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代價》得失談
來源:作者:周明軍時間:2013-11-09熱度:0次
當擁有一本散發(fā)油墨芳香的中學生作文集《美的代價》一書后,我是一口氣讀完書中收錄的所有文章。閱后心里有種非說不可的感覺。于是乎,帶著對母校的眷念和欽羨的心情,揮筆說說它的得失。
《美的代價》一書的出版發(fā)行,可以說是我縣中學學校的一個創(chuàng)舉,至少它填補了黔陽一中春蕾文學社成立后的一項空白。它凝聚了莘莘學子的辛勤勞動和心血,從作者到編輯,從校對到發(fā)行,全是清一色的學生,正是這些苦作文學夢的可愛青年學子,用自己的情感和愛心譜寫了一曲美麗憂傷的歌。
《美的代價》是一篇命題作文,也是這本文集的總書名,它的出版發(fā)行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外,是否也有一種憂傷悲愁的情緒,它到底能產(chǎn)生當初設(shè)想的效應嗎?我看未必。因為它僅僅是一本中學生作文范文。真正的作品是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是作者從心靈深處發(fā)出震耳發(fā)聵的吶喊。《美的代價》可以說給了我們一個可怕的結(jié)局,它告訴我們的道理是:雖然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努力的代價;雖然要想成為英雄,就必須經(jīng)歷血與火的洗禮;要想獲得美的花環(huán),就必須付出生命的綠意。這些猶如走在集市同小商小販討價還價的滋味,好像被人出賣后又領(lǐng)到幾個賞錢的復雜心理。它忽視了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就是一段美麗的過程,它本身就是美麗的。即使沒有成功,也成不了英雄,更沒有變?yōu)槊?,難道這就是丑么?我看未必。也許或者比之會更美的。著名作家賈平凹曾說過:“丑到極點就是美”,說的也正是這個意思?!睹赖拇鷥r》一書好讓人辛酸和難受。只要讀了這三篇同題不同內(nèi)容的“美的代價”,這種滋味愈苦,感慨愈多,心情愈發(fā)沉重而涼切心骨。三篇文章都是女孩子寫的,也許只有女孩才是美的象征,才會獨享花的驚艷。筆者認為,它們都是屬于同一類型的構(gòu)思和體裁,“玲”因美而逃出是美的環(huán)境,“葉”已獲得美的超脫,去陪伴“維納斯”去了,“葉子”從美的環(huán)境中失蹤。三位美少女,不是死的死,就是逃的逃。真不敢相信,這樣的文章會給我們正處在花季的少男少女怎樣的啟示,難道讓這種美消失在我們可愛的學校嗎?讀書是一種美的享受,是一種美的活動;寫作也是一種美的創(chuàng)造和勞動。如果這樣下去,不會掀起中學生“憂傷文學”的基調(diào)才怪呢。我們希望多出現(xiàn)像魯迅、茅盾、曹禺、老舍這樣的文豪,而不是多產(chǎn)生幾個三毛式的自殺文人。但愿愛做文學夢的青年學生走出“憂傷文學”的怪圈,真正地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并得到美。
年輕人愛好文學是可以理解的,出版《美的代價》也無可厚非的,但硬要讓他們花掉如此寶貴的精力和時間,來干這種既費力又得不償失的事情,最好別干。要知道,他們學習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他們的功課是很緊張的,讓他們輕輕松松坐在課堂里,吸取各種功課的營養(yǎng)和知識,那才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xiàn)。到時一旦面臨人生抉擇之時,他們不會怨怪:“唉,文學夢讓我在高考中失敗”的話來。那是對《美的代價》的嘲諷和揶揄。
《美的代價》是一本讓人害怕的書,正如主編的筆名一樣,它會亂掉我們青年學生愛美的心,重演“傷痕文學”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初看封面,還以為是歐陽教授的小說,只是下面四個小鉛字,才知道是一本中學生作文集。因此,竊以為,《美的代價》的“失”比“得”也許要大些,但它是年輕學子的初次嘗試,也無可厚非了。至少,它會給作者和編者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和美的享受了。最后還是借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為結(jié)尾:
為什么人人都追求完美卻不能容忍完美的東西存在于自己的身邊呢?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