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嶗頂藍天翱翔的雄鷹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5-08熱度:0次
——《那個月亮新年,朦朧了》讀后
六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對于詩人楊昌群先生來說,那可真是碩果累累的季節(jié),《冬天的記憶》出版有他的參入編輯創(chuàng)作,《嶗山風(fēng)》。〈記憶中的市北〉都有他的作品發(fā)表,他是青島藍月亮編輯部的編委,新聞網(wǎng)蹉跎歲月,似水年華的版主。請看他的個人介紹:
楊昌群,筆名:若風(fēng)、騎馬看海。1967年生于山東萊蕪,1988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xué)中文系。青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美國詩天空詩人協(xié)會副會長。部分詩歌、散文在海內(nèi)外發(fā)表。
昨天,收到了楊昌群先生贈送的他剛剛出版還帶著墨跡香味的新書《那個月亮新年,朦朧了》,迫不及待的打開閱讀,立時,美妙的文字象春風(fēng)帶著芬芳把我?guī)нM一個神奇的世界!這個神奇的世界分為《月亮騎士》、《長風(fēng)千里》、《大黃貓的故事》、《野山百觚》、《如如善美》五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在訴說著楊昌群先生在大千世界的每一個故事感慨,都在吟唱世界的浮云變幻,都悄悄地打開了我的心扉,發(fā)散出淡淡的清香。
“淺淺青草,漓漓細雨,而木棉花的濕潤卻是火紅色的。乍一回首往境,那個寒假里的校園場景,就這樣突兀在我的記憶中。如果兩個人兩情相悅,莫過于尋個安靜之處,共享一頓溫馨的晚餐,如果一個人懷戀上一個地方,命運會安排你,在那個地方,度過一個月亮的新年。所謂月亮的新年,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春節(jié),只不過那個春節(jié),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很多細微的顆粒,也隨我跋山涉水,重新組合了多次。現(xiàn)在想來,那個大學(xué)校園里的月亮新年,竟然朦朧了。”就這樣一段話,點出了文章的主題,作者的心扉從淺淺青草,漓漓細雨到飛翔的蘭色天空,奔騰的茫茫草原,游走在萬里嶗山,闖開了世人的思維,甚至揭示了大黃貓的趣味故事。
“一首香噴噴的愛情小詩,在一本古書里深居簡出,仿佛被誤讀,也似被隱藏,等到平靜時再次遇到它,黑白分明的意象,清晰美麗的側(cè)影,引我到小河流水的源頭,樹林,草地,小鳥的鳴唱,百花的飛艷。”這些細微之處,都在楊昌群先生筆下栩栩如生的舞蹈起來。
讀到一篇好文章不難,感受一篇好文章不易。讀著楊昌群先生的文章,真實的讓我感受到飛翔的快樂,我的思緒在天空,在嶗山,在白云中翱翔起來。
“你問我,月色怎樣朦朧,潔白的翼羽在我們近旁舞蹈。你問我,陽光怎樣迷蒙,透明的聲音已經(jīng)辵然遠去。想象著,猶豫著。”音樂一般的語言讓我感受到影片中的民間對歌,一對戀人在對唱,山青水綠,群山呼應(yīng),流水潺潺,百鳥鳴啼。我感受到置身于神仙的世界,虛幻的飄渺,嫻靜,睿智都在文字中翩然起舞,我不由的擊掌叫好,飄渺虛幻的藍月亮變成了現(xiàn)實,真正的來到我們身邊。
“有時更多的詩意,已經(jīng)化作生活別處的語言。有時遠處陌生的風(fēng)景,也能讓人感到輕微的悸動。幾只小小鳥,一棵小小樹,嚶嚶的話語,淡淡的親情。”楊昌群先生正是把那些細小入微的月光升華到彩霞飛飛的空間,用優(yōu)美的詩歌語言,把那些往事,那些感慨變成美妙的文章。聽:“一粒種籽飄落大地,陽光如夢,風(fēng)雨如花,仿佛經(jīng)歷了很久,仿佛就在瞬間。”再聽:“世界之外,別有世界,山川之外,另有山川。”是山泉的流水,是風(fēng)吹松針的沙沙聲,是一首美妙的詩歌在流淌,置身于楊昌群先生的月亮世界。讓人陶醉,留戀往返。
正因為楊昌群先生有這樣美麗的意境,崇高的情操,所以他的為人也是高尚的,在論壇交往將近十年了,他的謙虛,他的熱情,他的處世,他的辦事效率始終在感動著我,鞭策著我,也許,這也是我和格里能把論壇作好的一個主要原因吧,這也是我們版主委員會全體朋友的共同看法。從他的作品《在大黃貓的幸福生活》六篇文章中看出楊昌群先生對動物的愛,對動物觀察的細致入微。“我又想到大黃貓,于是我再去貓們曬太陽的地方,一下看到好多頭貓,都是單位里原先的貓,什么作秀貓、跟班貓、雍容華貴的貓,全然不知所去。
