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電影制片廠新片《生死羅布泊》專家研討會

來源:作者:劍蘭時間:2012-04-16熱度:0

天山電影制片廠新片《生死羅布泊》專家研討會

地點: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會議室
主持人:饒曙光(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首先請本片導演介紹一下創作情況。
董玲(天山廠電影《生死羅布泊》導演)
這部影片整個是在羅布泊實景拍攝可能對觀眾有一定的吸引力,羅布泊的神秘會讓許多人都想知道。演員的工作狀態大家都看到了,拍攝條件十分艱苦,但是電影人都能夠適應,現在完成后的片子我個人感覺還是挺好的,盡管創作周期很緊,劇本反復修改,投資不大,困難很多,但自己感到一定要把它做好,身上總覺得有一種責任。劇本是黃世英老師原創,中途他病了,心臟做了支架手術,后來兩個年輕人加盟完成了整個劇本的創作。這次請來的演員特別好,用一句話概括,他們愛角色勝過了愛自己。這句話說的人多,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尤其是女演員,大家從片中的造型可以感覺到。關于影片的音樂心里一直比較糾結,廠領導在確定是不是讓艾斯卡爾灰狼來作曲,也有些拿不準,他是一個唱搖滾的歌手,這樣一個大的電影,是一個系統的音樂工程,他沒有搞過,是不是能勝任,但最終考慮到影片的風格化需要還是確定讓他做這件事。現在感覺影片音樂的感染力還是挺強的。我不太懂音樂,但影片完成以后覺得還是挺好的。影片的攝影師木拉提,我們是電影學院的同學,他拍了很多優秀的電影,從離開學校一直到現在,他沒有離開這個專業,我非常欽佩他。我們的溝通非常融洽。畫面用了兩個視角,一個是人的視角、一個是天的視角。這部影片如果好他不是某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功勞。是全劇組的共同努力的結果,而且廠領導一直和劇組的同志們在一起。
黃式憲(北京電影學院資深教授)
董玲作為女性導演拍出了陽剛之氣。影片的風格,粗獷、陽剛,拍出了地質人,一個大寫的人,這個很了不起。看完電影我要向地質人致以深深的敬意。他們創造了歷史。像天山廠和董玲這樣的女性導演能發掘出這樣的深度。是什么力量?我覺得是對現實主義精神的堅守,難能可貴。好久沒有看到這樣質樸、粗獷、陽剛的作品。而且是這兩年我看到的對話最少的一部電影。當然日本的《羅島》沒有語言。這個片子語言很少,因為我們是用腳步的語言在行走。幾個腳印踏在羅布泊的大地上在行走。特別是三個人從羅北回來的時候,與營地里留守的兩個人會面時,通過腳步、氣息、呼喊我們聽到了大地的震撼,因為車也壞了,輪胎也破了。只有用腳去走。所以地質人真的是用腳創造了我們民族的史詩。現代化的史詩。中國發展里程上的史詩。我看過她好幾部作品。在看“百合獎”的時候看到她的成長、她的腳印。我看到《昆侖日記》時,她是站在一片精神的高原上來拍攝電影。最可貴的是站在一個高原上,不在一個低點上。現在很多影片,所謂的時尚往往淪為精神的低谷。你看電影的時候,你不知道有些電影在說什么。見天我們看到這樣一部震撼的作品,我覺得董玲導演有一種定力,她能夠站得住,能夠堅守。當然與黃世英提供劇本中原來人物的性格、深度、開局有關系。影片中兩個人物很突出,一個是阿隊長,沒有語言,一個是鄭建剛,說你做什么決定我都跟著你。因為他擔著最大的風險。他在最后勇猛沖刺的一瞬間是阿隊長做的決定,但是最有智慧的是鄭工。這樣一種開局我覺得是少見的。特別是到羅布泊終于發現了一塊藍寶石,照的人眼睛都花了。不但眼睛花了,我們的眼淚也花了。他們的腳走出來了,他們的生命留下了。一代一代的地質人,終于開發出這一片鉀的富礦,發現含鉀的成分遠遠高于工業開采標準的三倍以上。這些數字就是詩。是地質隊員用腳走出來的。所以,用踏實穩健的腳印昭示了他們的靈魂,他們獻身于這樣一個地質事業,為國家探礦,但是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你聽到的是腳的聲音,透過腳昭示了他們為國家貢獻的精神。這樣一種作品真的是難能可貴。沒有任何的大起大落的戲劇情節,但是有無限的你想不到的神秘和死亡的陷井。故事的到最后,鄭工失蹤。阿隊長沿著著鄭建剛的腳印犧牲。筆墨都非常凝練,人物刻劃有深度,打動人,讓人的靈魂和他們的腳印對話。讓觀眾的靈魂和他們的腳印對話。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們的語言,是他們用腳走出來這一段悲壯的人生。是他們用生命來譜寫的悲壯和獻身精神。
