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紀實:兵困神山
來源:作者:黃世英時間:2012-06-14熱度:0次
希夏幫馬峰北坡山窩窩里有個村莊,住著四五十戶人家,都是典型的藏式土屋,屋頂上都插著經幡。項目組長朱同興帶領隊員分乘兩輛汽車來這里,要測一條重要的地質剖面。古地磁專家莊忠海也要在這里采集400余塊古地磁巖石標本,來測定出希夏幫馬峰的地層年齡,繪出板塊碰撞前的漂移路線,揭開青藏高原隆升的秘密。
莊忠海帶著助手繞過一堆堆瑪尼堆,小心翼翼地從經幡下穿過,支起取樣機,隆隆的發電機聲響徹了山谷。
“你快看!他們好像朝我們來了。”他的助手突然指著山下喊起。
蹲在取樣機前的莊忠海站起來觀望,滿載一車人的大卡車瘋狂般地爬上山來,農民紛紛跳下車將隊員包圍。
村長打量著隊員們:“你們是干什么的?”朱同興掏出介紹信交給村長,村長看不懂漢字,火氣地指著取樣機喊起,“這些怪聲音,會把山神驚動的,你們趕快離開這里!”莊忠海見一群孩子將采好的古地磁巖石標本踢到一邊,急忙俯身拾起,剛要裝進樣品袋,被一個村民一把奪下:“一塊也不能帶走!帶走了山神就會降災的,我們的牛羊就會死掉的!”朱同興向村長解釋地:“青藏高原地質大調查是國家重點項目。我們到這兒開展工作之前,縣長、縣委書記都親自接見了我們。”“可我們沒聽說呀!縣里、鄉里都沒有跟我們打招呼。”村長疑惑不解地,“既然縣里重視,那么縣長、縣委書記為啥不陪你們來呢?”朱同興:“如果您不相信,派代表和我們一起去縣里,就會搞清楚的!”村長傲慢地:“我沒這閑工夫,還是你們去請縣長、縣委書記來吧!”莊忠海氣憤地:“豈有此理!你們這樣干,要影響我們工作進度的!”一個青年農民撲過來推搡著莊忠海,幾個年輕隊員見狀沖上前去。
“都站住!”朱同興為了防止事態擴大,向隊員喝令道,“不許動手!”“你們汽車壓壞牧場的草了!”那個青年農民找茬地,“你們要賠!”“賠一萬元!不賠,就扣人、扣車!”眾人七嘴八舌地吼成一片。
朱同興經過反復交涉,村長同意放他去縣城把縣里領導請來證明。
朱同興開著三菱車趕到縣城,梁縣長聽完匯報后親自寫了封信。
朱同興晚上8點多返回村里,村長接過信看了半天扔到一邊:“別用這條子唬人,到哪都能隨便搞來一個,縣長不來你們就是假的!是騙子!”朱同興無奈又驅車去鄉里匯報。鄉長是一位懂漢語的藏族年輕人,聽完朱同興匯報后說:“縣里關于你們來這里開展大調查的文件早就下來了,但不知道你們什么時候來,就沒跟村里打招呼。”朱同興跟隨鄉長來到村長家,鄉長跟村長講了半天,村長連連搖頭。
鄉長愛莫能助地:“前幾年,山外來過幾伙人,打著各種旗號騙走了村里不少蟲草,還給了不少假錢,他們現在不敢輕易地相信外邊來的人了。”朱同興又驅車去縣城再次匯報,縣長派扎西副縣長前去處理,并由縣公安局長陪同前往。警車剛駛到村頭,村長匆匆地迎上前獻上哈達。
扎西副縣長用藏語嚴厲地批評了村長,村長謙恭地:“拉索!拉索!”朱同興像鴨子聽雷一樣,唯一能聽懂的是“西部大開發”“國家重點項目”等夾雜在藏語中的幾句漢語。扎西講到最后將村長的手拽過來,又將朱同興的手也拉過來:“以前是誤會,大家沒有溝通過,從今往后都是朋友。”村長的大手緊緊地握著朱同興的手。藏族同胞有個習慣,一旦跟你握手了,問題就圓滿地解決了。村長從兜里掏出駕駛證,羞愧地交給了朱同興。
朱同興對扎西副縣長與村長說:“我們在這里還需要工作幾天。”村長憂心忡忡地:“你們不但打鉆還要把山上的石頭帶走,這樣會把風水破壞了,暴風雪、泥石流都要下來,我們的莊稼就沒有收成了。”扎西勸說地:“他們少少采一點點,破壞不了什么。其他地方的神山,他們去年也采過標本,到現在那里什么也沒發生。”第二天山上又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幾天后,隊員們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第二年春天,項目組又來到這里補做些工作,村長向隊員們獻上哈達,并派出幾名村民協助采集標本。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