貓們曬太陽的地方,大約有六頭貓,包括兩頭最早來的大灰白貓。其它的貓都在叼吃著帶魚塊,只有大黃貓,安靜地蹲在近前,聽到我的腳步聲,懶懶睜一下眼睛,接著便閉目養(yǎng)神,其它的貓還或多或少喵喵了幾聲,大黃貓依然懶散,不出一聲。”“今天大黃貓已不再流眼淚,也不再打噴嚏,胃口特別好,身子胖了,毛色亮了,只是貪睡。一次我注意到,兩頭原先的小母貓在它不遠處打鬧,一頭陌生的花臉黃貓跑到我們院子里來,別的貓都很緊張,陌生的花臉黃貓也緊張,轉(zhuǎn)了一圈又逃出院子,好象這都和大黃貓無關(guān),它依然在昏昏而睡。
下午大黃貓不再貪睡了,它摹仿幾種貓科動物的臥姿,間或在院子里走幾步,怎么看怎么不象貓步。下班時,它沒在大門口,我走出單位大門,看到大黃貓在路邊墻腳處的土堆旁,斜立著身子,一臉尷尬的樣子。很多同事從它面前經(jīng)過,也看它,當(dāng)然我也看它,原來它在上小廁。走過幾十米我回頭看看,大黃貓好象在整理小土堆,新陳代謝,我想大黃貓的感冒也好了吧。”由于論壇上朋友們對楊昌群先生都很了解,因此,我只是用他的文章對大家的思想認識進一步升華,對楊昌群先生對論壇,為朋友們的付出再次表達謝意。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的詩詞是何等磅礴,他的長征路上寫下的詩歌現(xiàn)在捧起也是百讀不厭。從文字中好象看到工農(nóng)紅軍轉(zhuǎn)戰(zhàn)萬里攀登大雪山,橫跨大草原的豪邁氣概。而楊昌群先生文章的精髓也是與他的山友走遍嶗山的敘述,山的巍峨,山的險峻,山的靈魂,山的訴說都躍然筆端。寫爬山的洋洋四十篇文字:嶗山之巔,誰為情種、槐花與野草、尋找迷途的印跡、野餐之時遇靈蛇、從杏黃百合到七彩祥云、嶗山百合的異彩空間、雨山無住,而生其心、萬象時空的奔流、嶗山唐棣花、飛雨飛去飛來、天泉之水何處來、白云滾石的瞬間、三頂禮贊、行走于時空光明處、燕石豆腐飛龍瀑、八仙小魚迷彩鴿、瑞雪迎舞之嶗山如此多嬌、潔白的夢境為誰而來、月亮小年八仙墩、野馬狂風(fēng)大流頂、其中【如如善美】(20篇)、初探天地官財石、野爬嶗山的幾個哲學(xué)問題、正月十四野爬記、是否是早春霙雪一個野夢、野走陽陰線,探幽虔女洞、一海春水的夜天、第一次穿漢服、五頂四瀑穿越記、明明春明明花明明相看、登山節(jié)嶗頂云霧行、來自北川的兩個女孩、脂硯潭水映夏花、了然無痕仙胎魚、野山野水仙胎魚、嶗山穿越之似水流年、靈蛇河谷另一個夢境、蒹葭蒼蒼,白露未霜、白云悠悠秋色明、天茶頂?shù)陌V迷石縫、追看霧凇雪影的云空。
“天上有多少雨水,山中有多少草木。世上有多少意動,心中有多少感懷。雨天雨地,雨溪雨徑,雨衣雨傘,雨人雨物。陰陽之交接,萬象之濕潤。以嶗山之風(fēng)骨,通天地之往來,化夏伏之酣霖。愛山之人有往無住,此意此情漫漫斐然。我不知道天上人間,幾十秒、幾十天、幾十年和幾千年有何道義上的區(qū)別,如果還有那無名道義的存在,如果還有一道嶗山天空的祥云,在我的嶗山視野里短暫流浪,那么此時此刻,有人是在此處短暫流浪,還是在此處短暫停留呢。朦朧了,朦朧的也許是我,朦朧的也許還有那七彩祥云。會知山水,家國天下,時間與空間相會時,行走與情感是同在的,思緒與物象是相連的。”
我們經(jīng)常旅游嶗山,但是又有誰能夠在登山之余發(fā)出如此感慨,寫下如此美好的文字。
嶗山歷史悠久,文化悠久,而只有去讀它,讀懂它才會得到嶗山的真諦,在文章中,我讀到:“《召南》曰:“何彼禯矣,唐棣之華。”《小雅》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逸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唐棣花是什么樣的花,唐棣花盛開在哪里。為什么它要隱在時間的深處,為什么之前我只能在古老的漢字中無端想象。今年五月中旬,我隨傳媒網(wǎng)的驢友之家登山隊,在雨后云霧中從仰口賓館開始爬山。在拐杖嶺上,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那掛滿小白花的神奇花樹。當(dāng)時大家在那里休息了片刻,很多山友為那花樹拍照,卻沒人知道那花樹的名字。后來我們來到仰口山中,長時目睹涌過山谷的仙云神霧,之后我們又遇到兩棵同樣的小白花樹,不知怎么,就有一個陌生的聲音告訴我,那就是唐棣樹,那就是唐棣花。”