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作家作文獎:甘肅文學的未來和希望
來源:作者:陳玉福1號作家時間:2015-01-10熱度:0次
1號作家作文獎:甘肅文學的未來和希望
——在西部人陳玉福教育基金會成立暨西部人陳玉福作文獎啟動儀式上的講話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連輯
2014年12月29日
(代《西部人1號作家》雜志發刊詞)
今天,我非常高興來參加西部人陳玉福教育基金會成立暨西部人陳玉福作文獎的啟動儀式。半個月以前,我聽了陳玉福和魏明廣先生的匯報,非常感動,所以我愿意擠出時間來參加這個活動,談一些我的想法,希望借助我們的媒體把這樣一件善事、好事報道出去。
陳玉福是我省非常著名的作家。到現在為止,筆耕30年,完成了1000多萬字的創作,有接近50部作品。他的“1號系列”長篇小說、“1號首長系列”長篇小說、“女子1號系列”長篇小說等,講述的都是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都是主旋律的優秀作品。不僅如此,他還是多面手,既能寫小說,也能寫電影、電視劇,還有很好的市場。就是說,他用一支筆賺錢,這在我省是少見的,在國內也是不多見的。在接觸中了解到,陳玉福同志是一個內心很強大的人,他不愿意受傳統命運的束縛,他沒有像我們很多的人那樣是科班出身,或這樣那樣的來自體制內的光環。因為不在體制內嘛,所以,沒有人給他評職稱、評先進。但是,他通過個人奮斗,走上了人生一個很高的高度,從公務員隊伍里自己出來,單挑著做這么一個類似于文化產業的自由職業者。這是改革大潮中涌現出的一個極具典型意義的人物,引起我的很多感想。他努力寫作、養家糊口,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段塑造。在他看來,只是完成了個人要做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一種小愛。但他這次做的這件事,一定是他人生階段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個人看,就是把小愛變成了大愛,把個人鎖在房子里爬格子的個人行為變成關愛社會的行為,走出書齋、走向社會、走向學校、走向下一代,培育我們的文學青少年,也就是培育我們甘肅未來的作家、文學家。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大事情!所以,我非常感謝陳玉福同志。
我過去對敬業公司不太熟,是通過這件事情才熟悉的。敬業公司的老總魏明廣先生,聽到陳玉福要拿100萬稿費做這個大事情,就研究了一下陳玉福的過去,陳玉福是不領國家工資的,他要拿這個100萬,是很難下決心的,因為他要糊口度日,還要給孩子買房結婚,都需要錢,是陳玉福的奮斗精神和今天的舉動感動了他。于是,他就請陳玉福代言其綠色食品“西部人”。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這說明他們惺惺相惜。他做的“西部人”產品原材料,就是向日葵。魏明廣先生帶領千千萬萬的父老鄉親們在戈壁灘上種植向日葵,讓農民們通過向日葵發家致富。這就足以說明,魏明廣先生作為一個搞農業的企業家,應該和陳玉福同志一樣,是一位有遠大胸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他和陳玉福走的道路不一樣,做的工作不一樣,但是他們有共同的想法。所以,一個是我們甘肅的文化符號,即1號作家,一個是我們甘肅的經濟符號,即“西部人”。他們強強聯手,共同為我們西部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做這樣一件好事,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我們甘肅是一個相對比較貧瘠的地區。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甘心把自己的命運和這個貧瘠的土地捆綁在一起。所以,要想方設法掙脫這種命運的枷鎖。那么,用什么力量來實現這樣的愿望呢,兩個字,那就是“文化”。最近,我們搞了些小制作的電影,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甘露》的電影。故事講一個農村的孩子,如何刻苦學習,如何走出農門的奮斗歷程。實際上,陳玉福就是這樣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孩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通過當作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當然,他走的這個作家之路是非常艱難的。他通過30年的努力,自學成才了,他在北京生活的挺好的,有房子,有電視劇可寫,有錢可賺。但是,他沒有忘記家鄉。今天,他回來了。他這種奮斗精神,回報家鄉的精神,我看就是我們的甘肅精神。因此,我們要宣揚他的這種精神,我們要讓我們的孩子們從他身上學習這種精神。
關注西部,關注我們西部的教育,已經成了一些有識之士的選擇。前不久,南方的企業家、藝術家來了。他們來甘肅支持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政府對這事很積極,所以勒緊褲腰帶,拿出了對等的配套資金。這是一項培訓教師的工程,大概要培訓3萬名教師。就是把我們的教師拉到北京、西安等發達地區學習。對象就是我們西部農村中小學的教師。這項工作現在已經正常開展,效果非常好。以崔永元為首的一批人,包括上海市的錢文忠教授,他們策劃了一支基金,通過這個舉動“放飛理想的翅膀”,到最邊緣的地區把這些教師拉到上海,和上海的家庭結對子,一住半個月到二十天,目的就是開闊大家的眼界。因為我們農村的一些中小學教師,基本上都沒有見過什么世面。如果我們不走出去,不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怎么行?
