震救災、抗洪搶險……2003年以來,段集體和職工個人捐助款達30余萬元……
“退伍而不退軍人本色”,在譚振國看來,事業的道路,就是一個社會“練兵場”。只要發揚吃苦耐勞、不拋棄不放棄的軍人作風,創業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都能夠克服。
關鍵時刻站得出——
永不言敗,警徽閃閃耀忠誠
不能照顧家人,對同事他卻是千方百計的關心,讓別人感受到比自家親人還親的關懷。他心中常記掛的是全局弟兄的冷暖,誰家婚喪嫁娶過生日,只要他在就一定會前去湊個“份子”,拼最大的力為他們提供幫助,他說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交通民警家屬有歸屬感,全局交警也才對警察事業有認同感。工作中,他一直奉行著“三前三后”原則,即工作干在前,困難搶在前,危險沖在前;享受在后,爭功在后,休息在后。從事交警工作20年來,他每年出勤都在300天以上,加夜班、出工差勤務已經無法統計。
面對危險、他從不猶豫;緊急時刻、他挺身而出,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第一時間就始終奮戰在抗洪第一線。譚振國同志無私無畏的精神,真正做一名平時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險時刻豁得出的共產黨員的純潔性。
受9號臺風“梅花”影響,8月9日凌晨,營口蓋州市地區普降大到暴雨,持續一天的降雨不斷增大。短時間內,蓋州市小石棚鄉局部地方降水量高達285毫米,蓋州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
305國道被中斷,多座橋梁房屋被沖毀,數十條鄉村公路被沖垮,部分電力通訊設施倒塌,車輛無法通行,數千名群眾被困在“水鄉澤國”之中。危急時刻,人們最希望見到的就是警察。
“梅花”帶來強降雨引發的肆虐山洪,強襲蓋州市徐屯鎮、梁屯鎮、楊運鎮、小石棚鄉等地……最關鍵的時刻,譚振國最早出現在了最危險的地方。
切實做好我市防御強臺風“梅花”應急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交通局將全警動員、全警參戰,全力以赴做好防御強臺風“梅花”應急工作。
交警部門將做到“以雨為令”,加強對主要道路、重點部位、易堵點段以及橋梁、涵洞等易積水點段管控和疏導。對發生險情的路段和點位視情設置警示標識,采取繞行、禁行措施分流車輛,及時救助被水圍困及發生故障和事故車輛。
在幫助災區運輸、搬運救災物資的同時,協助鄉政府入戶核查群眾受災情況。在逐村逐戶登記中,道路被沖毀了,車開不進去,交警就靠著雙腳一個村一個村地走、一家一家地問,每天要在泥水中趟行30多公里,早上出發,半夜12點才艱難地回到指揮部。交通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譚振國的雙腳被水泡爛了,腳底板上血泡一個連著一個,大的套著小的,但第二天清晨,他們又準時出發了。
譚振國說:“這是我們應該干的,搶出一點時間,就搶出一份百姓的安全。” 在搶險過程中,譚振國的手都被石頭劃傷,腳也被水下滾動的石頭撞得青一塊紫一塊。直到險情基本排除后,譚振國同志才停下工作并離開現場,受感動的群眾一直將譚振國目送出了很遠……
參戰交警臨危不懼,戰天斗地,與軍民攜手創造了大災面前無大難的奇跡,用勇敢、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蕩氣回腸的英雄贊歌,使警徽在肆虐無情的狂風暴雨中綻放出奪人的光輝。
危難時刻豁得出——
自強不息,風雨中屹立不倒
