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根深花嬌艷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2-08-15熱度:0次
土肥根深花嬌艷
——在中華寶石文學獎新人獎(2008-2011)頒獎典禮暨全國國土資源文學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趙福海
今天,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代表,中華寶石文學獎新人獎獲得者,匯聚貴州省貴陽市麗豪大酒店,舉行“國土資源文學座談會”,我作為一名小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文友批評指正。我認為,國土資源文學土肥根深花嬌艷。
談國土資源文學,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國土資源文化?所謂的國土資源文化,就是在人類文化、社會文化和經濟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與土地、礦產、海洋等國土資源相關的基本信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的綜合體現。
搞清這一點,我們就能清楚地知道,其實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大地上就已經綻放著無比美麗芬芳嬌艷的國土資源文學之花朵。或者準確地說,是那些文學之花與國土資源文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詩經》里的詩歌大都與國土資源有著這樣那樣的聯系。如,描寫追求美好愛情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詩的表現手法屬于《詩經》詠物言志三法案:賦、 比、用于興之一的“興”,既從一個看似與主題無關的事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入手,引出心聲,抒泄胸臆。這“河”、“洲”就是國土資源的一部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有了國土資源文學的味道。再如,描寫勞動場景的《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yi)泄兮。行與子逝兮。”這首詩譯成現代詩就是:“十畝田間是桑園,采桑人兒真悠閑。走吧,與你把家還!十畝田外是桑林,采桑人兒笑盈盈。走啊,與你攜手行!”這是一首非常標準的國土資源文學作品,它描寫勤勞而樂觀的華夏先民采桑女輕松愉快的勞動心情。同時也勾畫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園風光。三如,描寫古代勞動者心態的《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以“伐檀”、河岸、河水的波紋為場景,抒發了勞動者對剝削者的一種心態。也可以說是最早的國土資源文學作品雛形。
另外,公元6世紀北魏時酈道元所著《水經注》里的,大量描寫我國地理方面的美妙游記散文,無不與國土資源有關。《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聊齋志異》,是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我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也無不與國土資源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真正意義上的國土資源文學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如盛開在祖國大地上的五彩繽紛的花朵,嬌艷無比,芳香無比。以國家一級作家黃世英先生為例,他從1962年開始發表地質文學題材作品,半個世紀來,他創作出7部話劇、14部電影、上百集電視劇,并出版了10余部作品集。黃世英先生歷時5年創作出的電影劇本《生死羅布泊》,更是國土資源文學的杰出代表作,曾榮獲了全國夏衍電影文學獎,由天山電影廠攝制攝制成彩色寬銀幕,5月21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首映式,5月22日全國500家影院同步上映;他創作的土地題材數字電影《18億畝紅線》,也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為了迎接他從事地質文學創作50周年,他的紀實文學自選集《無言的雪山》、《電影新作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國土資源作協蘇州主席團會議決定于6月21日在京舉辦“黃世英從事文學創作50周年座談會”并授予他“堅持地質文學創作杰出貢獻獎”。這個殊榮不僅是對他本人半個世紀來從事國土文學創作的肯定與鼓勵,也將激勵廣大國土資源作家的文化自覺與主動擔當精神,促進國土資源文學創作的大繁榮、大發展。另外,我們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先生與陳國章先生合寫的報告文學《為了共同的使命》,更是我們學習國土資源文學創作的楷模。還有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郭友釗先生著的《探索火山之謎》,我們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駐站簽約作家梁守德先生創作的中篇小說《蝴蝶湖之夏》,后被黃世英老先生改編成數字電影的《18億畝紅線》,我們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河南孟廣義的中篇小說集《國土所長曾代表》等等,都是我們國土資源文學的瑰寶。
凡此種種,無不說明國土資源文學土肥根深花嬌艷。只要我們多去努力,多去探索,多去創作,我們國土資源文學定能綻放出更加芬芳燦爛的花朵!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