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站在青島海濱歌唱的作家
來源:作者:趙春華時間:2012-10-02熱度:0次
幾天前青島作家李巖兄邀我為他的散文集《西邊落日東邊月》寫一篇序言,我雖然愉快地答應了,但看了他的整整一部散文集的稿子,感覺無從下手,因為他的散文寫得內容相當豐富,怕是寫不好,辜負了他的作品,所以琢磨了好幾天也沒有下筆,怎么寫是頭疼的事情。我雖寫了不少的東西,創作上可謂收獲多多,但對于為他人作品寫序言還是心有余悸的,更何況李巖老兄是寫散文的高手呢。
和李巖兄是在中國散文家網上認識的,都是版主,但并不十分熟,一個多月前去青島受到了青島作家朋友們的熱情款待,這樣才和李巖老兄熟悉起來,第一次見面就感到格外親切,更加深了對李巖兄的認識,他送給我一部他的散文集《青春澎湃的日子》,通過閱讀他的這部作品,我對李巖老兄就更加肅然起敬了,也更加了解了這位青島作家的心靈世界和散文寫作的功力。說實在的,為這樣的作家的作品集寫序言是我的一種榮幸,也是李巖老兄對我的信任。可以說這是一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不但要寫,而且要寫好,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朋友負責,對文學負責。
李巖老兄那天給我打來電話約我寫序言后,馬上把他的書稿發到我的郵箱,打開郵箱馬上瀏覽,七十余篇散文用了兩個小時瀏覽完了,但還沒有找到寫序言的感覺,以后幾天又閱讀了幾遍,才算找到了突破口。通過閱讀他的散文集《西邊日出西邊月》,我對青島作家李巖兄以及他的作品有這樣幾點認識:
首先他是一個激情澎湃的作家,他的作品也同樣充滿激情,他的激情來自他對生活的熱愛,對青島的熱愛,他是一個站在青島海濱歌唱的作家,是生活的歌手和青島的歌手。
李巖兄十五歲從濟南入伍當兵,在部隊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年,轉業到青島生活和工作也已經二十年了,青島是他的第二故鄉。這二十年他背著相機以一個作家和攝影家的視角看青島,他的足跡遍布了青島的很多地方,他早已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青島人,一個頗有成就的青島作家了。
他寫八大關的有關篇章都注入自己豐富的情感,寫出了八大關的特點,如:“青島八關山,貌不驚人,外粗內秀,卻濃縮和凝聚了島城歷史文化名人的精髓所在,雋永、厚重、濃郁而深沉……”(摘自《青島八大關》。
“夕陽西下,眼前的洋房、花海、小路染上一層金黃的潤色,清幽靜謐的八大關宛如處子,寧靜而淳樸,如此絢麗的景致猶如夢境…… ”(摘自《洋房、花海、小路》。
抒發出作家對大海的熾愛,如“我愛海,愛海邊落日與海上明月,尤其愛冬天的海,愛冬天的海邊落日,愛冬天的海上明月。
多么想我就是海,我想我是海!”《摘自《東邊日出西邊月》。
李巖老兄寫了不少游記散文,他的游記散文不是那種走馬觀花似的游記,寫得很細膩,特別是景物的描寫,不但細膩,而且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如他寫嶗山的游記,景物描寫得很美。“桃樹林旁的小溪已漲滿了水,鮮艷的桃花倩影倒影在水中,一陣清風吹來,枝條隨輕風搖曳,忽見桃花花雨輕柔地飄然而落,花瓣七零八落飄在水面,自由自在地在水上飄蕩,蕩漾得我的心 中心花怒放,不由悄然生出一種憐香惜玉的淡淡感傷?!闭浴短一?、花雨、清風》。
李巖兄不少的游記寫得都想當出色,我就不一一例舉了??傊挠斡浬⑽膶ψ匀痪拔锩鑼懙枚己芤姽Φ祝@大概與他是一個攝影家有關吧。最重要的還是他以及他的作品始終是充滿激情的,充分展示出一個作家對生活的熱愛,我認為這是關鍵。
李巖兄是一個具有詩人特質的散文家,這就為他的散文增加了詩意和詩的亮色,縱觀他寫的很多游記散文,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游記了,他的游記集敘事、抒情、哲理于一體,特別是在抒情上,每一篇游記通篇都充滿著詩人的激情,所以他的游記也可以看做是很好的抒情散文。
比如他的《青島的秋云》就是很富有詩意的散文詩,“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秋天,我登上高山,人比山高,山高人為峰,天高云作伴。青島的秋云,故鄉的云,已然飄蕩在我心海?!?BR>
再如他的《野外泡溫泉》,“山野鄉間 如畫的風景里,遠處山巒疊翠,近處輕枝搖曳,水霧裊裊升騰,泡浴人入水樂身,抬頭養眼,閉目悅心。這里沒有都市的喧囂、污染,對久住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人 來說,悠然中盡享鄉村原野里的寧靜與舒適,確有一洗塵囂、令人陶醉的愉悅?!睂懙暮苡性姷囊饩?。
如他的《訪西泠印社》,“黃昏了,漫步在西子湖畔,秋風厭倦飄泊,夕陽賴著不走,依然掛在那座山頭。我背景的西泠印社漸漸消失在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斜陽里……”,“汽車離開建德小城前往千島湖,剛才還迷漫的霧氣漸漸淡去了,沿途的江面嫵媚秀麗,一覽無余?!闭浴对L建德小城》,景色描寫極富詩意,十分到位。
李巖兄這部散文集內容相當豐富,形式多種多樣,不僅有游記散文,還有寫人物的,寫毛體大師闞志一,寫韓美林畫猴,寫親情母愛的,寫嶗山綠石賞,寫太極球競技,寫電影觀后感,反映了作者多方面的生活情趣。正是因為作者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愛好的廣泛,才成就其散文創作題材的豐富。
李巖兄還寫了不少歷史人物以及他們文學成就的篇章,充分展示出作者歷史知識的豐富,如他寫的《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賀》、《李商隱的水墨唐詩》、《李白與楊貴妃》和《追蹤詩仙與詩圣的相遇》等。
愛青島寫青島,這是作家李巖這部散文集的又一特點。我們說他是一個站在青島海濱歌唱的作家,是島城的歌手,他的最后一輯《穿越歷史的叢林》里的篇章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作為作家,李巖老兄不僅看到青島的現在,而且了解青島的過去,了解青島歷史的變遷,寫出了《吳家村今昔》、《海泊河的變遷》等篇章,這實際上就是青島現代史點滴部分,但也足以反映青島歷史變遷的一個方面。使現在的年輕人不僅知道現在青島的繁華,還能夠了解到青島的過去是什么樣子,這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李巖兄寫了不少有關青島的散文,他寫了《爬嶗山的哲學問題》,他寫《參觀青島啤酒博物館見聞》,他寫《感受市北地景文化》,他寫《八大關的四季》,寫《游石老人觀光園》……傾注了對自己的第二故鄉青島的熱愛之情。
縱觀李巖老兄這部散文集,總體上看,他的散文語言自然流暢,景物描寫十分出色,在描寫中包含著作者的豐富情感,構思謀篇有自己的特點,篇幅一般都不長,寫得比較精煉老到,讀來真是一種極大的精神享受,特別是他的游記散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讀藍本,相信對青少年的寫作還是很有幫助和啟發作用的。
再次感謝李巖老兄對我的信任,才成全了我為之寫出這篇序言。
2012-7-15 晚于北京海淀區北洼路
(趙春華,1956年生于北京,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