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
來源:作者:何靜時間:2012-05-03熱度:0次
——再讀朱自清的《背影》
何 靜
有的人喜歡看武俠小說,有的人喜歡看言情影視,而我在閑暇之時,卻喜歡獨坐于書桌前,沉浸于美文之中。好的美文,能讓你百讀不厭,每次咀嚼,都能有新的感受、新的收獲。《朱自清散文集》就是這樣一部令我愛不釋手的作品,其中可謂字字珠璣、篇篇奪目。尤其是《背影》一文,更是令我感到常讀常新、擊節叫絕!
已記不清是多少次讀《背影》了。
中學時初學《背影》,我雖然還不諳世事,并不能完全體味其中的意蘊,但我卻驚嘆朱自清的如椽之筆,竟有如此之神功,那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竟在這樸實而優美的文字中那么自然地流淌出來,我不能不為之所折服……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懂得了人生的艱辛,逐漸懂得了如山的父愛,《背影》中父親那“蹣跚地走到鐵道邊”為兒子買桔子的背影,就定格于我的腦海之中……這“背影”猶如一根敏感的琴弦,一個不經意的契機,這根琴弦就會被撥動,就會引起我心弦的共鳴,從而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浩瀚文海中,描寫父母之愛的文章數不勝數,作者都以自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視角寫出了不同的感人文章。可是,這些文章都未能出《背影》之右,未能撼動《背影》在此類文章中的獨特地位,這就是《背影》的魅力所在!
盡管父愛如山,那種把生留給孩子、把死亡留給自己的事件也會發生,但這樣的際遇畢竟是極少見的,尤其是在和平年代。在現實中,這種如山的父愛,大都是以點點滴滴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也許在普通人的眼里,父親所給與的愛只不過是一件件很自然的小事。而這些常被人們所忽視的細節,一經朱自清娓娓道來,卻產生出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每當我讀起《背影》,就會觸碰到我心靈深處那個最敏感的神經,讓我油然想起我的父母。我會想起我和父母相處時的點點滴滴,我會想起父母所給我的至愛。這種愛若涓涓細流,匯集成一條溫柔的小溪,流淌于我的心田。
我參加工作之后,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父母,他們依然生活在農村。每當看到城市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到農村生活的艱辛;想到他們冬日里在凜冽的寒風中守著收入微薄的小攤位任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發……每想到此處,我都會忍不住淚眼朦朧……每次我休假回家,父母看到我時,都會露出孩童般的喜悅,我就越發感受到了父母對于我的愛——一種無疆的大愛!此時,我就會生出一個很簡單的愿望:讓父母早日卸下沉重的生活擔子,平平靜靜地安享晚年。
我會盡我自己的努力,力求讓父母過得更好。盡管我知道,父母對我是無所求的——因為他們對我的愛是無私而偉大的。
我敬佩和羨慕那些擅于寫作的作家,他們可以把對父母的情感遣于筆端,從而感動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來體味父母之愛,去愛父母,從而使我國尊老、愛老的美德發揚光大。我想,朱自清的《背影》在這方面善莫大焉!
《背影》使我更加懂得了父愛,父愛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背影》!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