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與莫言的家庭比較

來源:作者:趙維峰時間:2014-10-24熱度:0

    


                               路遙與莫言的家庭比較

                         ---作家在文學創作中千萬別太馬虎了自己!

                                     趙維峰



    我們都熟悉的茅盾文學獎得主,《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遙,他為什么英年早逝?我查看了許多紀念他的文章,發現他在患病以后,在飲食起居,醫院治療,房屋裝修,他的周圍全是陜西作協同事的身影,都是同事在他身邊幫他料理,他的親人呢?他的愛人呢?雖然回憶文章躲躲閃閃,不愿更多地提及路遙的這段傷痛,原來在路遙患病之前,家是北京的愛人林達已經在和路遙鬧離婚,兩口長期分居,路遙身心疲憊,饑一頓飽一頓地經常在陜西作協的同事那里噌飯吃。失敗的婚姻,失缺的親情,也是擊倒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他的同事航宇的回憶文章,《路遙在最后的日子》是這樣描寫的。夜已經很深了,路遙還沒有吃飯,他已經很餓了,他敲開同事的屋門,要求同事給他做點飯吃,同事馬上給他做飯,知道路遙還沒吃飯。

    “路遙吃飯的姿勢和一般人沒有兩樣,然而,有一點不同的是吃飯的速度極快,令人驚訝。看樣子,好像他是一位幾天沒有吃飯的饑餓者,目光死死地盯著飯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還沒等我們吃一半,他的一碗小米稀飯就下肚了,他將碗底下最后一粒米塞進嘴里,才慢慢抬起頭來,伸展了一下疲憊的身子,笑著說:“哎呀,吃美了,這一天他媽的總算過去了”。好幾個夜晚,他就這樣,好些日子他就這樣飽一頓饑一頓地生活著。”

    文章的作者感嘆道:“這就是他,一位曾獲得中國最高文學獎的作家的悲慘生活。你生活得很苦,路遙,同時你也活得很慘,這也許是你的命運,事業和生活你不可能兩全其美。”

    在同事那吃過飯之后,路遙講了身在陜北農村的老母親給鄉鄰夸贊自己兒子的一件事:“我家路遙,吃飯用的是銀碗,桌子也是銀的,紅格艷艷的地毯,從樓上一直鋪到樓底,你們要見我家路遙,可難哩,樓底下有兩個站崗的,都拿著矛子,還有紅纓纓......。”同事們都笑的淌下了眼淚,他也樂得直抹眼淚,又說:“你看我媽,一滿老憨,說那些話。”

    從路遙口里說出了一個多么可親可敬的老母親的形象,她身居陜北深山,用現代加古代的想象,把自己出門在外的兒子描繪的那么人前受人尊敬,那么神秘而又高貴。雖然他的母親可能連西安都沒有到過,雖然母親的文化荒蕪貧瘠的使得說出的話“蠻老憨”,雖然在貧窮之時,她把九個子女中的路遙送給了別人,但親情的掛念,仍讓她為自己的兒子出人頭地而自豪贊嘆。

    陜北的這位老母親,你可知道,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殿堂里,你的兒子就是令人羨慕的一顆明珠,你的話是那么的樸實真摯,你的話是那么的戲劇形象。全國文學愛好者,都把路遙當做明星,全國的崇拜者,都把路遙當成皇上。黃土高原上,路遙那飽經風霜的老娘,你也是我們文學界的親娘。娘,你身體還好嗎?中秋佳節,我們一起祝愿全國作協的同行,祝愿咱們的爹娘幸福安康。

    路遙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孤身一人來到銅川一個煤礦的招待所里,全身心的投入了寫作,他身邊沒有陪伴的親人。作品完成以后,身體常常沒勁,他自己就一直拖著。后來實在不行,他又一人去了延安,住進了延安地區人民醫院,病情日益惡化,有人建議把路遙鄉下母親接來照顧幾天,但路遙又擔心母親一走,年老體弱的父親吃不上飯。路遙非常喜歡的洋芋渣渣,小米稀飯,羊肉坨托,雜面抿夾,想吃又吃不進,他想吃嫩玉米,想喝蓮子湯,同事們弄來他又不想吃,他在床上痛不欲生,翻來翻去,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在床上打著滾,悲慘的喊叫著,他被病魔折磨得面目全非,陜西作協要求路遙立刻轉院西安。路遙知道之后,又請求去了一趟楊家嶺,在延安治療期間,陪伴他的是,同事,朋友和他的弟弟妹妹。路遙離開延安以后,兩個月之后病逝于西安第四軍醫大。

