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過無痕情無限
來源:作者:應勇華時間:2012-05-05熱度:0次
——江西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關注弱勢群體記實
在采訪江西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如何關注弱勢群體時,記者仿佛置身于《命運交響曲》悲壯與激昂的旋律中,聽見貝多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慷慨之聲。
這個連續五屆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稱號的隊伍,在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同時,讓全體職工分享單位發展的成果,成立了扶貧濟困基金會,更好地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問題及救急濟難等需要,進一步加強了對困難職工的救助力度。三年來,該隊積極走訪困難職工、遺屬、勞模499戶,發放溫暖資金192.74萬元。實施小額借款扶貧,為有創業愿望的待崗職工提供資金,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安排生活困難職工家屬就業。發放扶貧助學款,幫扶困難學生,譜寫了一曲曲愛心主題歌。
事件回放一:“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在沒有心的沙漠,在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卻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2012年4月28日,曾風行大江南北的《愛的奉獻》悠然回響在江西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辦公樓一樓大廳,這里在舉行為“花季少年獻愛心”捐款。
今年4月,該隊職工楊煥江、陳暉夫婦之子楊文強被醫院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魔不僅摧殘著年僅16歲少年稚嫩的身體,更摧毀了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巨額的骨髓移植手術費用和高昂的治療費用壓的這個家庭不堪重負。據醫院初步估算,楊文強的骨髓移植手術費用和治療費用高達100萬元。
花季少年的病情,牽動著水文人的心。病魔無情,人間有愛。4月24日,一份為白血病患者捐款的倡議書出現在隊網站、公告欄等醒目地方。全隊干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上至隊領導,下到普通職工,都踴躍捐款。駐外分院也打電話到工會,詢問如何將野外職工的捐款上繳。當問捐款人為什么捐款時,他們都這么說:“盡一份同事的情”、“獻上一份自己的愛心”。據不完全統計,520余名職工參加了捐款,捐款額16余萬元。
楊煥江、陳暉夫婦在給單位領導和同事的感謝信中寫道:您們的善行義舉給予了我們全家人極大的安慰,也鼓舞了在病榻上與病魔作斗爭的楊文強,給他送去了勇氣和希望!大家的愛心善舉不僅解決了我們全家的燃眉之急,更堅定了我們戰勝病魔的信心,同時也讓我們感到單位大家庭的溫暖,這份愛心將伴隨我們一生。
事件回放二:2007年4月,九江財校畢業在廈門打工的江西地礦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九江分隊退休職工周志軍之女周秀娟,經廈門市第一醫院、解放軍174醫院診斷為惡性骨腫癌。周志軍一家六口,妻子無工作,一子單位停薪留職,另二子均在外以打工謀生。周志軍為女兒的病東借西湊花掉了10萬余元。據醫院提出治療方案為截肢或換骨,初步估計治療費25萬元左右。殘酷的現實給這個弱勢的家庭當頭一棒,如此龐大的醫藥費,對這個并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面對高昂的醫療費,一家人陷入困境中。當水文隊黨委和工會領導得知此事后,立即在全隊職工群眾中發起愛心捐助活動。
周秀娟的病情與困難,牽動了該隊領導和職工的心。全隊干部職工群眾,甚至連民工都踴躍參加捐款。短短幾天時間里,共有400余人參加了捐款,收到愛心捐款20000元。
當從隊工會主席手中接過沉甸甸的愛心捐款,周志軍感動得泣不成聲:“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代表我全家及我女兒,向您們為挽救我女兒生命的高尚品德,同時也給我送來了崇高的愛心和關懷表達謝意。謝謝組織上和各級領導以及同志們的關心與幫助,是您們給了我女兒延續生命的希望,我向組織及所有關心我的領導和同志們說聲謝謝?!?BR> 曾經患惡性骨腫癌女孩,倏忽已逾6年,經過治療,今天恢復怎么樣了?經過多方周折,5月3日,記者終于拔通了周秀娟的電話。
現在某公司上班的周秀娟,由于工作繁忙,只發了個短信給記者:當時我24歲,剛畢業幾年,沒有什么積蓄,看病的費用很高,自己和家人都很無助,不想這么輕易就放棄年輕的生命,但面對那么大的壓力又無所適從。當得知有那么多好心人在關心我、幫助我時,心中無比感動,更加覺得就算是為了那么多好心人我也應該堅強,對自己要有信心,于是懷著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病魔,積極配合治療,現在身體恢復的很好。很感謝大家給了我勇氣,讓我可以戰勝病魔,重新生活。很感謝大家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