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感覺不錯!
來源:作者:鄧小輝時間:2013-01-13熱度:0次
實話實說,感覺不錯
——讀《星火中短篇小說》2012年第6期
年底了,時間上有點緊。我斷斷續(xù)續(xù)看完了《星火中短篇小說》2012年第6期,總的最直接印象是很有看頭、很接地氣、很有質量。
《開始找媽媽》的語言風格讓我感覺到好玩、有意思。作者以成人的視角、用孩子的語言來表述。之所以這么說,而不是用“孩子視覺”,是因為我覺得一個成年人要完全回到孩子時代、以孩子的視角看事情幾乎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事情,注意點和高度不一樣嘛。孩子思維與記憶往往是片段式的而不是延續(xù)、成體系的,哪怕只是在思想上進入孩子的世界也只能是試圖與揣摩。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難懂大人,同樣大人要完全懂孩子也難,大人最好蹲著,保持孩子的那個高度??勺髡叨字字推饋砹?,所以成人視角隨處可見。但這并不影響行文進程和讀者閱讀的愉悅,我反倒覺得更有趣味性,語言與主人公(“我”,9歲小男孩)很吻合。
然而看著看著,我不禁眼含淚水,陣陣鼻酸,只是沒讓眼淚掉下來,只讓它打轉。孩子是天真無辜的,無論條件多么局限,他(她)們總是能找到自己的那點樂趣。但留守兒童失去父愛、失去母愛,后來連最疼愛他(她)們的奶奶、爺爺也失去了。作者將這種不幸越撕越大,加大了悲劇力度。小說里的我的奶奶和小始的爺爺也都是“可憐的人”,都是弱勢群體。現實中的弱勢群體,可能互相取暖,也可能互相傾軋,也可能兼而有之。這就是真實的人性,文學即人學。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中提到了,“我不想把人寫得那么扭曲,孤苦中的人們還是有人性的光輝?!彼?,我們沒有在小說中看見弱勢群體的互相攻擊。
小說中的很多情節(jié)和細節(jié),讓人感覺很真實。藝術源于真實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開始找媽媽》作為“置頂”推出,我覺得當之無愧。
在《嬌女》中,我看到了一個不“安分”的女人梅小桃(主人公),她母親梅一枝也是一個不“安分”的女人。我也認真看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談《愛情的滋味》,但作為讀者,我看到的更多的不是愛情,而是時間跨度、時代背景、紅顏薄命,看到了梅小桃行為上的反叛與內心的自我追求。敢愛敢恨的梅小桃活得很真實、很自我,甚至有男人的霸氣和義氣。這種陽剛之氣與率性,似乎正是很多人所普遍缺乏的,卻在私生女梅小桃身上顯現。如今的人們是不是都更多的在乎票子、位置、面子?在乎領導、老板的看法?在乎朋友、圈子的看法?是不是都活在不屬于自己的世界里呢?
《驚慌失措》涉及到家長子女教育的問題、學校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與時俱進、有所作為的問題。社會的一些不良習氣,已然蔓延到了學校這片凈土。個人覺得,源頭來自社會,治理也在社會;短期有效舉措可以加強教師隊伍自身建設并讓教育跟上時代和實踐。
和本期其他作品一樣,《回家》也通過小人物折射了時代背景。只是《回家》更為明顯和突出。在城市化發(fā)展進程中,平民孫一民和李麗芳一手帶大的兒子成了身為老總親家的倒插門女婿,寶貝孫女也樂不思蜀。老兩口子心中的這點痛,只能彼此撫慰。
人越是成熟,越顯得理性,對感情的反應也就越發(fā)遲鈍了?!侗瘋繁容^散文化的語言,顯得波瀾不驚,試圖表達生與死的自然輪回。依我看,當奶奶去世這種事情來得太突然,你可能會漠然不知所措,但是,時間,有時候就會像病毒一樣慢慢侵蝕你的親情細胞,讓你陣陣作痛。完全理性了,也就不是人了。
《王光榮手里有七張選票》是鄉(xiāng)村題材,也算是鄉(xiāng)村“官場”小說了。當“政治”這位先生遭遇“經濟”這位小姐的時候,這小姐又非常惹火帶勁、不斷挑逗,那這位先生要坐得四平八穩(wěn)就非常吃力了。
從《童謠》中,我看到了鄉(xiāng)村愛情,真正的愛,理想化的愛。如作者在創(chuàng)作談中所言,“這正是人們內心渴望的真正的愛情?!?BR>
《柔桑的錯誤》和《開始找媽媽》一樣,也都是鄉(xiāng)村題材,也都涉及留守兒童,也都是底層人物、弱勢群體的故事。但《柔桑的錯誤》更多的是寫兩個女人之間的“戰(zhàn)爭”和情感糾葛,參插著對生活的無奈。愛情是自私的,然而兩個女人雖是親戚卻同愛一夫,關系有點亂哦。
《市長和牛》也是鄉(xiāng)村題材,是我的進賢老鄉(xiāng)文非寫的,我第一個看的就是這篇了。寫得很好,作者身在鬧市卻對家鄉(xiāng)故事的細節(jié)如此清晰,刻畫的主人公炳爺也很成功、生動、富有個性。市長和炳爺到底說了什么?或許人家只是說了一句套話、廢話而已。可在小地方,或許就是這樣,有時候什么也沒說,卻能被演繹出多個版本的內容。
本期作品,鄉(xiāng)村題材多、底層人物多、有看頭、有深度、不老套,都很好,我都喜歡,值得我好好學習。相對來說,我更喜歡的是《開始找媽媽》、《嬌女》、《驚慌失措》、《回家》、《王光榮手里有七張選票》、《童謠》。
以上是我對《星火中短篇小說》2012年第6期作品不成熟的解讀、啟發(fā)和個人評鑒,寫得匆忙、雜亂,不當之處望海涵!
(匆于2012年1月8日 夜)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