有時候鏡頭處理,大地在微微的顫動,我覺得這種顫動非常有力量。我們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大地的顫動威力極大,大自然里的人是很小的。特別是《生死羅布泊》。我要把它說成是中國西部片的一個代表,大西部能夠拍出這樣粗獷、濃烈、陽剛的美,我覺得這是對西部電影的一次拓荒和尋寶。但是并不是像美國的尋寶片,去屠殺印第安人。他必須要過了密西西比河去開發西部,那是一片蠻荒,為了現代化,他有大量的屠殺,把印第安人趕到了一片偏遠的地方。這樣的殘酷在英國的圈地運動、美國的西進運動非常的殘酷。我所說的這個中國西部片概念它不涉及到任何屠殺、暴力。這部影片它體現出了一種強大的力量,非常難能可貴。彭加木、羅布泊,一個失蹤的人,一個神秘的湖,誰都知道這個事情。地質人就是要面對這樣一個死亡之湖,找到國家最重要的鉀鹽礦。我們的藝術工作者憑著良心、憑著文化的責任心才堅守住精神的高原。這個劇本有兩位年輕的編劇,作為黃世英的助手已經加盟進這樣的創作空間來。會對我們年輕人的作品有一種示范的意義。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一種莊嚴的事業上。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眼球經濟的名目。今天我看到一個短評,3D怎么走下去?《龍門飛甲》,除了倒退到電影的史前時期,沒有提供任何新的東西。3D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當然是一個雙刃劍。可惜我們有一種電影向雜耍化倒退的跡象。《泰坦尼克號》已經證明,原來2D的弱點全部在3D里面,轉3D都轉出馬腳破綻。真正寫人的靈魂,3D的作用有多大?今天在這樣一個大潮中,3D當然會給電影的表現增添一幅新的翅膀,但是看你怎么用。我們今天技術工作者能夠用自己的良知來面對生活、面對現實。讓這樣的大寫的人能夠在熒幕上再站起來,才能真正提升中國電影的文化品格。這樣的電影才能夠走出去。我看這個片子的時候,心里面在流淚。我在慶幸我們還有這么多電影人,把電影作為一種神圣的、莊嚴的事業來面對。假如我們不能在熒幕上和觀眾做心靈的溝通和對話的話,而只是讓人的眼睛做一個快餐享受,轉瞬就消失了,是悲哀的。《生死羅布泊》這樣的電影我相信會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它重要的一個篇章。所以我要向天山廠致敬。謝謝。
王人殷(資深電影評論家)
我認識董玲導演是從認識她的作品開始的。她總是給我們驚喜。拍了很多吃苦的影片,《昆侖日記》她就有一股無畏的精神,特別可貴。而且她對電影創作有責任心,每次都盡最大的力量去做。這一點特別可敬。我真心疼你。
   我第二個感受是,天山廠在新疆那么遠一個地方,每年都能拿出好作品,真的是為中國的電影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很值得祝賀的。關于這部電影,想說的特別多。我看這個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讓我的精神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影片表現了地質工作者為國家找鉀鹽的一個過程。影片開局就比較大,尼克松訪華,給了周總理一張衛片。但是一轉很快就到了八個普通的地質工作者挺進入羅布泊的具體層面上。國家的重擔,落在幾個人肩上去完成。一下讓你覺得,這個片子很不一般,切入點很不一般。影片沒有人為編織的戲劇性的情節,一步一步讓你一點一點的看出了這些人的精神面貌,沒有一句概念、說教和豪言壯語。