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紅橄欖》
來源:作者:星明時間:2014-07-09熱度:0次
我欣賞《紅橄欖》,因為她是篇佳作。
這篇小說是1987年登在《十月》第《六期》,1988年第一期,轉載在《小說選刊》1988年第一期。20多年了,卻忘不了它,追其原因,是由于它特殊生活:擺渡,過跌浪巖、蹋冰道,老貓的潑辣表現,我與水女子初戀……這些都寫的與眾不同。還有那黃河水、黃河攤大霧、黃河兩岸自然的美;小說表現了二才老漢、瞎老明、水女子、老貓、四狗蛋等可歌可泣可愛鮮明個性形象;更讓人欣賞的是撐篙中那“梅花步”、那“鴨入水”、那“鹿探頭”這些勞動美,尤其是過跌浪崖那氣勢,讓人過目難忘。小說寫的成功,除了作者對題材熟悉外,也不排除語言功夫,和對細節刻畫的功底。請看這些形象生動的語言:
瞎老明舉起雞爪般枯瘦的手。
正說著一個細高個子瞎老漢,戮打著一根紅柳棍子進了場院,扭著又尖又細嗓子說,“隊長,我這個不長臉的肚子又把我打發來了。”
(拉瞎老明)放在不停抖動的托拉機上。
這些樸實、生動又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在小說里隨處可見。
這段是知青伙伴都回城后,只留下“我”,喝悲傷酒,酒醒后和水女子到黃河邊揀鳥蛋情景:
我一出門,就被滾動的水霧裹住了。好濃好濃的霧!一團團水霧貼著地皮滾動著,舒緩地上升著。村舍、樹木全被濃霧包圍著。隨便伸手抓一把都能攥出水來。頃刻,我的頭法、我的衣服、我的鞋子變得濕漉漉的。水女子穿著一件大紅色襯衣,赤著腳在地上跑著,抓撲著濕濡濡的霧團,咯咯地笑著美的就像云層中蹁躚起舞的阿娜仙女。
作者既有描繪大自然的筆,也有溫柔的筆:
哦,下雨了,雨點落在臉上涼絲絲的,我猛地睜開眼睛,發現是水女子跪在我的頭前,睜著淚汪汪的大眼睛注視著我。看到我醒來,她想笑卻又哭了,一頭埋在我的胸前說:“哥哇,你可嚇死我了!”
水女子那烏黑瀑布般的頭發,漂漂沸沸地在我的臉上擺動。我伸出手摸著她那光亮亮的長發。她伏在我的胸前,就像一只小貓一樣溫順。
作者在這里沒有一個愛字,卻表現出兩人深深的愛,讓你有切身感受,讀著特別親切。作者不只是寫黃河的美,寫勞動的美,更寫出黃河人民的心靈美。
不用說歷史上君子渡、就是麻叔,因為沒糧吃,吃醋了山藥,在運救災糧時偷了點玉米,被二才老漢知道,不但罰他灌水,上岸后還按規矩趕走了他。這和現在官腐相比,該是多少高尚品質。最讓人感動的是,為送知青急著返城,二才老漢預感到要出事,但是在燕子等知青迫切要求下,只得冒著生命危險硬著頭皮蹋冰道,結果沒走出多遠,就趕上蛇出洞,剛趴下,整個封凍的冰面一聲“咔嚓”,脫離了河岸,慢慢移動起來,瞎老明一個屁墩蹲在了河面上,“嗡”的一聲,先從他屁股下冰面裂開拳頭寬裂紋,前后有幾十米長,汩汩地泛著冰水。我一見腦袋嗡的一聲,媽媽那凄楚的面容在我面前一閃而過。
“老明哥!”二才老漢抬起頭大叫“快躺下!”瞎老明身子往后一仰,四仰八叉地躺在那條不寬的裂縫上,冰水在他身下汨汨地流著,冰面載著我們緩緩地走著。
據二才老漢講,他吃一輩子河路飯也是只聽說過,這回算攤上了。
“老明哥“二才哀求說“你千萬別亂動,咱倆老命不值錢,可這些娃不該這么完啊!你說什么也得忍著點呵!”
“甚人甚命!”瞎老明全身已濕了冰水,木納地甩過這么一句話。
“求您了,老明大爺!”離他最近的小燕子臉貼在冰面上嚶嚶抽泣著說。
“唉!瞎老明吶吶道,”我求了一輩子人,到死也不敢想有人會求我;人呢活到這個份上也就夠了!我那英妹子……”
他不說了,把胳膊腿叉成個大字形,再也不動。就像一顆大卯釘,牢牢地鉚在這泛著黃水裂縫上。任我們怎么叫,他都不 應了,望著泡在冰冰中的瞎老明,我們全都嗚嗚地大哭起來。
巨大的冰塊,載著一河哭聲,在慢慢地東下。
知青們哭著要求二才老漢救救老明大爺。二才老漢說:“傻佬,比起老天來,我有甚本事,小毛毛蟲一個哇!能救你老明大爺的也只有老天了!”
“娃呵!這冰面全是讓云層給壓開的呀!等起了風,吹開云層,這長蟲就該回洞了,你老明大爺就該有救了!”二才老漢蒼涼地說。
老明大爺!
老明大爺!
大爺!
我們怎樣叫瞎老明就像長在冰山上一般,紋絲不動。我們眼看著活潑的生活在老漢身上逝去,又沒有絲毫辦法。
在走出十多里時,起了風,云彩漸薄。可是瞎老明為了這些娃,生命已經結束了。
這段不到700字,寫出蛇出洞過程和瞎老明為知青獻身精神。再看看過跌浪崖那壯觀氣勢:
“啊哈哈——嘿!”二才老漢猛地發出一聲悶吼,手中大坨狂舞了起來,紅色舵頭左甩右擺著閃在船尾。船把越甩越急, 只看到一團紅光在船尾的浪沫粉霧中跳躍。船像一把利劍向前沖去……
船頭直沖著猙獰的臥牛石飛去,眼看就要碰到猙獰的臥牛頭了,二才老漢的舵把輕輕一擺,船擦著牛頭,進入了一條狹窄的山谷之中。人們都拿起撐篙,撥擋著埋在奔騰水浪中的巨石,稿桿在水中被巨石一次次彎成了弓狀,我們把全身力氣都凝聚在篙頂。水沖出這段狹谷時是個急轉彎兒。二才老漢的大舵別在翅起的牛尾巴上,一點點地掉頭,狂蕩的濁浪沖上船尾,直立著沖二才老漢砸去。他手握舵把像釘子釘在那兒。大舵發出咯吱咯吱的顫音,船頭終于擺正了。老縣長的風帆又蓬地升起。一股巨大水流,將船推向蔚藍的天空。陡直的斷層下,已是寬闊的晉陜河谷……
作者用簡練語言把二才老漢等在渡跌浪崖那艱難、那復雜、那驚心動魄場面,寫的淋漓盡致,寫的驚天動地,而又叢叢容容。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