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出書——賞《古韻閩西》系列叢書

來源:作者:呂洪榮時間:2017-08-31熱度:0

老阿出書

——賞《古韻閩西》系列叢書

                    (呂洪榮)

夏日的一個下午,一位頭發蓬亂加上臉龐黝黑的中年男子風塵仆仆地出現在我的辦公室,同事誤以為他是來反映涉及土地權屬糾紛問題的群眾。落座后,同事看到我對他畢恭畢敬,又是老阿又是老師地叫著,開始對他刮目相看。再看到他拿出一套8本且每本書都有他親筆簽名的《古韻閩西》系列叢書,同事對他已是崇拜有加。等他走后,這位同事迫不及待地拿出他送我的一本書認真翻閱,之后對我說,別看他衣著隨便,不修邊幅的,原來他是我們閩西的攝影高手?。?/p>

這位被我喚著老阿的人,就是《古韻閩西》系列叢書作者、閩西日報攝影記者朱裕森。

在客家人心目中,凡是帶有“阿”字的,比如阿公、阿伯、阿姆、阿姊等,都是比較親近和受尊敬的人。老阿因常年留著貌似阿凡提的胡子,加上他說話幽默又帶有濃重的客家口音,溫和而極具某種穿透力,因而他自從事攝影記者始就被同行稱作老阿。

老阿1986年開始學習攝影,曾首任福建省長汀縣攝影家協會主席、福建省攝影家協會、福建省華僑攝影家協會和福建省青年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龍巖市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龍巖市作家協會會員、龍巖散文家學會會員。

我和他相識已有二十多年時間,起初是彼此都喜愛攝影,后來由于工作關系,我經常向他要些單位需要的照片而熟絡起來。再后來我和他兒子又成了好朋友,彼此間便走動得更加頻繁。

早在2015年6月,老阿就給了我這套叢書的電子版,當時只是粗略地游覽了一遍,并沒有在腦子里留下太多的印象。但自從看到這套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印制的叢書后,我便發覺,這套叢書,凝聚了老阿對攝影藝術的執著,更凝結著老阿對閩西這塊沃土的熾熱情懷。

閩西是客家祖地,閩西厚實的文化是一代又一代閩西先輩們在這片神奇土地上耕耘稼穡、休養生息的見證。他們從中原輾轉南遷,帶著根深蒂固的中原文化,之后吸收當地土著的先進文化,進而形成了絢麗多姿的閩西文化。其文化特性又鍛造出閩西人的精神品格,并最終通過物態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來展現。此外,祖屋、祖祠、祖墓、祖廟、族譜、牌坊以及附麗在這些物象之中的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也成為塑造閩西文化的重要標識之一。

據老阿介紹,這套叢書可謂歷盡艱辛,前后花15年時間,爬了無數座高山,走遍閩西的各個角落;開壞了三輛高爾夫,行程幾十萬公里;用壞了好幾架相機,拍攝出幾萬張閩西古文化的照片;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采訪了民間無數的歷史故事,總撰稿超百萬字……最終凝聚成這份沉甸甸的碩果,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這套叢書分為《閩西古橋》《閩西古道》《閩西古寺》《閩西古宅》《閩西山水》《古韻汀江》《民俗風情》和《民間技藝》。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有順和龍巖市文聯主席王永昌分別為叢書作序。

這套叢書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作者懷著對這片土地及這片土地上的人與物的尊重和熱愛。他說:“閩西的古文化,每一樣都是一本書,都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閩西文化之深厚,不是能用幾張圖像幾段文字來表述的,我所做的,只是歷史長河里的一個片段,涉及的只是些皮毛……”因為尊重,老阿不仰望歷史,也不俯視生活,而是重視讓歷史與生活本身發聲。

