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代的快樂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7-31熱度:0次
每當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看到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歡天喜地的在陽光下游戲,唱歌。不由的想:我童年時代的快樂是什么?
我的童年時代是怎樣呢?那個時代沒有計劃生育,由于父母養育我們七個兄弟姐妹,擠住在不到十六平方米的一間平房,生活很清苦,我們的穿衣吃飯是父母的主要負擔。幸虧那個時代是計劃經濟年代,買布要布票,買糧要糧票。買油要油票。我們的衣服先由老大穿,穿小了然后給老二,最后像遞接力棒一樣傳到老小穿的時候,已經是補丁加補丁了,不過那個時代提倡穿補丁衣服,記得當時毛主席有個語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也給我們的家長有了一個響亮的理由:“聽毛主席的話,艱苦一些光榮。”
只有在春節就要到的時候,媽媽去商店用布票去扯上一大塊華達呢布,(因為華達呢布結實)給我們兄弟分別做上一套新衣服,當我們穿著華達呢布做的新衣服走在大街上向同伴們走去的時候,我們感到了快樂!爬山,捉蟋蟀,斗拐,我們的新華達呢布的衣服很快就破了大洞,因為我們穿衣服的磨損率太高了。
那我的童年時代快樂嗎?我可以肯定的說:“快樂”!我說的快樂還指每個星期天都改善生活,吃飽肚子是非常的快樂!
我的爸爸和媽媽都休息星期天,這一天,他們的第一件事情是準備蒸玉米面窩窩頭,菜團子,晚上還要包一頓餃子。因此,當星期日天剛亮,媽媽就把我從被窩里喊起來,讓我到菜店去排隊買豬脖子肉和豬小肉,那時的豬脖子肉最便宜,豬肉八角/斤,豬脖子肉也就是五角/斤,豬小肉是肉聯廠加工落下的碎肉,價格更低大約在四角左右。由于便宜,所以早上天不亮就有人到菜店門口排隊了。那時侯如果認識菜店的割肉師傅是很幸運的,因為你可以買到肥肉。所以當排隊到我的時候,我總是可憐巴巴的懇求割肉師傅來點肥的吧!
星期天我父親的本家兄弟和嬸嬸必須來,他們一家生活也很困難,嬸嬸和媽媽一起忙活包餃子,講述著許許多多的老家的故事和傳說,我和弟弟們特別喜歡聽,總是在媽媽講述過后催她再講,這時,嬸嬸又接著講述。當時的情景,至今難忘!
三年自然災害時間我們就更慘了,沒有副食品,口糧不夠吃,因此天天吃野菜,那時,能吃頓飽飯也是我們的快樂!
我的童年最快樂的時候是暑假,因為我的家門口就是青島市著名的貯水山公園,那里有一個紅瓦紅墻的大廟,里面有許多神像。據說那是日本人神,后來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撤除了,廟的前面有一百零八蹬石階,直通山上。我們每天都來一百零八蹬石階快速奔跑,然后再翻到后山,捉蜻蜓,捉蟋蟀。藏貓貓。到山頂的碉堡里玩打游擊的游戲,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由于饑餓,還經常的在山上采摘槐花,槐樹葉子。山野菜回來做菜團子吃。槐花甜甜的,很好吃。可惜園林處看山的大爺老是干涉我們的采摘。還沒收我們的竹竿,袋子等工具。
由于經常給家長買菜,有時候剩下一分,二分錢家長就沒有收回。這時候就喜歡溜到離家不遠的勝利電影院門前,那里有許多擺連環畫的書攤,找個小板凳,坐著看小書。記得我有兩個同學他家開書攤,我花一分錢能看好多本呢!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深深吸引了我,有時候耽擱了回家吃飯,也許,這也是我后來愛好文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不過,想想,那時最大的快樂是什么?真是不記得了。
或許,這就是我對童年快樂的全部記憶了。
或許這些也正是我童年的最大快樂,平淡才是純真,象一棵小草,無聲無息地生長,象一棵小樹,田野里的苦菜花,拒絕一切或善意或惡意的干擾與關注,靜靜地開放!直到我從學校畢業,插隊農村的時候,我才感悟到:農村的夜晚,月亮和星光能給我帶來快樂,廣闊的天地歌唱和收獲也能給我帶來快樂!
現在我已經是滿頭白發,想想我們的童年的快樂和現在的快樂,深感到:知足就是快樂!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