2012年8月3日,受臺風“達維”的影響,蓋州地區遭受二百年不遇罕見的強暴雨襲擊,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致使山體塌方,公路基礎設施損毀嚴重,交通中斷。
從3日上午開始,譚振國同志按照局黨委的分工部署,立即組織抗洪搶險救援隊第一時間,親臨現場,靠前指揮……
發生災情后,作為蓋州市交通局副局長的他一直奮戰在搶修道路、橋梁第一線,第一時間打通道路,第一時間打通生命線。
8月3日暴雨在蓋州地區肆虐,譚振國一天都在巡視公路大橋,上午8點到什字街巡查,并與市委書記王慶珂、代市長趙國棟隨時保持聯系,為市委、市政府提供第一手路況資料,同時保證線路通暢。下午,譚振國接到報告,暖泉大橋發現塌陷。市交通局局長孫紹民和譚振國緊急趕到現場,下令封橋。下午4點孫紹民和譚振國剛剛離開大橋,大橋就發生了坍塌。譚振國下令對全市境內的老橋分包到位24小時監控。
譚振國說:“不管哪條路中斷,都要搶修,保證主要干線通暢,如發生災情,保證救援物資及時送到。”晚上6點交通局召開緊急會議,把各鄉鎮、城區劃分成片24小時監控。譚振國被分到小石棚。當譚振國到小石棚南溝小橋檢查時,發現小橋有塌陷危險,緊急調料、調集人員,在2小時內排除了險情。隨后譚振國又檢查了萬福、礦洞溝、青石嶺等老橋。
8月4日凌晨1點,譚振國剛從山區回到蓋州,王慶珂打來電話說老百姓反映一橋有裂口。譚振國和公路段段長鞠日明馬上封閉一橋,對大橋進行檢查。經過檢查發現是老百姓誤傳,但考慮到雨情、汛情的加大,建議暫時封閉一橋,隨后察看了二、三橋,并馬上給王書記回話,大橋保證沒有問題。在譚振國提供了一、二、三橋的具體情況后,王慶珂下令一橋封閉,二、三橋通車,但要控制大車過橋。早上5點左右,譚振國檢查二、三橋,發現沒有變化,可按原計劃進行。
災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責任。8月4日,上午9點左右,市委書記王慶珂給譚振國打來電話說:“交給你一個任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把任務完成好,現在有樹和障礙物從上游流了下來,堵住大橋,你想辦法清理掉。”此時水面離大橋只有50公分,已超警戒水位1米。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在洪峰通過的同時,疏通橋洞。譚振國和營口市交通局領導親自指揮,調來2臺吊車、兩臺鉤機組織指揮清理上游沖下來的障礙物。此時上游沖下來一個長6米,直徑3米的圓筒形裝著柴油的油罐。譚振國馬上給公共事業局局長楊學東打電話要求關閉燃氣,以免吊油罐失敗爆炸,與燃氣接觸產生更大的災害。危急關頭,整個大橋被封閉起來。
雨越下越大,8月4日中午11點,最大洪峰從大清河通過,洪水又急又大,不僅如此,還攜帶著樹木、油罐、木頭等障礙物,一旦將橋洞堵住,整座大橋不僅面臨被沖垮的危險,而且河水可能漫堤,沖到兩岸,情況萬分危急。
危急關頭,橋上僅剩下4個人和兩臺挖掘機,其中一個就是譚振國。他冒著危險,堅守在橋上。面對生死抉擇時,譚振國經過幾分鐘的努力,油罐終于被安全吊起,此時的譚振國終于松了一口氣。在洪水離橋面還有30公分時,王慶珂每10分鐘打一次電話詢問情況……
上午11點30分,王慶珂又一次告訴譚振國,水位離橋面25公分時一定要撤離橋面。譚振國在水位離橋面20公分時,王慶珂又打來電話要求譚振國必須離開大橋保證自身安全。但譚振國等人還在堅持工作,譚振國說:“不是我不怕危險,只是我明白如果不監測到橋的最大承受力,怎么給市委、市政府提供第一手資料,怎么保證百姓安全!”
還有15公分水將溢出橋面時,市領導看到譚振國還留在橋上,便立即撥通了譚振國的電話命令馬上撤離。當時清障工作剛剛完成。完成清障工作后,譚振國并沒有休息,而是密切監視一橋、二橋的情況。每10分鐘左右就向王慶珂匯報一次情況。第一次洪峰到來時,最低點已經平潮。王慶珂再一次詢問:“有沒有障礙物,水情是否穩定?”
