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鄉吟》讀后有感
來源:作者:龍門狂生時間:2013-01-16熱度:0次
《杖鄉吟》讀后有感
馬萌
文友薛引生先生的新作《杖鄉吟》近日與廣大讀者見面了,可喜可賀!
這本詩集見證了先生一個甲子的人生歷程。先生是我的文學前輩,更是摯友,在與先生相識、相知的八年里,使我對先生的人品、文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先生忠于黨。薛引生先生是個有著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對開國領袖無比熱愛,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如《兩個“務必”不能忘記》《紅詩七則》《心曲頌總理》《憶秦娥·化悲痛為力量》《滿江紅·舵手頌》等詩篇都體現了先生的這種深厚感情。“有人面對美女、金錢,就眼睛發直、無比貪婪,有人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若祖傳”(《兩個“務必”不能忘記》),一個老黨員對黨內腐敗的痛心疾首,對如何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深刻認識就躍然紙上。先生對領袖人物深沉的愛戴在其他詩篇中也多有體現。
先生事親孝。詩集中《為父母壽辰而作》《大寫的人》《母親沒有年輕過》《岳父逝世一周年祭》等將一個兒子對父愛如山、母愛似海的深厚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含辛茹苦數十年,揮淚撒汗逾萬千。染白青絲育兒女,情似春暉恩如山。”(《為父母壽辰而作》)寫出了父母養育兒女的艱辛,寫出了兒女對父母的感恩,寫出了先生愛老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先生與友誠。在與先生的交往中,我切身的感受就是先生平易近人,真誠待友,這在先生的詩篇中也多有體現。如《贈景山兄》《賀馮學忠老師八十壽辰》《七絕·吊哲人王進寶》《賀雷有生先生榮獲渭南市“十大孝子”光榮稱號》等篇章就是這一方面的有力體現。“風追司馬將壇馳,大氣人生一首詩。不測驚雷忽作雨,淚飛巍岫溢華池。”(《七絕·吊哲人王進寶》)王進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為司馬遷與《史記》研究卻作出了不俗的成就,作為司馬遷學會會長的薛引生先生將這位幾十年如一日辛勤研究司馬遷與《史記》的農民朋友視若至交,真誠交心,推心置腹,在王進寶先生突然去世后,他淚如滂沱,作詩悼念。“骨若華山擎天穹,情似渭水潤嫗翁。慈心孝行感天地,龍門嬌子譽秦東。”(《賀雷有生先生榮獲渭南市“十大孝子”光榮稱號》)雷有生先生與薛引生先生是摯友,雷先生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尊老敬老,為構建和諧韓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薛引生先生在詩歌中歌頌了雷有生先生的這種美德,以昭示世人,明是非,辨善惡,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六十載人生歷程的回首、感悟,六十載人生歷程的點點滴滴,從而構成了這部可以傳世的《杖鄉吟》,愿讀者們從中得到啟迪,書寫出人生的絢麗篇章。(作者單位:陜煤地質一三一隊)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