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藍月亮文學社隆重舉辦中國著名細書大師朱念青書法研討會
2017年12月16日,青島的許多知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美術家、藝術家歡聚在四方大酒店,隆重舉辦中國著名細書大師朱念青書法研討會。中國榜書協會常務理事青島分會會長云發海,中國榜書協會常務理事青島分會秘書長張明玉,中國散文家協會常務理事,青島藍月亮文化傳媒公司總經理于向陽,中國散文家協會理事,青島藍月亮文化傳媒公司副總經理李巖,青島藍月亮文化傳媒公司副總經理康與忠,與中國榜書協會青島分會,青島藍月亮文化傳媒公司的三十多位作家,藝術家歡聚一起,對于細書大師朱念青先生取得的成就表示熱烈祝賀。中國的榜書大師,青島榜書協會主席云法海先生現場揮筆,把用金粉寫就的書法作品分給到會的朋友。
眾所周知,早在1981年全國“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上,朱念青先生細書《魯迅詩全集》組成的魯迅頭畫像,在北京藝術界引起轟動。全國人大委員長鄧穎超參觀后為之題詞:“有志青年,妙筆生輝”第一人。中國書協主席舒同題詞:“海內細書,當今第一。”杭州西冷印社社長沙孟海題詞:“0世紀細書泰斗。”
在1983年,朱念青先生在四寸見方內書寫《孫子兵法》十三篇,七千四百余字,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先生見后稱贊“點劃精妙,海內罕見”,并書贈“縮龍成寸”四字以示贊譽。
朱念青先生把三萬二千多字的《詩經》寫在一尺見方上的宣紙上,在日本展出時引起轟動,有人要斥巨資2000萬元購買收藏,朱念青先生并沒有為之所動。
自1965年起,朱念青先生以不同書體多次參加市、省、全國及國外展覽。1978年獲“青島市草書書法大賽一等獎”
朱念青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原青島市書協副主席、市文聯委員、市政協委員。自童年時代就愛好書法,拜師著名書畫家、青島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杜宗甫先生,據朱念青先生講,有一個特殊時期,杜老曾經居住在他家里,他更是抓住時機,朝夕求教,如饑似渴地向杜老學習山水、書法和篆刻藝術。使自己的書法和篆刻藝術得到飛速發展。朱念青對于書法藝術的獨創精神——對于細書的鉆研、實踐和取得的空前成績。然而開始的書寫并不順心如意,不是墨汁的濃淡不適宜,就是毛筆用起來不順手,或者由于精神一分散,把字寫走了形,總之是“一字不慎,全盤皆輸”,于是寫了扔,扔了寫,一次次的失敗中終于積累了成功的經驗,積小成功為大成功,終于可以凝神屏氣,聚“精、氣、神”于筆端,準確無誤地完成一個整篇了。
而這些看上去好像是“一氣呵成”的作品,往往是他用半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一筆筆寫就的,卻從中看不出一點銜接的痕跡。字跡要小,小到十個黍子粒并排的位置可以寫13個字,否則不能稱之為“細書”,可是只“小”不“妙”、不耐看又不能稱其為藝術,如果我們放大了來看其中的每一個字,點劃形態皆可用“八法彪炳、氣韻生動”形容之,真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讓人嘆為觀止。每每寫罷一幅細書,朱先生端詳著自己“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的“新生嬰兒”,就有說不出的欣慰和愉悅,并有了進一步寫好細書的興致和決心…
朱念青先生曾長期浸淫于鐘張、二王、褚遂良、孫過庭、顏真卿、懷素、米芾、王鐸這些中國歷史上的大師名家,漸漸地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也正是朱念青書法藝術成熟的標志。從此,他便在全國、省市各種書法藝術展、書法大賽中“拋頭露面”,并多次獲獎,漸漸地名聲鵲起,為國內書法藝術界所矚目。
德藝雙馨是人們對朱念青先生的贊譽,謙虛,誠懇,穩重,熱情,這是人們對朱念青先生的評價。更加令人稱贊的是朱念青對于書法藝術的獨創精神——對于細書的鉆研、實踐和取得的空前成績。我們從他的細書可以看到他已經領略了恩師杜宗甫先生精妙細微的微雕技術,并予以發揚光大,朱念青先生已經走在了全國細書的榜首,是我們青島走向全國的細書書法大師。
朱念青先生重視書法理論研究并用于書法教學。1980年至1985年任教于市工人文化宮書法高級班;1986年至1989年擔綱中國書畫函授大學青島分校書法系。培養了諸多的書法人才,對島城書法健康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曾獲“青島市成人教育積極分子”稱號,也曾出席“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大會”。
我們歡聚在四方大酒店,學習研討朱念青先生的作品,促進了青島書法藝術界的文化交流。展示了我們青島的書法成就已經走在全國前列。盡管朱念青先生碩果累累,桃李芬芳,但他做人從藝都非常低調。他語重心長地說:“做人做事都應求實務本,不可張揚,但這不等于守舊,以朱念青先生的個性而言,他更喜歡挑戰,喜歡迎難而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就是朱念青先生一席話給與我們的啟迪。
在此,我代表中國散文家協會,中國榜書協會青島分會,青島藍月亮文化傳媒公司的全體與會會員衷心祝愿朱念青先生在書法藝術之途新的探索中,百尺竿頭再創新,華夏九州美名揚!
上一篇: 寶劍鋒從磨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