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山西省地質調查院遙感中心郭琳
古人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眮硇稳葑x書的重要,隨著交通和旅游事業的發達,行萬里路似乎比讀萬卷書更容易。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書籍越來越被人們冷落。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民閱讀活動,并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寫入了黨的十八大報告,寫進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局黨辦開展以“靜心、悟道、追夢”為主題的第四屆“讀書月活動”,有感而發,我對前一陣讀過的《平凡的世界》有一些淺顯的認識。
一書一世界。打開書,推開這個世界的門,便會發現其中的精彩與奧秘。《平凡的世界》,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讀的書。有時候讀著讀著思維便不自覺的停下來,思考、揣摩,有時候會因為作者真摯深切的文字而感動不已。只有慢慢品讀,才可以真正體會這書中的深邃?!镀椒驳氖澜纭肥且徊棵枋霎敶袊青l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在中國70年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的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窮且益堅,我從那些淳樸的莊稼人身上讀到了這樣高尚的品德,不墜青云之志對他們來說是不現實的,一個長年在那個封閉的農村長大沒有讀過什么書的人,很難用青云之志描述他們的理想。在當時的農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那是常有的事,在他們的心中,只要能不愁吃不愁穿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是現實的也是實際的。然而,就連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在他們看來都是那么的奢侈,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他們的道德依然像閃耀的金子那樣高尚,從不暗地里捅刀子,不睜眼說瞎話,不拿別人的東西。以古鑒今,讓我們不由的去嘲諷當今社會的各種丑相。孫少平是這本書花了很多筆墨著重刻畫的一個人,確切的說很大程度上他是這篇文章的線索。這個人窮志卻不窮的人,對知識、對文學熱愛的一位年輕人,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在家里盡全力供他讀完高中之后放棄了學業回家打工。這對一個追求知識的人是殘酷的扼殺。然而他是幸運的,他遇見了田曉霞,這讓他更加確定了自己人生的定位,對社會有了更加準確的認識,這是他人生的一個很大的成長。作者營造了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世界,這個世界從來就是不完美的,總有殘缺。他用無聲的語言告訴我們,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的事實,只能默默接受。作者用很長的篇幅打造了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說:世界是廣大的,然而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自己平凡的世界,有你的喜怒哀樂,有與別人交織的地方,有自己獨自擁有的地方。我們生活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必須承載這個世界給予你的各種壓力和痛苦,無法逃避,必須去面對。
當我意猶未盡的沉浸在這本書所描繪的場景中時,突然看到了“全書完”這三個字,令我為之一震,正如一段路程,你踏上它,被它沿途的風光吸引,你興高采烈的走下去,以為前方還有路,可是卻突然走到了終點。這寂然與失落讓我不由的重新回味這本書帶給我的那20世紀貧窮年代的金燦燦的卻并不耀眼的莊稼人的生活天籟。
讀書的目的在于為生活添彩,為精神成長,為夢想助力。培根曾說過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書就傳承了這一段輝煌的人類文明。書籍是思想和文化的結晶,是連接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在悠悠歲月里,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的文化,讀不同的書籍,會使我們增長不同的見識。我希望能把樂讀尚學的宗旨作為一項習慣保持下去,在單位中形成一種多讀書,讀好書,終身讀書的氛圍,讓知識不斷的充實自己。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