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日軍全面侵略中國。同年12月13日,日軍進占南京城。在隨后的6周時間里,這群法西斯分子在南京燒殺淫掠,無惡不作。他們將中國軍人和平民百姓聚集在一起集體屠殺,甚至還舉行殺人比賽。30余萬人在這次屠城中喪生。據一位專家估算:如果讓大屠殺罹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支隊伍可以從南京綿延到杭州,總距離達320公里左右;他們身上的血液總重量可以達到1200噸;他們的尸體可以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這些尚不包括在上海、淞滬戰役中的罹難者,整個長江三角洲被日本人屠殺的中國人可達150萬人。‘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這段最慘痛的歷史,注定不那么輕易被抹去。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兩個決定,分別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首個公祭日之前,何建明的作品《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出版。在他的書中,用大量詳實的資料論證了這次侵略的本質,同時也表示:一個儀式上的沉默與哀悼只能在大環境、大氛圍中給人以瞬間的感動,只有通過深入了解,冷靜的思考、潛移默化的教育,也能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認識個人、國家、時代層面的種種深刻問題。才能在一個人內心構筑起堅定信仰。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是好斗的民族,然而我們不能因為追求和平而放棄強體健骨的血性精神。
12月13日,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
前段有機會去南京,百忙之中特地坐了好久的公交去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整個紀念館設計得樸實端莊,基本都為灰色。館外是多組雕像,無盡的悲傷駐留在每組雕像的臉上。入口的墻壁上鐫刻著300000這一數字。館內有照片、油畫、文獻、軍用品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尾廳的“12秒”,每隔12秒就有一滴水從高空落下,發出一聲清脆的“嘀嗒”,同時,側面墻上貼有遇難者遺像的燈就一閃而滅,象征著一個生命的消亡。祭場里,燭火點點,好像是深夜里天上的星星。在這里,常常有種窒息的感覺,因為它太沉重、太悲慘,離開好久了也難以平復那悲涼的旋律。但它就是歷史,不會改變,它必須讓所有人銘記。
上一篇: 試論互聯網+、工業4.0背景下中日戰爭的可能性及結局
下一篇: 勿忘國恥、銘記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