但是就那一個小細節,他們對那個小鳥,說明他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愛。他們的理想很具體,不是大而無當的。而是具體到為國家找到鉀鹽,讓中國人都有飯吃。是理想一直鼓勵著這群地質隊員。他們每一次的出發,配著那個歌,在行進的路上,荒原,那么艱苦,大大的天地,小小的車、小小的人,人和自然的對比,可以看到人是很渺小的。但是最后你會覺得人的力量又是無限的。而這種無限必須是一種精神。進羅布泊時八個人,后來變成五個人。最后只剩下三個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看出了地質工作者的堅韌、犧牲精神、大無畏的精神。對祖國、對人民滿懷深情的愛。這個影片我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人了不起。讓我們對國家、人民建立起一種信任、憧憬。中國能夠崛起就是因為有中國人的精神。這部影片的風格是粗獷、豪邁的,是英雄主義的。以前表現地質工作者的影片很少,《年輕的一代》、《李四光》。但這部影片把地質工作者的精神面貌、人格、情感表現的最為突出。自始至終凝聚在影片的全過程。不由的讓我們感到崇敬。黃士英同志是地礦部的編劇。寫了很多劇本,到這個劇本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有這樣的生活積累,有對這些人的感情,因為有了感情才能寫出好的劇本。作曲和演唱者對音樂的演繹十分出色。   
    從藝術上看影片非常完整。董玲導演對于地域的色彩、人物、影片結構。掌控能力非常強,非常有功力。去年我們看了《楊善洲》,人物塑造非常樸素。《生死羅布泊》寫了一組群像。寫了羅布泊的神秘、美麗。這部主旋律影片拍的非常有藝術品質、文化品質,我要再一次的祝賀。也有一點點不滿足的地方,就是看到藍寶石一樣的鹵水的時我馬上就流淚了,我覺得這一點有點短了。情緒,不是讓他們打呼或者什么,幾個人,這時候太不容易了。我們看的時候都流淚了,找到鹵水他們那種激動,那種千辛萬苦,還可以再推一點可能就更感人。
    饒曙光:這個影片拍攝的非常感人。我一邊看一邊流眼淚,我是第一次在熒幕上真實的感受到了羅布泊的神秘景觀、令人震撼。
黃會玲(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董玲導演我們還是很熟悉,在電影頻道百合獎做評委看了多部作品,像《駱駝圈》、《昆侖日記》贏得了百合獎評委們很高的評價。
我有一點強烈的感受,董玲在女性導演里是獨樹一幟的。特別是這樣一個片子是由女導演來掌控,十分欽佩。我覺得影片從格局到胸懷都又提升了一個很大的階梯。一開始羅布泊的畫面,無垠的沙漠、沙海和那樣的大自然的景觀,跟導演的胸懷合二為一了,很容易,而且也見功夫了。我想用一個很尋常的詞叫震撼,這部作品真讓我震撼了。沒看片子前想是不是一個就事論事的片子,或者單純講故事的片子,或者玩點花活、技巧的片子,《生死羅布泊》不知道中心要寫什么。我想到過是彭加木的事情,可是從影片看透的畫面一直到結束,我感到自己受了一次教育,在審美方面有了收獲,它是獨樹一幟的。當下很多影片還真是沒有這樣的品質。從思想的角度說,它寫的是中國人的骨氣、中國人的氣魄,中國人的民族精神。看的過程我在想,影片中有名有姓的演員就八個人,一位女性,剩下就是一些彪悍的男子漢。共同的組成了一個民族英雄的群像。自始至終在這八個人的嘴里沒有一句豪言壯語,沒有一句標語口號。語言簡潔,包括鄭工走的時候留的那個字條,包括說到與自己孩子的感情,都沒有任何大話。我沒有進過沙漠,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奇觀,包括人被塌方吞沒,汽車被卷進灰坑,鋼釬被吸進漩渦。但是我覺得更令人感動的是這幾個人物對祖國深深的愛。這種愛在我們當今的文藝作品里有時候是稀缺的,有時候是稀薄的,有時候是被稀釋了的。大學生電影節期間,一口氣我看了幾十部片子。首先是入圍就得選擇,173部影片最后入選了34部,看片的過程中我經常被雷著,我不知道創作者們要干什么。走時尚也罷,呈現美好的青春也罷,但是有很多不是這樣的,他是一種扭曲的,或者是一種非常膚淺的,或者說是一種玩鬧的東西。今天這部影片完全是另外一個路子。