    路遙要轉院了,他把胡子刮得干干凈凈,掙扎著吃了一碗小米稀飯,延安的許多官員名流,以及近百名干部群眾,都云集在醫院,他們都用一種期待的目光,看一看這位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樣子的作家。為了不使場面更加悲壯,盡量壓縮送行的車輛和人員,但是仍有13輛車和50多人到延安火車站。

    站臺上早已站滿了認識和不認識路遙的人群,他們知道為謳歌這片土地的作家病倒了,馬上就要離開延安了。路遙被朋友扶著朝站臺上走去,幾位執勤的鐵路警察飛快地跑向路口,為我們的作家撥開了一條通道,路遙上了火車后,坐在緊挨窗口的床鋪上,盡管他疼痛難忍,仍然用低沉的聲音叫把車窗打開,并叫人把煙拿出來讓大家抽。

    讓路遙再看一眼他眷戀的黃土地吧,再看一眼為他送行的人群,再看一眼他的弟弟妹妹吧,送行的人和路遙一起哭泣,列車在人們的悲切聲中啟動了。路遙淚流滿面地向送行的人們頻頻揮手致意。再見了,圣地延安,再見了,陜北的父老鄉親,再見了,陜北的黃土地。

    路遙在西安兩個多月后病逝,終年42歲。《白鹿原》作者,茅盾文學獎得主,陜西省作協主席陳忠實在《別路遙》中說:“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文學的天宇隕落了,一顆智慧的頭顱終止了異常活躍、異常深刻、也異常痛苦的思維。這就是路遙。看著他猝然離隊將使這個整齊的隊列出現一個大位置的空缺,諸多痛楚因素中最難以承受的是物傷其類的本能悲哀。”

    “路遙從中國西北的一個自然環境中最惡劣也最貧窮的山村走出來,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繁榮創造了絢麗的篇章,這不但是路遙的凱歌,它至少給我們這樣的啟迪:我們這個民族所潛存的義無反顧的進取精神和旺盛而又強大的藝術創造力量。路遙已經形成了開闊宏大的視野,深沉睿智的穿射歷史和現實的思想,成就大事業的強大氣魄,朝著創造的目標實現創造理想時必備的、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卓絕的耐力,充分顯示出這個古老而又優秀的民族的最優秀的品質。”

    “路遙熱切地關注著生活演進的艱難的進展,熱切地關注著整個民族擺脫沉疴復興復壯的歷史變遷,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巨大痛苦和巨大歡樂,路遙并不在意個人的有幸和不幸,得了和失了,甚至包括伴隨著他的整個童年時期的饑餓在內的艱辛歷程。這是作為一個深刻的作家的路遙與平庸文人的最本質的區別。正是在這一點上,路遙才成為具有獨立思維和藝術品格的路遙。”

    陳忠實先生告誡我們:在“為中國文學努力奮爭的同時,千萬可別太馬虎了自己。這肯定也是路遙的遺訓。”

    當我們沉浸在物傷其類,兔死狐悲之時,我想起了曾是《延安文學》主編,陜北著名詩人曹谷溪老人,他曾和路遙長期共事,他說:“路遙生命短暫,只活了42歲,可他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的饑餓,文化大革命的瘋狂,被審查,被免職,以及失學,失戀,失業,中傷,誣陷,那些滋味他都一一品嘗過。世界上有許多東西都很珍貴,比方金子,比方寶石,然而我和我的父輩都不曾擁有,但生活依然。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朋友,沒有親情,他在這個世界上怎么生存?即便得以生存,還有什么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由此看來,人世間最珍貴的不是金子,不是寶石,是朋友和親情。”

     當路遙身居官位之時,結識了那個北京知青,她成了路遙的愛人。時代的潮流,使他們結為夫妻,但隨著時代的變革,又使得他們勞燕分離,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陜北有多少好姑娘,路遙在愛情這方面太癡心忠貞,而又心高志遠。作家這個苦行當,又不得不使他丟掉許多愛的浪漫而埋頭于寫作。豫劇有這么一段唱詞:老粗布不如絲綢羅,黑窩窩不如白面饃,一人不如兩人過,打光棍不如有老婆。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是夫妻。淺顯易懂的生活道理,路遙因為沒有處理恰當,結果馬虎了自己。而莫言則不是這樣。

