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生命的饋贈
——讀蕭尊燁先生散文集《生命的軌跡》有感
周明軍
蕭尊燁先生是個十分勤奮的人,用我們洗馬潭的方言說:他很攢勁,也很發狠。在讀完他的中篇小說集《滄桑》還不到五年后的今天,又收到了他的散文集《生命的軌跡》。我花了一個星期的夜晚上床入睡前的時間,認真拜讀了這本感動我的書,既是欽佩先生的才學和勤奮,又是感動我與先生的友誼和真情。于是乎,提筆撰寫《珍重生命的饋贈》讀后感。
《生命的軌跡》共分四個篇章,分別是《山水軌跡》、《人物軌跡》、《情感軌跡》和《思維軌跡》。內容十分豐富,文字十分精煉,題材十分廣泛,全是蕭尊燁先生的親身經歷和所思所感,讀起來十分親切,十分感人。文章有長有短,總體短多長少。短小精悍,長的精彩,總讓人產生出要好好珍惜和尊重生命對我們普通平凡人生的共鳴和感恩。
蕭尊燁先生從事過多種職業,經歷了諸多人事,又加上他從小在鄉村里吃過很多苦、餓過飯,所有的經歷和過往都是他豐富的人生軌跡,所有的苦難和傷痛都是他心靈深處的永遠財富。正因如此,他走過《路邊小吃店》還會感念《那口老井》,來到《那塊芳草地》總會感懷《二酋山渡口》,在《門前小溪》欣賞《江邊月夜》,在《柑橘飄香》時發出《我愛你安江》的真情呼喚,他《走出黃昏》還在《芙蓉樓攬勝》。透視其《山水軌跡》的15篇散文中,可以看出他很有故鄉情結,他只寫他熟悉的地方,寫他感動的風景,寫他自己心中的山山水水。看看這15篇標題聯趣,他只寫了他的家鄉塘灣,寫了當年黔陽縣城安江和如今的洪江市治黔城,還寫了夢里翠翠的沅陵以及鳳凰山,懷念抗日少帥張學良將軍,寫洗馬潭那段解放初期全面追剿土匪的戰斗歷程和勝利史實。可以說,蕭尊燁先生就是感恩家鄉的一方山水哺育了自己,滋養了自己,豐富了自己。
蕭尊燁先生為人十分樸實和厚道,懂得尊重和感恩。在我的記憶里,他親切的方言鄉音,不快不慢的語速,伴有他教書育人的老師手勢,都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人物軌跡》系列散文中,他寫親人,寫女人,寫先進個人,寫故事中人。特別是寫他自己的爺爺、父母和妹妹們,飽含無限深情,寫出了親情的至愛至純,讓人感動不己,潸然淚下。其實從其文字中,我早已讀出了他對親人的懷念,對親情的呵護,更是感激給他生命的父母之愛的報答和珍重。
肖尊燁先生為什么能寫出富含真情實感的文字,我認為他首先是個性情中人,他能從感動自己的事件中寫出令人感念的情懷,有家園私情,更有大愛無疆,有百合花的清香宜人,有柔情似水的月光,有抒懷的五月,有七月流火的情感,更有愛國之情的香港回歸,這種回家深情更有含義,更加體現了作者的大愛和境界,真的是十分難人可貴了。
蕭尊燁先生在我的心中永遠是一位大作家大詩人,更是一位才學廣博的師長和益友。從其《思維軌跡》中收集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功底和駕馭文學藝術的本領和素養,每一篇文學評論和鑒賞精致而獨到,讓我深深理解和懂得”沒有金剛鉆攬不得瓷器活”的道理,也讓我非常佩服他的文字修為和天賦造化。他在本集《騰飛的翅膀》一文中寫出了當年我在瑤鄉的故事和經歷,他寫出了讀我的第一本書《巖鷹洞神奇故事》的真情實感,并以巖鷹的翅膀寓意瑤鄉旅游文化和經濟的騰飛,讓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謝他才好!
我喜歡蕭尊燁這本由作家出版社印制精美,飽含真情的散文集,這是我們當今時代難得的一碗”心靈雞湯”,滋潤心靈,返璞歸真,這要感謝家鄉的山水、親人和鮮活的思維和真情。當然,這對于蕭尊燁先生來說,遠遠不是一句感謝生命的饋贈這么簡單,至少我說,這應是好好珍藏起這份難得的相遇之情,為友誼干杯,為文學干杯!祝愿先生寫出更多更美的精品力作,讓我品讀,讓我充盈和幸福一生啊!
寫于丁酉年正月二十八深夜
上一篇: 干部的“茶風”與“作風”
下一篇: 試論土林地質奇觀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