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詩歌,心中有一條河
——讀白麟的詩
楊廣虎
白麟是我的老朋友、好朋友,是一位一直以來活躍在寶雞、西部乃至中國詩壇的優秀詩人;想到他,我的思緒就會回到歷史上的周朝,一位叫“白麟”的民間漢子在田野接受“采詩官”的“記錄”;看了他的詩歌,你就會發現,他在用心、用情,穩扎穩打、堅持不懈地抒寫著屬于自己的“新詩經”。
我讀過白麟許多詩作,總體來講,他的詩歌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白麟詩選》(1987/7 內部油印,收錄32首)、
《初雪》(1990/5中國寫作學會教育院校研究會編輯、《作文導報》雜志社出版,收錄37首)、《風信子》(1991/8 寶雞市作協"秦嶺詩叢"內部出版,收錄40首)、《春天不遙遠》(1993/5寶雞市作協內部出版,收錄38首)為代表,開始自己的詩歌創作起步階段;以《寒門》(1996/4寶雞市作協內部出版,收錄22首)、《風中的獨葉草》(1999/3作家出版社,收錄64首)為代表,自由抒情、彰顯才華,不斷成長階段;以《慢下來》 (2009/7太白文藝出版社,收錄156首)、《在夢里飛翔》((2017/1寧夏人民出版社,收錄130余首)、《附庸風雅——對話<詩經>》(2017/8西安出版社,收錄70首+9幕詩劇《詩經賦》)、《白麟的詩》(2020/1陽光出版社,收錄150余首)為代表,不斷反思,回歸平靜,自覺構建自己的個性詩歌世界,走向日臻成熟階段。白麟的詩歌歷經三個階段,在不斷淬火和陣痛中,蟬蛻蝶變,孜孜不倦向詩歌的高峰不斷邁進。
無論那個階段,我覺得白麟都以一個深受周秦文化影響、充滿善意和溫暖、站立在《詩經》源頭的詩人身份,切入生活,守護詩歌,從青春勃發、清澈前行,到激揚抒情、真情幽思,再到逆行反思、包容寬恕,且歌且行,舒緩自如,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詩歌之路——這條路,是泥土為路,兩邊遍布野草野花,空氣純凈,天空蔚藍,從農村到城市,從泥土到柏油,失去了一些,也得到了一些,唯一堅守的是自己純凈、高尚、向上向善的詩歌精神。
讀白麟的詩歌,你首先會發現,在他的心中,有一條清澈純凈的河。這條河,讓我想到了石頭河、渭河,黃河、長江,想到了秦嶺山中那些日夜流淌在家門口的無名小河,這些河流與山川,孕育了大自然的生命,也給從太白深山走出來的白麟血液中輸入了原始的“母乳”營養,內心純凈,萬物美好,放聲高歌,暢意抒情,讓他終生享用,矢志不改,也奠基了他詩歌青春、明亮、清朗的底色,保持了詩歌的綠色和純真。
可是今夜
化雪風還沒吹來
我睫毛的房檐水
已打起了線線
——《老家的雪》
把光投進水里
長出火焰,和愛情 童話,浮光掠影 生活,靜水流深 冰冷 跟堅硬的石頭沆瀣一氣 水底,泥沙俱下 進不來一絲光影 ——《光影》
我在最近剛出版的《白麟的詩》中,仍然能讀到這些通俗易懂、帶有西府寶雞地域特色語言的詩句。初學寫詩的人,大多會關注身邊的植物、動物和環境,直接抒情,略帶青春的羞澀和不甘臣服的勇氣,熱情奔放,勁頭十足,直抒胸臆,揮斥方遒。特別是以白話文字為載體的中國現代詩歌,打破了舊體詩格律等“束縛”,借用西方的一些寫作技巧,形式更加自由,大大地方便了詩人的表達。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詩歌最好的年代、狂熱的年代,隨著席慕蓉、汪國真、海子、駱一禾等詩人的興起,如同今天的“網紅”一樣,一時席卷中國。作為那個時候的年輕詩人白麟,也情不自禁地卷入詩歌的“狂歡”,開始了自己偉大且艱難的詩歌之旅。
讀白麟的詩歌,你會發現,在他的心中,有一條質樸善良的河。這條河,處處充滿愛意,這種愛意,不僅僅是親情、愛情,還有一種大愛。也不僅僅是對鄉土、愛情的歌頌。
風吹西海固
我聽見石頭在羊群里哼鳴
我聽見大地在枯草上歌唱
——《西海固越冬》
把花朵還給春天
讓枯朽留下來 把悲歡還給歲月 讓孤寂留下來 把苦難還給今生 讓愛留下來 把呼吸還給人間 讓風留下來 把骨骸還給大地 讓火留下來 把名字還給你 讓心留下來 ——《還給你》
讀白麟的詩歌,你會發現,在他的心中,有一條憂傷多思的河。讀《白麟的詩》四輯中,無論是“浮世繪”、“望故鄉”,還是“踏歌行”、“風雅頌”,對底層生活的關注和詩人的憂患意識,我們會明顯感覺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中國文人儒家教育的結果,詩人也不例外。
綠油油地人見人愛可惜這些青菜長錯了地方它們跟許多進城的農民工一樣是黑戶 ——《河灘上的菜地》
我要做個暗探 潛入深淵 尋找很多見不得光的 真相 也許,沒有光的地方 更能看清光的方向 ——《深潛》