洪流的激蕩、障礙物的撞擊、橋梁的顫動……直到下午3點,洪峰終于通過了。在4個小時中,他們將堵塞橋洞的障礙物通過挖掘機一一拉出,大橋保住了!在清理障礙物中,他一共打撈上來樹木千余棵……
“當時有沒有想到一旦出現危險的后果?”筆者問。“想不了其他的,就是責任;責任扛在肩上,什么都不在話下。”,譚振國說道。
而8月3日至7日,為了爭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救援時間,譚振國和所有搶修人員一樣24小時連軸轉。“在水中泡著、在雨中澆著是常事,這就是工作,檢查險橋、險路就得在水中……”對于譚振國來說,此時此刻沒有什么比災區群眾的利益更重要。
在搶通現場,譚振國頂著大雨、冒著生命危險現場指揮工作,雨大,叫喊聲聽不見,就打著手勢相互交流,一天下來嗓子嘶啞了,天黑道路看不清,就打開車燈照明,每天行車400公里巡查路況,18條縣級以上公路到處都是他的足跡,當驅車來到小石棚南溝小橋檢查時發現有坍塌危險,譚副局長緊急調動人員、車輛、物質,在2小時之內排除險情,隨后檢查了萬福、礦洞溝、青石嶺等路段和大中小橋梁,同時與市委王慶珂書記、代市長趙國棟保持聯系,為市委市政府提供第一手路況資料。
他在趕赴水毀現場受災地區搶修公路、轉移百姓、運送救災物質,同時調配40臺挖掘機、10臺裝載機、140輛翻斗車、5噸以上7米長的貨車50輛、客車63輛冒雨作業,晝夜奮戰,8月9日,18條縣級以上公路全線通車。
突如其來的洪水使人民群眾陷入了慌恐之中,人民交警的到來極大地穩定了民情,交警的出現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希望。譚振國就是這樣在幾十年如一日,在大災大難面前把困難和危險留給自己,當有人問起他你不怕嗎,譚振國說:“我不是不怕,作為領導在災難面前必須得上,保橋梁,搶修道路是我的責任,我們多一份責任,更多人的安全就有保障,要不是責任二字撐著,誰都害怕,正因為有責任所以無畏了”。
譚振國同志始終恪守著“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宗旨,從警20多年,他始終做到清正廉潔,公正執法,確保自己的管理轄區交通的一方平安,給老百姓留一方清譽、一個好口碑。他多年來先后被評為蓋州市委授予黨員“建功立業”標兵、共青團蓋州團市委評為“十大杰出青年”,在扶貧工作中,被蓋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營口市委市政府營口軍分區授予“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個人;2001年在《公路橋梁工程專題目錄》開發中,被營口市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效益活動成果評審委員會授予一等獎;共青團蓋州團市委授予蓋州青年“五四”獎章、蓋州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05年在抗擊暴風雪戰斗中,被遼寧省交通廳授予先進工作者;蓋州市政府春運領導小組、蓋州市交通委員會授予先進個人、蓋州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2007年在創建文明行業活動中被遼寧省交通廳授予先進工作者;2008年在春運工作中,被蓋州市政府授予先進個人;2009年在扶貧工作中,被蓋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2012年在防汛抗洪救災中工作中,被蓋州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事后,蓋州市交通局局長孫紹民和副局長譚振國帶領全局交警抗洪救災的事跡得到國家交通部、省廳、市領導的高度贊譽和認可:“嚴格執法,尊重生命,到了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還是公安交警他們是人民的子弟兵,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省、市交通系統領導到蓋州市視察災區交通水毀情況保障工作時,動情地說:全體參戰交通民警在道路狀況非常復雜的條件下,有效保障了通往災區道路的安全暢通,為搶險救災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在處置自然災害交通保障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為蓋州交警爭了光,成為全國交警的寶貴財富。能取得這樣良好的成績,得益于科學有效的決策部署和系統內強有力的執行力,也得益于各級領導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參戰交通民警服從指揮、忠于職守。為此,心靈受到震撼和升華。
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在危險時刻豁出去。一名人民交警就是一面鮮艷的旗幟,廣大公安交警在洪水中的英勇表現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評價。
“我所做的事情,都是我應該做到的;我永葆軍人本色,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譚振國如是說。
“譚言微中振人心,熠熠警徽鑄國魂”。在抗洪搶險的最前線,處處都能看見蓋州公安交警的身影,處處都能看見警徽在閃耀。警徽,在抗洪搶險一線熠熠生輝。廣大公安交警是我們人民的子弟兵,他們用實際行動譜寫著一曲抗洪搶險的英雄贊歌。大風大浪面前,蓋州公安交警再次經受住了考驗,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是一支關鍵時候拉得出,危急關頭沖得上,艱難困苦頂得住,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完全可以信任的鋼鐵隊伍。這是一個可敬的群體,他們熱愛人民,熱愛所從事的工作,在大災面前,他們挺身而出,不怕犧牲,甘于奉獻,抒發了一腔腔交通民警熱愛人民的大義壯志。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