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相信任何人》讀后感
斷斷續續讀完這本書,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這是我網購一批圖書中的一本,書的名字和一些名家對本書的高度評價吸引了我。當然,讀完這本書,就如美國《出版人周刊》所評價的一樣,此書精妙地避免了可能淪為不入流的手法的敘事,構建了一個令人后背生寒、出乎意料的高潮。
故事的主人公克麗絲是一個從二十幾歲如花美麗的年齡開始意外喪失記憶的中年女子。每天早上醒來,她都會完全忘了昨天的事——包括她的身份、她的年齡、她的過往,甚至她愛的家人,面對的是一個她自認為陌生而令人恐懼的“陌生環境”。尤其讓她恐慌的是,在她枕邊陌生有些蒼老的男人,自稱是她丈夫叫本的男人,幾乎每天都會大致復述她為什么失憶,她是個怎樣的人,她有過怎樣的生活,關于她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這個“本”每天重復的告知。
失憶的克麗絲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雙眼探尋著丈夫“本”讓她看的世界,浴室墻上、鏡子上的照片,厚厚的剪貼簿,白板上的留言,但這一切似乎都像是水面瞬間掠過的飛影,無法抓住,就像散入風中的灰燼,在克麗絲的過去和現在,只留下一段漫長無聲的空白。
每翻一頁,每看完一個章節,都會激起我越來越強的好奇心。推著虐心情節往前走的是納什醫生,他每天給克麗斯打一個電話,告訴她有一本日記,并提醒她記得去衣柜的鞋盒里面拿出日志本來,記下每天所能想起的事情,是她自己寫的,為的是讓克麗斯記起發生過的事。而那本日志的扉頁上醒目的寫著----不要相信本!本到底怎么了?!
克麗絲的日記寫的越來越多時,通過閱讀日記,她的記憶也大有改觀。她發現身邊的男人“本”對自己明顯撒了謊,為了找出真相,克麗絲只能瞞著自稱“本”的男人,偷偷的重拾自己的生活軌跡。
在第二章節“克麗絲的秘密日志”中,真相開始層層剝離,關于記憶丟失的一切真相也慢慢浮現出來。陪伴了克麗絲二十年的“本”是她曾經的情人邁克!也是曾經想謀殺她導致她失憶的人。原來一直以來的枕邊人不是真正的本,而是那個得不到就要摧毀她的殺人惡魔。但讓人感到悲哀的是,邁克刻意隱瞞克麗絲的身世及最后當克麗絲發現真相時,他想摧毀克麗絲也想把自己摧毀,原因皆源于愛!
最后邁克死了,克麗絲獲救了,她真正的丈夫本、她的兒子亞當,她的好朋友布萊爾都回到了她身邊。
本書的作者沃森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在一位記憶僅能保持一天的女主人公身上所發生的令人驚悚、顫栗的故事。當故事情節一件件展開,人性的自私、虛偽以及愛恨糾纏也一一呈現。
而對于書中男主人公邁克,起初是憤恨,讀完后,更多卻是憐憫和悲哀。一個男人想盡辦法,從醫院接走失憶的克麗絲,冒充她的丈夫20多年,期間不乏細心體貼的照顧,精心制造無數的假象,編造無數的謊言,甚至舉家搬離城市,只為了滿足心中內心畸形的愛,為了和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廝守終生。他深愛克麗絲,卻把又把她的生活推入深淵,這種變態畸形的愛最終導致了邁克的毀滅。
跟著故事一點點往下讀,書的結局讓人意想不到又覺得在情理之中。在記憶迷失的宮殿中,在一片片空白的記憶荒原中,失憶的克麗絲在納什醫生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揣測身邊人是非的真實性,頑強地追尋著過往,找尋丟失的記憶。在這場遍布驚悚的記憶之戰中,克麗絲贏得了最好的結局。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多值得相信的東西,父母、愛人、朋友、同事等,靠著這份信仰我們踏實的生活著,并在生活里前行著。但如果有一天發現信仰原來竟是謊言,我們又該怎么辦?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隱藏了太多的真相,被太多的虛偽和謊言充斥。想想在遠古時候,人類什么都怕,唯獨不怕同類。在這個文明發達的現代社會,人類什么都不怕,唯獨怕同類。當今社會的復雜,人與人之間缺乏的信任感,致使人們在思想上有隔閡,行為上有偏差。
也有很多人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我,這個世界遠比你想象中更加骯臟險惡。但是,我卻仍然堅信,堅信這還是一個充滿善意的世界。因為,無論怎樣的隱藏,真相總有一天會浮出水面,因為它畢竟是一個存在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事實,無法否認,更無法改變。
上一篇: 為了生而活
下一篇: 帕男報告文學成功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