就是這樣,讀著這樣美妙的詞句,這樣為尋找唐棣樹的不懈努力,發(fā)現(xiàn)唐棣花的喜悅。讓我一次又一次被感動,被征服,我也想忘記自己的年齡,跟著他們的登山隊去攀登嶗山,走遍嶗山,閱盡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登山是快樂的,也是艱苦的,在長途跋涉中發(fā)現(xiàn)伴侶,尋找樂趣,進而追根溯源也是楊昌群先生文章的成功之處:“一只美麗陌生的大蝴蝶飛來了。其實不是我等那蝴蝶來,是我留在竹竿幫爬山隊友的最后時,那蝴蝶飛來了。我又有所停留,我想看看那只美麗陌生的大蝴蝶,它會在竹竿幫午餐河段的哪一處停留。那蝴蝶是孤獨的嗎。《易》曰:“一人行,則得其友。”這時,那蝴蝶獨自飛來,它要暫行暫留何處,我觀想著。
河谷寬闊處,那蝴蝶貼著水面飛行,河谷陡峭處,那蝴蝶沿著峭壁飛升,它經(jīng)過我們飲小酒的淺溪處,它經(jīng)過竹竿領(lǐng)隊燒烤的小瀑邊,它經(jīng)過格里、海藍依舊試游的大水潭,它經(jīng)過40出頭跳水的高石臺,那蝴蝶竟沒在途中停留,就這樣一直飛出我的視野。”還有:“我不知道那條素紋山蛇,那條綠彩蜥蜴,那只五彩山雉,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對蔚藍色海天一線空云有所注目,也對嶗山百合的異彩有所留意。也許有些是此遇的,也許有些是另遇的。時間都難以是時間了,空間還能在途中過久停留嗎。至大至小,至顯至隱,也許在隱微處,還有另外的時間和空間吧。”
朋友,當(dāng)您看到這樣的文字,您會怎樣感動,怎樣遐想,也會跟著藍月亮登山隊攀登吧!然后,去發(fā)現(xiàn)奇跡,觀察世界的神奇!
楊昌群先生在爬嶗山領(lǐng)悟的新的哲學(xué)問題:“什么是哲學(xué),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大至無可探究,小到須臾難離,野爬嶗山的哲學(xué)也是如此。當(dāng)以哲學(xué)主體入言,先談?wù)軐W(xué)是什么,哲學(xué)不是什么,野爬為何態(tài),嶗山在哪里,野人乎野山乎,思考乎夢幻乎,爬非哲學(xué)之爬,所思之爬當(dāng)為哲學(xué)之爬。”
楊昌群先生在《竹竿幫一周年慶典記》中又寫道:“山是野山,爬的就是野山。人是野人嗎,也許,善美之野就是真實之野了。”
他們的野爬嶗山開拓了視野,野爬嶗山鍛煉了體魄,野爬嶗山體現(xiàn)了世間的真,善,美。在野爬嶗山過程中,最值得一題的就是著名的五頂四瀑穿越記:“神峻嶗山有五個著名山頂,大流頂、天茶頂、嶗頂、青峰頂、小嶗頂,靈秀嶗山有四處著名瀑布,龍?zhí)镀佟⒊币羝佟w龍瀑、飛云瀑。當(dāng)竹竿登山隊于三月二十二日發(fā)出英雄帖,首次召集島城強驢,為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穿越嶗山五頂四瀑時,時間開始了。穿越全程估算約有90公里,這樣的體能與激情的野行,已經(jīng)超越了穿越活動本身,這是帶著整個世界在奔跑。
這是一個和其它春天不同的春天,三月二十八日星期六,月歷三月初二,清明節(jié)前七天,晴到少云。竹竿登山隊對這個春天說,五頂四瀑,我們來了。”
我們勇敢的登山隊員成功了,他們?yōu)槭裁雌旃拇髲埓┰轿屙斔钠伲礂畈合壬慕忉尠桑骸霸趺礃永做L(fēng)雨穿越五頂四瀑,這已不僅是哲學(xué)論上的兩個哲學(xué)問題了。哲學(xué)意義上的五行四象,家國天下意義上的五湖四海,華夏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五經(jīng)四書,新文化意義上的五四運動,新地理意義上的五頂四瀑。野山野水何在,象數(shù)義理何在,九九歸一何在,我心悠悠何在。多少年后,當(dāng)我回首往事,一定有這個特別的春天,這次刻骨銘心的野爬穿越。三月二十八號你好,嶗山你好,五頂四瀑你好。”
《那個月亮新年,朦朧了》新書共有232頁,84篇文章全部讀過后,我的心中油然對楊昌群先生升起一股敬意,俗話說:文字見人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方能寫出崇高的文字,社會上那些奸邪狹隘的小人永遠也不會讀懂崇高的文字,脫凡于精神境界的升華。我抬頭謠望藍天,看到遠處嶗山巍峨起伏,綿延磅礴,一只雄鷹在高空盤旋飛行!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