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別人也歌唱自己
來源:作者:xutaiping時間:2014-02-17熱度:0次
歌唱別人也歌唱自己
——《赤壁文學》副主編王敦義先生印象記
□徐泰屏
既寫詩又編詩的王敦義先生,不僅具有比自己名字更敦厚仁義的生命品性,他對于詩歌的熱情與執著,又讓我們這些文朋詩友真實地感受到了一種思想的溫暖。他那挺拔的身姿、那粗黑濃眉掩映著的智慧望眼,以及那張被歲月的風刀霜劍所刻畫得棱角分明的臉面,如同雕像一般,在日月的光影里裸露為詩化人生的偉岸與崇高。
現年45歲的王敦義先生(筆名:青鳥),是一個從山雀子啼叫聲中走向城市的農民兒子。這個原本文化缺乏的“詩歌孩子”,在用一盞油燈和幾卷詩書營養著自己少年夢想的同時,也使他完成了從一個農民到一個國家干部到一個詩人的生命飛躍。王敦義先生在武漢市文聯編輯出版的《芳草》月刊上發表第一首處女作到現在,已經整整十三年了。十三年來,他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名字印上了《人民文學》、《芳草》、《涼山文學》、《長江文藝》、《詩人》、《布谷鳥》、《綠風》、《書刊導報》等100多家報刊的頁碼,并以其卓著的創作實績受到了湖北省蒲圻市文聯的矚目和青睞。
王敦義先生于1990年調到蒲圻市文聯主辦的《楚南文學》開始職業詩歌編輯時,正是詩歌日漸沒落和蕭條的年月。在世象的浮躁和市聲的喧囂中與詩歌結伴而行,王敦義這個永遠的繆斯信徒,把自己義無反顧地人生選擇,寫成了永不后悔的生命凜然。自1993年領銜編輯出版《楚南文學》這份“絕活”之后,他不僅用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實現了《楚南文學》向《赤壁文學》的轉變,還將原來的小16開改為現在的國際大16開。作為一名從艱難習作境地里走來的詩人和詩歌編輯,王敦義深深地懂得寫詩苦愛詩更苦的滋味。于是,他通過《赤壁文學》這塊文學陣地,先后推出了陳賽新、程向陽、龍鳴等一批享譽鄂南的文學新秀,并先后成功地舉辦了五次全國性的文學創作筆會。王敦義是一個善于用行動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文壇實干家,他對于文學事業的敬業精神不僅受到了許多行家的普遍贊譽,他還用自己人性的光芒,很文學地把一個個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大寫在時代的詩歌長卷上。
一年又一年,在詩歌的寂寞與孤獨中走過生命的四季;王敦義在1997年10月親手埋葬了因病去世的妻子之后,他滿含著一個中年喪偶者的全部悲愴,用詩歌的懷念與真痛,深沉地寫道:“追憶遠去的歲月,愛的文字/總也尋不著一方棲憩的窠巢/深入文字的內心世界/我與詩結伴而行/在每一個冗長的日子/歌唱別人也歌唱自己……”這是一個詩人的生命表白,這是一個失落者的揪心嘆息——王敦義這個走過人生劫難的詩歌守望者,在命運的色相版上又一次露出了古之易水憂傷的面龐。盡管如此,他仍在深情地吟唱著:“讓山峰遙相對應/讓河流交臂談心/把最陽光的部分組合在一起/把世界上所有懂得愛的人全都聚集在一起/共同編寫一支人人相愛/普天同慶的生命交響曲……”——這是怎樣一種泣血的呼喚和深情歌唱啊!但愿所有永葆愛心的人們,通過詩人王敦義這野火般燃燒的聲音,去咀嚼人生至愛的篤實與份量!
作者單位: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鎮土管所 郵編:437341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