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游蕩》是作家張煒的書《你在高原》的最后一部。該書45萬字,計四卷,共十章,我用了16天拜讀完畢,又用了兩天整理了讀書感受。
《你在高原》誠如作者所言“它仍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系列作品。在這些故事的軀體上,跳動著同一顆心臟,有著同一副神經網絡和血脈循環系統。”
這部書“但它的主要部分還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反映了作者那個時代出生的人所歷經的社會問題,而由此對國家、民族、社會前途命運所作的反思。文中(自序)張煒道:“這一代人經歷的是一段極為特殊的生命歷程。無論是這之前還是這之后,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這些人都將是具有非凡意義的樞紐式人物。”
讀這本書,讓人充分了解那個時代,及那個時代出生的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憂,對于理解現實和把握未來具有深刻意義。
《無邊的游蕩》中深刻揭露了身經百戰的某老干部面對燈紅酒綠的生活,迷失了自我,放棄了共產主義信仰,成為金錢的奴隸。文中有兩個重要事件:一個是農村漂亮少女荷荷為大鳥集團服務,后發展至精神錯亂直至最終又被拐騙進娛樂城賣淫,最后荷荷自焚連同燒了那個惡窟事件,結果這位農村少女“化蝶重生”,引人嘆息;另一個重要線索是革命老干部岳貞黎和其干兒子岳凱平父子圍繞保姆之爭的事件。岳貞黎出于個人私心,其極力否定干兒子岳凱平與其保姆結合,并用卑鄙手段致保姆帆帆懷孕,并轉借保姆帆帆與其廚師田連連結婚之名而掩人耳目,最終事情敗露,在他臨死之前還利用手段妄想逼帆帆回到他身邊,但沒得逞。
作者在無邊的游蕩中觀察和接觸到許多問題,反映了當前中國社會“欣欣向榮”面貌之下的實際存在某方面坑臟現象,許許多多沉渣泛起,沒落腐朽的生活方式在中國大地涌現,敲榨、勒索、賣淫、嫖娼、私欲膨脹、走私……為了攫取金錢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中國鄉村大地正面臨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嚴重問題……讀來令人沉痛,使人悲凄,讓人反思,給人以驚醒。
面對洶涌的“金錢萬能”之潮,唯讓人欣慰的,還有些革命老干部至死未放棄信仰,保持革命本色。而文中岳貞黎這一反面角色,其發生的質的“蛻變”,無不說明著一個事實:既便歷經血雨腥風的場面的革命功臣,如果放棄信仰,面對舒適的環境,也會腐敗導致變質。
革命者于畔,在戰爭中,冒死救下岳貞黎,而岳在革命勝利后的一系列驚人的表現實在令人詫異:當帆帆在東部農場經營良好時,岳貞黎為誘使其回到他的身邊竟出動關系收回帆帆的農場為由,派廚師田連連去農場并說“你沒有按時交上那筆錢,農場收回了。它有了新主兒,人家很快就來接手的”,最后帆帆交上了那筆投資農場錢,又受到當地某個家伙百般刁難以“上邊傳下話來”為由,“錢在這時候的確解決不了問題”。“帆帆將所有農場的經營手續、稅單之類的全找出來了”,但是他們仍然逼帆帆就范,“主要是有岳貞黎的人在后面撐著。”結局,一場無理取鬧的局面出現了:“大約一共有二三十個穿制服的人,他們分別到工人宿舍、辦公室、吵著搬東西,推推搡搡。到處都是喊叫和罵聲......”
這時候,岳凱平搬來的救兵及時趕到:"那些車子在大門口停下,一些頭戴鋼盔的人涌下來------我這會兒看清了,這一次是警察!他們一進門就大聲吆喝,喝令那些砸東西的人馬上停手。有人還想發橫,立刻就被鋼盔們給戴上了手銬......"這場鬧劇嘎然而止。
故事有了進展:“我發現凱平從下了飛機的那一刻誰也沒看,他徑直迎向帆帆走過去......帆帆的淚水嘩嘩流下來......她抱起了孩子往前走了幾步。”,有情人終成眷屬。
革命干部岳貞黎,這一角色,在中國革命勝利后的社會生活現實中確乎存在,并且影響很惡劣,令人不斥,令人痛心。
《無邊的游蕩》一書,是對中國社會現實矛盾和人物內心沖突揭示最全面的一部百科大典,從書中可以看到中國現實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讀罷此書,掩卷沉思,我認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習總書記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共產黨人在中國解放戰爭中能肩負其民族勝利的歷史重任,同樣在和平建設時期也具有直面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的勇氣,因此,國家發展中暫時出現的問題也一定會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