我舉這幾個例子是說我們甘肅很困難,甘肅的孩子和那些發達地區相比,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非常容易輸掉第一步。如果我們不抓緊這方面的基礎教育工作,就會把這一步輸掉,要是這樣的話,我們的未來就危險了。所以,關注農村貧困地區,關注農村那些孩子的命運,是我們所有有愛心人士的職責。外地人都在關心我們,他們有的在上?;蛘哌€要遠,他們都能為我們獻愛心,我們自己的藝術家,我們自己的企業家哪里去了?我們自己人為什么就不能獻點愛心,出點力量,幫助我們這塊貧瘠土地上人生才起步的孩子呢?有人說,我們甘肅太落后了,沒有人會拿出錢來做這些不賺錢的事情。這樣的話說完沒有幾天,陳玉福來了,魏明廣來了。他們一個是作家,一個是企業家。他們應該是我們甘肅覺醒起來的第一個作家,第一個企業家。通過他們的帶動,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是更多的陳玉福、魏明廣。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參加這樣一個活動的目的,也是我一些真實的想法。
我之所以支持他們這樣一個事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這個活動是獨具特色的。他們的宗旨我就很感興趣,教育孩子們用優美的中文寫出最美的西部人、講出最精彩的西部人故事來。總而言之就一句話,就是獎勵作文。作文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就是最基礎的語文課,屬于教學范疇,有很多功課要做。但就傳承傳統文化、識文斷字、思考問題,包括形象的邏輯和思維的訓練,最基礎的就是作文。我們今后的作家可能就從這些能寫作文的孩子里產生。我想,“西部人陳玉福教育基金會”要做的這件事情,也是我們甘肅文學要做的事情,應該是我們甘肅文學的搖籃,那我們就支持他,把這個作文獎辦好,把這個基金會辦好。
這個基金,它是一支公益性基金,是一個不賺錢的基金。能拿出甘肅省文學界有史以來最高的獎金五萬元獎勵學生,這一點非常值得肯定!我們知道,創業難守業更難。成立基金和用好基金相比,畢竟還是簡單的。真正難是難在下一步,是怎么用好這支基金,怎么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良性循環、把好事辦好。比如說評獎要保證公平、公正、真實,防止里面有人代筆,為了拿這個五萬塊錢搞些什么名堂等。要做到有備無患,一定要提前把這些問題想到,把流程、把程序搞的嚴格一點。
我相信,只要我們有愛心、有決心、有信心,這件事一定能夠辦好!預祝這支基金像你們“西部人”的向日葵一樣,能夠蓬勃茁壯的成長!也希望我們西部的孩子們通過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成為我們祖國的棟梁之才。(根據錄音整理,經省委宣傳部基層處審定)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