在壯觀的大自然里面,人物把他們深藏在靈魂深處的對祖國的愛一點也不遲疑的端出來。冷嵋說了一句,我們這一輩子為國家找到了鉀,值了。故事里的人物不是去挑戰自然、戰勝自然,而是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去尋找自然賦予祖國的礦產。這是一種大胸懷。天山廠遠在邊陲,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的電影廠,經常會拍出一些令人意外的作品來,包括《幸福的向日葵》、《烏魯木齊的天空》、《鮮花》、《大河》、《買買提得2008》等等。給我們中國電影作出了獨特的貢獻。最近我跟學生們聊天,經常討論一個問題,我說你們對自己人生的設計,是去做事業,還是去做一種職業。我希望年輕的同學們奔著事業去,而不要奔著職業去。如果你追求職業,就會交易、就講條件,就會我要什么,你給我什么。你要是奔著事業,不一樣,你就會奉獻,就會當仁不讓,你就會沖鋒陷陣。這部影片真誠的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向天山廠祝賀、致敬。
李春利(光明日報文藝版主編)
我看的新疆的影片不算多。有幾部印象非常深刻。《買買提的2008》,一開場就把我震住了,非常強的音樂、非常密集鏡頭,一下把我震住了。我本來想看十分鐘,今天看,我又看到了一部不一樣的片子,就是《生死羅布泊》。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剛才幾位前輩老師都說得特別好。這個戲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節奏。這個節奏把握的非常好。八個人組成的地質隊,帶著一種夢幻、夢想,開著大車進了羅布泊。所有人都歡欣鼓舞的進去。第一個人犧牲,就是為了幾個鳥蛋,我們沒有看到很大的掙扎,瞬間就消失了。我們立刻感覺到羅布泊的殘酷。當勘探隊找到第一個標志的時候,準備繼續前進,觀眾也跟著激動起來的時候。瞬間,塌方了,老陳犧牲了。這個時候觀眾的心又沉下去了。接著,走還是停?距離羅中120公里,回去就是生的希望,再往前,等待的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希望。當羅中沒有發現鹵水時,隊伍分兵兩路,繼續向前終于在羅北洼地找到了藍寶石一樣的鹵水,讓人心里面一下子非常的震撼。為劇中人物高興。可他們回來的時候迷路、棄車時又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兩組人馬重逢特別感人。那一段情緒宣泄的很好,很奔放。不滿足的一點,導演有一個地方可再交代清楚一點。他們準備分三路突圍,這里很牽動人心,需要把必須要分開的必然性再說的清楚一點。觀眾可能會有疑問,我們不知道誰生誰死,把戲做的足一點會更好。夫妻分開、戰友分離,前面等待的不知道是生還是死,是一條不測之路。如果你說的更清楚一些,觀眾的緊張程度會更強烈一點。這部片子沒有太多的去渲染、煽情。包括死亡。鄭建剛悄悄地離別,沒有那么多煽情。紀錄片似的很平實。不像我們看到的公路片,或者是一些電影,有兩個勢力的對弈。他沒有,就是找。目的很純粹。這樣的片子能夠牽動觀眾的心,這樣的節奏把握非常不容易。第二,特別想說的就是音樂,節奏真的是震撼人心。每次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聲畫的沖擊力,這部片子達到了。它的音樂的感覺很震撼,而且男聲的吶喊,和大自然的氛圍很協調,和地質隊員粗狂的形象也很協調。尤其對女主人公的描寫,不像我們看到的其他的工業題材,不管環境和年代個個光鮮照人。影片人物造型樸實、逼真,化妝很好,語言很簡練。這部片子,它借鑒了一些紀錄片的風格。讓人有傾力感,真實可信。特別想說祝賀導演,女導演選擇這樣的片子不容易,不到旅游勝地去,不到繁華的都市去。選擇這么艱苦的題材,我們也非常感動。
吳冠平(電影藝術主編評論家)
剛才聽了幾位學者的發言,非常受啟發。從我的觀影感受來講,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感受,看這個電影是一個特別少有的復雜過程。但是我直覺上,覺得這是一部聰明的電影。我們暫且不論它是男性還是女性拍的。