對城市的質疑、反叛,對日常生活的反視,詩人表現更個體、更決絕!詩人不是迎合時代,更應反思當下;不是高聲歌頌,更應振臂呼喊。“憤怒出詩人。”我們應該自覺介入生活,對生活認真剖析,才能寫下不同于風花雪月,錚錚如鐵、打動人心的詩歌。這才是一個成熟詩人的思想和語言。
“詩言志 歌詠言。”當詩壇的各種喧囂終歸平靜,當各種流派各種詩潮招搖過市,“裝神弄鬼”,人們很少或者再也記憶不起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世上幾乎沒有什么“永恒”,“永垂不朽”有可能是一廂情愿的事情,我們也才知道,經典式的詩歌寫作是多么的艱難和不易!當詩人白麟由一個熱血青年從一個小縣城出發,在城市的大染缸里踽踽獨行,游走城市,回望故鄉,在俗世的生活中,如同蓮花,心懷慈悲,堅守著“詩歌陣地”,是何其不易!一切終歸風平浪靜,憑欄望月,我們生命中,有多少事多少人值得記憶?
慢下來!我們的靈魂已無處安妥,我們應該珍惜生命中那些被熟視無睹的!詩歌應該是多義的,一首詩歌完成了自己的詩寫,我覺得它的使命就已經結束了,其他的交給讀者,至于讀者從中能感悟多少,那就是讀者的事情了。白麟近年來的詩歌,我覺得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思量人生寂滅、發現生命意識,不媚俗、不對立,自覺回歸詩歌文本和個人內心,始終呈現給我們的是美好和正直,達到了詩歌的精神高度和形式、語言、內容、細節、意象、意境等的統一完美,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表現出了一種擔當、甚至固執的“詩歌責任”,寫出了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詩句。例如:“其實我見過這座城市的白云 /那么白 /像羊羔的毛皮 /這些白云不在天上 /而游走在城市邊緣 /幾戶彈棉花的匠人左右。”(《白云》) “秋天難道就這樣/席卷大地/為先聲奪人的嚴冬/騰開道場 /。” (《秋日素描》) 等等。
特別是要做“烈士”的白麟,讓我看到了一個平時溫文爾雅的西府小伙,骨子里原是熱血爆發的關中漢子!
眼見越來越多的樹葉
被寒風一遍遍敲打
身形愈發單薄
曾經青枝玉葉的吟唱
早被候鳥帶去遠方
而后讓霜雪越擦越硬
直到敗下陣來
直到交出土黃色的
金印
我在窗內見證這支隊伍
堅守高地
為大雪即將發動的攻勢
斷后
一面烽煙殘卷的戰旗
非要等到最后一搏
才搖搖晃晃
不甘地倒地
這些落葉呀
要做烈士
——《這些落葉要做烈士》
白麟,一位人品極好的朋友,不僅僅是一名詩人,還是一名熱情的文學活動家,寶雞文學的“旗手”,為寶雞文學的整體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也是一名記者、詞作家和文化策劃撰稿人。生活還需繼續,理想還要堅持,詩在遠方,在物欲橫行的城市,人情薄涼的人間,白麟一直在堅守、守護詩歌,心中永遠流淌著一條日夜不息、自我洗滌,胸襟寬闊、萬千格局,屬于自己的詩歌之河;這條河,孤寂且冷靜,低調而寬容,有吶喊、更多的時間是沉默,不斷滋養著詩人,使其盡可能地尋找著詩意的棲息。“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我期待隨著白麟個體經驗的豐富,內斂、哲思,他的詩歌品質會越來越好,在無聲的詩句中,讓我的心靈感到“震耳發聵”!
楊廣虎:1974年生于陳倉,1989年公開發表小說和詩歌。著有歷史長篇小說《黨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說集《天子坡》、《南山·風景》,詩歌集《天籟南山》、文學評論集《終南漫筆》等。獲得西安文學獎、首屆中國校園詩歌大賽一等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理論獎,陜西文藝評論獎、首屆陜西報告文學獎、全國徐霞客游記散文大賽獎、中華寶石文學獎等。1996年—2016年在秦嶺終南山生活。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等。現居西安,國有上市公司高管。
白麟:詩人、詞作家、文化策劃撰稿人,陜西太白人。出版《風中的獨葉草》《慢下來》《音畫里的暗香》《眼里的海》《在夢里飛翔》《附庸風雅——對話<詩經>》等6部詩歌集,曾獲全國魯黎詩歌獎、陜西省柳青文學獎等。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陜西省職工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現居寶雞。
上一篇: 《厚墻》有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