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家——觀電影《紅河谷》有感
來源:作者:周明軍時間:2014-05-19熱度:0次
最近,我又在網上觀看了國產巨片《紅河谷》。影片故事和主人公命運強烈地吸引著我,一看再看,動人的動面和精美的臺詞都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但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男主人公格桑在堅守陣地時給漢族姑娘雪兒說過的那句話:“這是我的家啊!”正是從這句簡單而又有豐富蘊含的對白中,我看懂了影片所包涵的主題。記得當年原中宣部部長丁關根同志觀后深情地說:“《紅河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影片一開始就運用遠近鏡頭描繪了寬闊、美麗的大草原,清澈的湖泊,茫茫的雪山,潔白的云朵,構勒出了一幅神奇、寧靜、美麗的西藏風光畫,這就是我們同胞藏族人民世世代代休養生息的家啊。這里的一切是如此美好,如此和諧,有著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真摯的友誼、愛情,互相與信賴,歡樂和寧靜的生活,還有藏族人民留下的古老文明和淳樸的風俗民情……慈祥的老阿媽和勇敢英俊的格桑救下了遇難的漢族姑娘雪兒,格桑和雪兒兩次救了英國探險隊員羅克曼和瓊斯,雪兒帶來了剪紙和風箏,瓊斯帶來了打火機、照相機、望遠鏡,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古老文明的結合,播下了和睦團結、友愛互助的種子,聰明美麗的雪兒愛上了農奴的兒子格桑,瓊斯愛上了心中的“女神”——頭人的女兒丹珠,丹珠愛上了英俊、勇敢的格桑……不管是雪兒的“逃生”或是瓊斯的“考察”,登上了這塊土地都是經過了生與死的考驗,都是善良、淳樸、可愛、勇敢的藏族同胞給了他(他)們第二次生命。他們是懷著一顆真誠友好的心來到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回報他們的也是熱情和誠懇。這是一個多么溫馨的家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影片進入了一段真實而又悲壯的歷史,當羅克曼搖身一變為入侵英軍總懷念,瓊斯稀里糊涂成了隨軍攝影記者兼翻譯后,大英帝國險惡、狠毒、狡詐的本來面目猙獰地出現了,在輸出“文明”的美麗幌子下,他們對待恩人的禮物是槍炮炸彈,是鮮血尸體。藏族同胞憤怒了,人民憤怒了,這塊土地憤怒了,藏軍統帥代本為阻止英軍瘋狂入侵,敢于面對兇殘狡詐的羅克曼和他的堅炮利刃,壯烈殉國。“女神”丹珠被英軍俘虜后,大義凜然,不畏摧殘侮辱,面對恐怖和死亡,唱起了鼓舞斗志的藏歌。她潔白心愛的牦牛在緊急關頭,猛沖敵營,用尖銳牛角刺死了英軍指揮官;混亂之際,丹珠引響了炮彈,與敵人同歸于盡。小嘎嘎不顧個人安危,沉著冷靜,聰明機智,領著瓊斯和入侵英軍走入補稱為“死亡之地”的沼澤,面對瓊斯冷森森的槍口和聲嘶力竭的慘嚎,他臉上表現的是蔑視和憤怒。格桑和雪兒堅守在最后的陣地,死神并不能阻擋民族兒女愛情的交流,當侵略者以為陣地上最后的一對年輕終于屈服于他們所謂“文明”的威力時,戰爭策劃者沒有想到正是他們的“文明”擴張帶來的結局是大毀滅。視死如歸的格桑用打火機點燃了汽油和炸藥,羅克曼們在曾令他心醉神往的青藏高原帶著他無法實現的企圖與夢想,永遠地化成了一片塵土。影片正是通過這些一個個鏡頭展現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情操,它向世界昭示:“這是一個永遠不會屈服、永遠不會消亡的民族,她的身后還連接著一塊更加遼闊的大地,那是永遠也無法征服的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藏族同胞的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家,這是一個無法分割、無比堅強勇敢、不斷奮發圖強的大家庭!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