    我說它是聰明的電影原因有兩個:第一,我們過去經常在談一部電影要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結合。抽象說是這樣,但是實際上如果結合著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創作觀念的背景來看,我們說的三性是在為思想性尋找一個觀賞性、藝術性的支點。怎么樣讓我們的主流電影能在具備天然的思想性的基礎上有兩個非常好的支點走進觀眾,同時留名于史。這部電影聰明在,它沒有把一個現在我們大家都能理解的思想性在影片中做特別的強調。而把另外兩個支點,或者一個支點非常藝術化的呈現在熒幕中。所以讓這部影片非常具有了藝術性,它的藝術形象傳達出來的信息其實是非常復雜的,不是單純的地質工作者的工作態度。我想不僅僅是這個。如果是地質工作者工作態度熒幕上的呈現,就把影片的內涵縮小了。所以它更多的還是一個尋找形象。第二,過去的一些主旋律、主流電影說起來有兩個通病,一個是直白,第二,過度的表述。在這部片子我們發現,導演并沒有對現在的思想正確性做更多的直白的表述。同時,在藝術手段的選擇上,它也讓人物不要那么多的去說,更多的是通過影像、通過他的行為來體現對奉獻、理想,更抽象的生與死的觀念的表述。
    這部影片體現了影像的力量。羅布泊是帶有非常復雜想象的一塊地方。它的神秘感,它的恐怖感,它的潛在的富饒的想象都在這一個看上去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呈現出來。所以我剛才特別注意到董玲導演提到天的視角,至少在這部影片中能夠相對完整的把恐怖、神秘,并且在恐怖、神秘中隱含富饒的感受準確的傳達出來。這是一個宏觀視點,為整部影片提供了一個形象力量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下,每一個地質工作者用他們的精神來尋找他們理想中的富饒的源泉,就是鉀。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掙扎,人對生死的思考都非常貼切,在這樣一個形象的影像呈現中被傳遞出來,所以給人的感覺非常復雜。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對這部影片最不滿足的部分,是后五分鐘太像專題片了,新聞聯播式的。把本身影片要追求的藝術感染力稀釋了不少。從他們在墓前之后,那個時候添的俯瞰的視角跟你之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那個變成了一個新聞聯播展示祖國大好河山富饒遼闊的情感的表達。跟前面特別神秘、恐怖,同時又帶有一絲絲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結尾其實是一個敗筆。當我看到國投羅鉀的時候,我知道有一種的訴求在里面,這對電影有一些干擾或者是破壞。
    之前我也參加過很多新疆電影的研討會。我曾說過天山廠要在中國打造一個新西部電影。過去新疆拍攝了一些關于歷史和人性反思的一系列的西部片。到今天,天山廠的新西部片有它自己的獨特的表現。它不再更多的糾結在歷史的反思。更把當下的人和人之間的和諧體現出來。同時,新西部電影也把今天西部這樣一塊土地對于國家利益的價值感體現出來了。把這樣一個信息放到新西部電影來,是當下新的時期西部電影很重要的表達方式和價值觀的追求。在這幾點上,新西部電影在慢慢形成它的特點。以天山廠幾部重要的電影為代表,形成了它的特點。不管我們今天對它的評價怎么樣,再過若干年再看這一批電影,在電影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至少對理解我們當下的社會政治狀況非常有現實意義。
    黃會玲:提個建議,可以組織一次關于天山電影制片廠作品的專欄。
趙衛防(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