    莫言是參軍當兵走出農村的,參軍之后在家鄉山東高密與當地姑娘杜勤蘭結為秦晉之美,兩個人一個在部隊,一個在故鄉,莫言的父親已經九十高齡。

    2012年莫言成了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最幸運的人,他雙喜臨門,好事接連。這一年他的作品《蛙》獲得茅盾文學獎,掛在臉上的喜慶還沒來得及消退,他又得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喜報。他為了光耀門庭,把記者招待會設在他的故鄉---山東高密市,記者招待會匆匆開完之后,莫言謝絕了許多采訪,開始坐下來精心構思寫作領取諾貝爾獎的發言稿。

    2012年12月1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厚厚的積雪覆蓋著整個城市,莫言和夫人女兒冒著嚴寒風雪來到了這里,莫言要讓他的親人一起分享諾貝爾文學獎帶來的榮譽和歡樂。頒獎儀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頒獎之后,還要舉行盛大的晚宴。莫言領取諾獎之后,在隨后的晚宴上發表致詞,他感謝諾貝爾文學獎評委堅持自己的信念,同時也感謝自己的家人對他的付出。

    北京時間2012年12月11日0時16分,由瑞典文學院成員作家,瓦斯特伯格致詞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然后用中文說:“莫言,請。”盡管瓦斯特伯格說的漢語十分蹩腳,但這卻足以表現出諾獎主辦方對莫言的尊重。在全場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莫言身穿燕尾服上臺,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里接過諾貝爾獎證書,獎章和獎金支票。莫言與國王握手,微笑著表示感謝,并向各個方向鞠躬致意,下面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莫言的妻子杜勤蘭女兒管笑笑,現場見證并分享了這光榮時刻。在莫言領獎的時候,電視鏡頭多次定格在著兩位女士身上。妻子杜勤蘭保持一貫的鎮定,而女兒管笑笑卻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感動的淚流滿面,泣不成聲。莫言領獎時,位于二樓的樂隊開始演奏《中國舞曲》。頒獎儀式結束,莫言和其他獲獎者一起,與嘉賓們一一握手,在授予賀詞之后,莫言和妻子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北京時間凌晨2時許,2012年諾貝爾獎晚宴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行,參加晚宴的客人有瑞典的王室成員,政府要員及各位嘉賓,晚宴的主角是各位獲獎得主,及其家人和客人。晚宴的大廳里要坐1000多個嘉賓,還要留下縫隙供數百位服務員穿梭,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擁擠的奢華晚宴”。莫言在晚宴用“文學和科學比,確實沒有什么用處,但是它的沒有用處正是它偉大的用處。”莫言用這句話結束了他及其簡短的致詞。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說: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政治虛偽,他有技巧的揭露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給象征賦予了形象。

    莫言在諾貝爾獎的發言充分顯示了評委對他的這恰如其分的評價。莫言用講故事的方式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他用一條鐵路的修建要通過母親的墳墓,不得不遷墳的故事,講述了改革開放勢不可擋。第一個故事是饑餓時期,他不小心打碎了暖水瓶,他怕母親怪罪于他,躲藏在草垛里,母親喊著他的乳名四處尋找,找到他以后,并沒有責怪他,而是親切地摸著他的頭,長嘆一聲。這一聲長嘆隱喻了那個饑餓時代母親的無奈和同情。第二個故事,母親拾麥穗挨打,幾年之后,打人者已經變成白發老頭,在集市上遇見了他,莫言要為母親報仇,被母親攔住,母親說:這個人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這句話告訴我們,有些人在過去傷害了自己,但時過境遷,要有一顆寬容待人的心。第三個故事,母親寧愿自己挨餓,也不顧討飯人出言不遜,挑三揀四,毅然把自己的半碗餃子倒給了乞討者。母親用行動教育感染著莫言,使他才有今天諾獎的獲得。他站在大地的訴說,就是對母親的訴說,就是對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的訴說,同時莫言也用在一個風雨交加,也就是在危難之際,一座廟宇的坍塌,來痛斥對自己的惡意中傷和肆意誹謗。自此之后,登上中國和世界文學高峰的他,除了文學演講和學術報告外,莫言一直處于相對平靜幸福之中。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欧美最猛性xxxx高清| 在线免费你懂的|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男人j桶进女人p|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hdmaturetube熟女xx视频韩国|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好男人社区神马www|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免费看| jizzjizzjizzjizz国产| 深夜放纵内射少妇| 国产麻豆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香蕉网在线播放| 欧美jizz18|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频大全免费|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高清韩国a级特黄毛片| 成年人一级毛片| 免费**的网址|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李老汉别揉我奶了嗯啊h|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沈婷婷小雷第三次|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美女被免费网站在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