翻開《閩西古橋》,迎面而來的是散落在閩西崇山峻嶺中各式各樣的磴步橋、浮橋、漫水橋、粱橋、石拱橋、廊橋。閩西古橋,素以歷史悠久,技術精湛,規模宏偉和雕刻細膩而聞名中外,長汀的七里橋、七古橋始建于五代。上杭縣的駟馬橋建造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有著“駟馬樵歌”的生動傳說??梢哉f,每座古橋,不僅凝聚了客家人的勤勞、聰明和智慧,更在建筑結構形式和施工工藝上獨樹一幟。老阿在《閩西古橋》后記中自述道:“春天拍寬闊溪流中的古橋,春風搖曳柳葉青青,猶如一次踏青;夏天拍石拱橋,天空碧藍空氣清新,就是一次賞景;秋季拍溪澗的廊橋,紅葉滿山水流平緩,就是一次美好的秋游;冬日拍粱橋,霜雪皚皚別有一番風味,當是一次鍛煉身體的機會?!碑斠粋€人對某件事情入了迷,再辛苦也會感到暢快,老阿便是。

《閩西古道》則可以通過作者的鏡頭,重現和喚醒被歷史埋沒的古道。讓讀者去追蹤閩西祖先遷徙、開基、繁衍的足跡;了解朝代興替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研究客家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交融。老阿坦言,在《古韻閩西》系列叢書中,尋訪難度最大的當數古道。因為隨著公路交通的改善,最早被荒蕪的便是古驛道,尋找古道就猶如考古一般。2013年1月19日傍晚,老阿在采訪連城縣林坊鄉五寨古道的歸途中,車子在空間轉了六圈后,翻入92米的懸崖下,后經連城消防隊員摸黑救援才得以生還。成為老阿一生中最難忘記的一朵“花絮”。他說,每追尋一條古道,自己就像是一頭野豬,雖疲憊不堪但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欣賞《閩西古寺》中的那一座座超塵脫俗、凈化心靈的遠古寺廟,感受到的是“不動如山,湛藍似水”抑或是“平常心是道、須誠懷謙遜”。

《閩西古宅》中所看到的閩西古民居,因高度融合了客家文化和河洛文化,其建筑藝術博大而精深,并形成一縣一特色,一屋一景致。如客家圍龍屋,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左右對稱,以房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太極形整體,內有多套生活單元,適合上百人的大家族居住,體現了客家人勤勞、智慧、團結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

此外,《閩西山水》《古韻汀江》《民俗風情》和《民間技藝》均各有側重,各具特色,溪流山澗、原始密林全被老阿攝入其中。多年來,為了全方位地搜尋、發現和拍攝,可謂歷盡千辛萬苦,那種苦并非幾句話能表達,全都融入了照片的元素里,并以照片的獨特語言表達出來。這套叢書,既是圖像學意義上的閩西史,也是閩西文化遺存迄今最翔實的直觀展示。

“翻開他的每一本專集,你會發現,那決不是濫竽充數的拼湊,也不是單純影像的疊加,更不是嘩眾取寵的羅列。我甚至覺得,這套叢書的存在甚至比其在藝術上的創意更有價值。因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叢書中的許多古寺、古橋、古宅已開始逐漸消失,我們這一代和我們的后輩就只能通過這些存留的照片,去追尋客家先人的足跡,去感受前人的歷史脈搏,去記住客家先民千年輾轉的鄉愁。”龍巖市文聯主席王永昌對這套叢書如此評價。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ww484e5566|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国精产品wnw2544a|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男人桶进女人p无遮挡小频| 女人182毛片a级毛片|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heyzo朝桐光在线播放| 狠狠做五月深爱婷婷天天综合|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welcome| 交换朋友夫妇2| 91天堂国产在线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天天综合天天色| 日韩一本二本三本的区别青| 国产免费1000拍拍拍| 中文字幕第7页|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午夜|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美女被视频在线看九色|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4hu四虎永久地址| 旧里番洗濯屋1一2集无删减| 国产亚洲欧美视频|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 烈血黄昏中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天天干天天射综合网|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韩国一级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