每次看到董玲執導的片子都覺得有一種很耐人尋味的東西,這部片子我覺得也是。讀解《生死羅布泊》三個層面的意義:第一,表層的是地質人員的犧牲、奉獻。第二,中層有一個選擇、理想、生與死。其實它已經超越了簡單的主旋律的概念。除此之外在影片里面還有一種更深層的含義,人面臨危機的時候,尤其是到了幾近崩潰邊緣的時候,他還是能做出理性的選擇,這種深層次的含義是最震撼人心的。也凸顯出來人性的光輝在里面。而且能顯示出人格力量的偉大和超然。這種深層次的含義超越了一般的主旋律,也超越了一般對理想的選擇。上升到了具有某種樸實價值的深層次的含義。董玲執導的片子每次都給人這樣一種不同的感受。這部影片仍然能夠給人有這樣的感受在其中。這是我第一點感受。
    第二點感受,看董玲執導的片子,每次都覺得劇作方面都是特別扎實。故事講的特別好。人物性格非常鮮明。從《楊善洲》到黃世英老師和兩個年輕編劇打造的這樣一個劇本。故事講的比較好,人物性格比較鮮明,很好看。真的能夠讓人潛下心來好好看看。這部片子也有這樣的特點,一開始三個人物接連的因為突發意外而死去。這樣危險如影隨形。誰將遇到危險,這一次考察隊又要遇到什么困難,這些時刻揪著觀眾的思維,牽動著觀眾的心弦,讓你必須進入到真正的劇情去看下去。這個觀賞性特別好。在現在這樣一個創作環境下,我們這樣一個價值缺失、追求娛樂的創作環境里面,董玲導演能夠依然一步一步的很扎實的進行一個認真的、細致的、好的創作,我覺得是非常難得的。我也比較同意剛才黃式憲老師談到的,在現在這個環境下,還有一種用神圣的心態對待電影、對待創作。對當下就有很好的啟示性的意義。董玲導演的片子雖然不是特別多。而且起步也比較晚,但是在中國電影界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強。從劇作的角度,唯一感到的遺憾是小鳥那個細節還挺好的,表現一種對生命的留戀,最后放飛了。但這個細節感覺到跟整個的敘事主線有點脫節,它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我以為到后來在這個小鳥的引領下進行突圍,但沒有。這是一點小小的遺憾。最后,在主旋律題材和類型片對接上,這部影片做的也是很好的。類型和主旋律對接,很多影片都在搞。現在也成為一種很時髦的做法了。但是真正的對接,恰到好處的,到骨子里的,真正達到了默契的對接還是少。我們更多的還是為類型而類型。為了讓我的片子好看,加一些類型的東西,有的是適得其反。我認為這部影片有很強的懸疑和驚悚的東西。驚悚和懸疑按說和主旋律是不搭界的。但是在這方面用的特別好,真的有懸疑元素在其中。又為這個影片增添了很多觀賞性的價值。我要祝賀天山廠,又出了一部好作品。地處新疆,能夠不斷的推出這樣優秀的影片,也是應該值得我們一些廠來學習。
    饒曙光(中國電影藝術中心副主任、評論家)
    劇本討論的時候我參加過。跟這個電影確實有很多的變化,我覺得一個基本的變化還是現實主義精神的回歸。如果要給我今天發言一個題目的話,還是:向現實主義致敬。這個電影大家談了很多。原來這個片子里面也確實借鑒了一些災難片的類型元素。也試圖增加他的觀賞性。但是有時候做一部純粹的電影,一部真正具有現實主義精神的電影,更是我們主流電影基本的方向。我們不能為了人為的增加所謂的觀賞性而貼上一些類型元素,其實反而會搞得不倫不類,反而把這個電影的感覺破壞了。從整體上來講,這個電影是一部時代需要的電影。也是一部表達了時代精神和情懷的電影。確實有大情懷、大手筆。它真的顯示出來獨具一格、有獨特魅力。它有很多亮點。包括它沒有概念的表達,它的人物塑造雖然不多。但是幾個人物形象都很有質感。阿隊長、鄭工、冷工,這幾個人物雖然沒有人為的糾纏。但是通過幾個簡單的戲就把人的性格強烈的體現出來,人物的質感也非常的強烈。對于主流電影來講,我始終認為人物形象的塑造永遠是第一位的。只要把人物的形象塑造好了,把人物的生活質感寫好了,他一定有感動和打動人的精神和氣質在里面。我們現在反而在商業化大潮中,在這些問題和理論上出現了很多模糊。或者出現了很多搖擺,也造成了我們很多電影創作出現了一些搖擺。在這個時候我覺得電影的現實主義精神的回歸和堅持,為我們主流電影回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啟示。另外,作為一部純粹的電影,它的簡單的故事、線性敘事都凸現了獨特的魅力。自然景觀成為影片一個非常重要的敘事元素和表意元素。剛才也談到了導演董玲天的視角。這種視角不僅僅是表現自然的神秘和魅力。更重要的是表現人的精神和氣質,這種自然的魅力、神秘和人的精神氣質能夠融為一體,這是影片大的情懷的表現。這部電影把人和自然完美的統一起來,這是影片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總體來看,影片確實是具有完整藝術風格的電影。是一部具有崇高情懷和境界的電影。我覺得從這一點來講,他為我們主流電影的創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因為我們現在,如何讓我們的主流電影創作既要對我們現實生活做出反映,表達我們的人文情懷、人文關懷,同時他也有自身具有電影魅力、電影藝術的感染力。這一點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我記得當年鐘惦裴老師在談到電影探索的時候曾經說,他認為一部電影最終的藝術上的好壞、高低并不取決于你的電影準備,而在于你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識的準備。電影拼到最后,拼的不是外在的電影技巧、電影手法、電影手段。而是拼的一種內在的情懷和境界,你的精神、境界的高低決定了你整個影片的質量高低。在我們這樣一個浮躁的時代,一個構筑娛樂化的時代,我們需要提倡一種有精神的電影,有氣質、有胸懷的電影。要爭取使這樣的電影更多的走進觀眾、占領市場。
    這個影片也有一些比較遺憾的地方,剛才王人殷老師談到鹵水那一段,他中間還應該有虛實上的延宕。一個小時的時候他們找到了鹵水回來。這個時候也應該有一些他們回來汽車沒油了、輪胎壞了,他們都還應該有一個更強烈的長線,大家對他們后面的命運有更多的關注,有更強烈的敘事的動力。我們現在很多主流電影做到最后缺乏敘事動力,很難吸引觀眾看下去。這個影片我們覺得最后還可以做的更充分一些。對一開始對片頭鄭建剛的那一段話,我總覺得還是有點突,我看那個的時候覺得還是不要把整個影片表達的東西提前表達出來了。我受電影感動的就是鏡頭進入羅布泊以后,整個的開闊、吸引全部都有了。可能大家也想是不是產生巴頓將軍那種效果,但是要做到那種也是很難。我們也要思考,我們是否要把我們所要表達的東西一開始以一種說話的方式表達出來。因為整個影片最后都在表達了這一點。
    另外,也許是我個人的感覺,不妨融入一些浪漫主義的表達。鄭工走失,最后能不能出現一個遠遠的背影,總覺得少了一點東西。我可以理解編導的追求,鄭工可能真的是無影無蹤,什么都沒有。我想把現實主義的精神和浪漫主義的情懷有一個更有效的嫁接,對于我們深化這個影片的主題,讓這個影片的風格更加具有電影的魅力。可能會更有價值一點。
張毅剛(天山電影制片廠廠長)
首先,向今天觀看我們這樣一部新的電影并參加研討會的專家、老師和各位媒體朋友們表示感謝。天山廠這些年每當新片完成以后,都在北京邀請一些專家、學者、老師、媒體的朋友們幫我們點評,幫我們指導,幫我們推薦。在這中間,我們既能體會到專家老師對我們的鼓勵和褒獎。同時,在這里我們也更多的領會到了在電影創作中的一些不足和問題,以至于對我們今后創作上的一些指導性意見。對此我們深表感謝。這些年我廠在創作上也形成一種慣性,每當劇本完成以后,都要組織主創班子來北京,請方方面面的一些專家為我們的劇本把脈。為劇本的提高和完善提供一些重要的指導性意見。《生死羅布泊》這部電影,黃世英老師劇本完成以后,我們在北京進行過專題的劇本論證,在坐的饒曙光先生就參加了討論并給予了我們一些具體的意見。特別是總局電影局和劇本中心的領導和專家也對我們的劇本給予過真誠、熱情的幫助。《生死羅布泊》劇本從戲劇化結構走到現在的紀實性風格也得益于電影局組織的劇本論證會上給予我們的建議。比如說剛才各位專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處就在于人物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說教味道、沒有人為的戲劇化情節,而是通過一種具有內在節奏感的敘事方式和以真實作為整個劇本創作、演員表演、服化道造型中加以特別強調的核心問題,給予高度關注。影片所表現的地質工作者在羅布泊勘探鉀鹽礦的過程,是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影片人物遇到的突發性災難也是在羅布泊有著記載或曾經發生過的。據編劇黃世英老師介紹說有60多人在羅布泊因為各種原因殉職、犧牲、失蹤。前不久在可可西里發生的一臺車三個人被冰湖吞噬的事件,也再一次證實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的生命的脆弱,這些東西為這部影片災難情節的呈現也提供了真實的素材。創作人員對人物造型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采訪了多次進入羅布泊的新疆地質局第3大隊的地質工作者。從服飾到化妝到表演都做了認真的造型。因為我們想為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真實的災難實例、真實的故事、真實的環境,從而塑造一群真實可信的人,并書寫他們偉大的人格和精神力量。歸結一句話,我認為,真實是這部電影的靈魂。只有真實可以重塑觀眾對主流影片的信任度,只有真實才會具有生命力。天山電影制片廠是一個以創作拍攝新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為主的廠。我們期望在坐的各位專家、老師、媒體能夠對新疆的電影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注,并給予熱情的支持。這部影片的拍攝我們得到了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最后,再一次的感謝各位專家和朋友們,感謝華夏電影公司為我們提供的這樣一個研討平臺。
      主持人
      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和天山電影制片廠共同主辦的。感謝各位專家的參與,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支持。我們對新疆電影充滿期待、充滿熱情,將更加的關注和支持新疆電影。祝天山廠更多的新作品問世。再次謝謝大家!



                                           根據會議發言記錄整理
                                           2012年4月13日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 亚洲网站免费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豆奶视频高清在线下载|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午夜精品乱人伦小说区| 成人看片黄a毛片|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最新电影| 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陪读妇乱子伦小说| 欧美jizz8性欧美|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夫不再被公侵犯美若妻|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无码专区aaaaaa免费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免费视频 | 456在线视频|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视频社区在线| 免费观看黄色的网站| 国产浮力第一影院| 国产真实伦对白视频全集|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天堂中文8资源在线8|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